鄭建濱
廈門市路橋機械有限公司(361000)
談舊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鋪瀝青混凝土面層施工工藝及質量控制
鄭建濱
廈門市路橋機械有限公司(361000)
在舊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鋪瀝青混凝土面層可以有效地改善道路的使用品質,延長路面的使用壽命,提高路基的穩(wěn)定性和瀝青路面的水穩(wěn)定性。這里結合國道324線路面大修工程,對舊水泥路面病害處理、橡膠瀝青應力吸收層、鋪設玻纖格柵、瀝青路面攤鋪與碾壓等施工工藝進行了詳細介紹。
舊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鋪;瀝青混凝土面層;玻纖格柵應用;施工工藝
國道324線路面大修工程位于同安區(qū)與集美區(qū),本次改造工程設計樁號為K257+000~K260+ 550,K265+400~K281+500,路線全長19.65 km,道路等級為二級公路,雙向四車道,設計車速為60 km/ h,路基寬度為23 m。路面結構層采用(4 cmSMA-13+7 cmAC-20改性瀝青+1 cm橡膠瀝青應力吸收層+舊路面銑刨拉毛+24 cm舊路面打裂壓穩(wěn))。
由于國道324線地處廈門與漳州、泉州的主要交通通道,是閩南沿海地區(qū)重要的咽喉通道,加上廈漳高速公路正在擴建施工分流了大量車輛到此路段,造成交通流量超負荷運行、重載、超載車比例較大,交通管制任務非常艱巨,社會影響較大,在保證工程質量的前提下短、平、快完成施工任務尤為重要。鑒于此,經過業(yè)主、檢測單位、設計單位、施工單位等相關單位討論后,確定施工原則為:邊通車邊施工,確保交通暢通、保質量促進度使用適合舊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的施工工藝,并形成如下施工方案:
1)路面結構層采用(4 cmSMA-13+7 cmAC-20改性瀝青+1 cm橡膠瀝青應力吸收層+舊路面銑刨拉毛+24 cm舊路面打裂壓穩(wěn));2)道路起終點及橋頭連接段應與原高程順接,保持線形平緩;3)舊路面處治是本項目的重點,施工時應對路面狀況進行復查和檢測工作,根據實際情況對路面進行修復,業(yè)主、設計、監(jiān)理等單位現場確定病害板處治部位;4)為減少路面中央縱向接縫的反射裂縫,在路面中間位置設置1.5 m寬玻纖格柵;5)根據規(guī)范《GB 5768.2—2009道路交通標志和標線》中對交通標志牌的設置要求,根據業(yè)主要求,設計院對全線交通標識牌進行設計出圖。
按照技術交底會確定的施工方案,舊水泥混凝土路面采用打裂壓穩(wěn)工藝進行處治,采用山東公路機械廠路星牌PSB160門板式破碎機間距設定為50 cm進行打裂壓穩(wěn),每塊混凝土板75%以上面積出現不規(guī)則開裂且混凝土表面沒有出現嚴重破損,壓實后板體穩(wěn)定,達到了打裂壓穩(wěn)效果。
圖1 舊水泥混凝土路面打裂壓穩(wěn)
正式開工前,我司項目部技術人員會同監(jiān)理、業(yè)主及設計人員對施工路面進行詳細調查,對路況情況進行統(tǒng)計分析,經打裂壓穩(wěn)后對舊水泥混凝土路面進行彎沉檢測,對交叉裂縫嚴重破碎板及彎沉明顯較大的舊水泥混凝土面板予以挖除,并對基層或底基層予以修復后采用12 cm厚級配碎石+12 cm厚ATB-25碾壓補強。
對病害處理后的舊水泥混凝土面板先采用切縫機、清縫機清除橫縫、縱縫、脹縫及施工縫中舊有的填縫和夾雜的砂石、凝結的泥漿,采用高壓水車全路面沖洗干凈后再采用空氣壓縮機將縫吹干。將填縫料加熱至180~190℃,分兩遍進行灌縫,第二遍在第一遍完全滲透并凝固后灌注填補,確保填縫飽滿、均勻、厚度連續(xù)貫通至水泥板整體厚度、灌縫料不缺失、開裂、滲水,在養(yǎng)生期間封閉交通。
在打裂壓穩(wěn)病害處理的路段實施1 cm橡膠瀝青應力吸收層,以驗證其防水防裂的路用性能,作為廈門市以至福建省第一次使用橡膠瀝青應力吸收層,我司抽調精干試驗、施工技術人員,并從河南新友工程機械有限公司租用XY5290TFC橡膠瀝青應力吸收層專用灑布車專門實施該結構層。瀝青采用臺灣中油進口的CPC AH-70重交通道路石油瀝青、橡膠粉為大型車輪胎(斜輪胎)經加工磨細達到20~40目要求、碎石采用經拌合樓預拌除塵后的5-10 mm規(guī)格的碎石,經檢測所用原材料及生產的橡膠瀝青均滿足規(guī)范及設計要求。將基質瀝青加熱至185~200℃后按配合要求摻入相應計量的橡膠粉及外加劑攪動45~60 min,持續(xù)加熱使反應溫度保持在180~195℃并不間斷攪動,每車橡膠瀝青在4 h之內噴灑完畢。XY5290TFC橡膠瀝青應力吸收層專用灑布車為橡膠瀝青與碎石同步撒布,通過調節(jié)橡膠瀝青灑布量及碎石撒布量,控制橡膠瀝青灑布量為3.0 kg/m2左右、碎石撒布量為15 kg/m2左右,確保應力吸收層厚度達到1 cm以上。橡膠瀝青及碎石撒布后,立即采用鋼輪壓路機靜壓1~2遍使碎石更進一步嵌入橡膠瀝青,待碎石完全粘附在橡膠瀝青層中后采用人工除去多余的碎石,同時在鋪裝后續(xù)瀝青結構層之前增灑一道改性乳化瀝青粘層油以增強層間的粘結力。
1)混合料拌和。依據生產配比為采用LB-4000型間歇式拌和機拌和,每盤拌料4 000 kg,生產能力為400 t/h,集料采用ZL-50裝載機上料,拌和機依配合比控制電機轉速來達到控制每盤各種規(guī)格料的用量;送入拌和鍋加熱至要求溫度;礦粉、瀝青也依配合比分別加入拌和鍋拌和,每盤拌和時間30~50 s,其中干拌時間不得少于5 s。拌出來的混合料應拌和均勻,所有礦料顆粒應全部裹覆瀝青混合料,應無表白料,無結團成塊成來嚴重的粗細料分離現象?;旌狭贤ㄟ^裝料斗輸送到成品儲料倉儲存,拌和時主要控制以上幾個參數:瀝青溫度控制在: 155~165℃;礦料溫度控制在:165~195℃;瀝青混合料出料溫度控制在145~165℃。
2)混合料運輸。采用20部解放自卸汽車運料,每車裝料12 t,運料前先清洗干凈車斗,并用1∶3油水混合液噴車斗,自卸車的車廂要保持干凈,頂部裝自動啟閉控制的裝置,可防止運輸途中污染及保溫,瀝青混合料到場溫度145~165℃。安排專人指揮料車倒車,在攤鋪機前10 cm停住,待攤鋪機推動料車行走,料車應避免撞擊攤鋪機,并掛空檔不踩剎車。運輸能力以保證拌和機和攤鋪機能連續(xù)作業(yè)。
3)混合料攤鋪。攤鋪采用ABG423全幅攤鋪,攤鋪開始前,調整攤鋪機加熱攤鋪機的燙平板至不與瀝青混合料相粘結,不致出現攤鋪面拖痕現象,使之達到正常攤鋪狀態(tài)。攤鋪機提前30 min對攤鋪機燙平板進行預熱,攤鋪溫度控制在135~160℃,攤鋪速度與拌和生產能力相協(xié)調,控制1.5~2.0 m/ min,夯錘2檔夯實(以不擊破碎石子為準)。應始終保持直線行駛,攤鋪機行走時標尺桿上自然垂落的左右測平傳感器的中心應對準鋼絲繩,以保證攤鋪寬度、厚度準確。
圖2 瀝青混凝土面層施工
4)混合料的碾壓。瀝青混合料攤鋪后一段落約40~50 m時,應立即進行碾壓,瀝青混合料的壓實按初壓、復壓、終壓三個階段進行。初壓在混合料攤鋪后較高溫度下進行,復壓后路面達到要求的壓實度,并無顯著輪跡。復壓溫度控制110℃以上完成。終壓緊接在復壓后進行,用寶馬BOM202掃光2遍并至沒有輪跡為止,終壓完成后溫度不能低于70℃。
碾壓注意事項:嚴格控制碾壓溫度快速完成初壓避免低溫引起推移。碾壓時,壓路機成梯形斷面向前推進,每次折返點隨著攤鋪機前進而推進。結構物邊緣部份用小壓路機先碾壓后再進行。
壓路機碾壓速度(km/h)控制:
初壓:寶馬(自重16 t,振動25 t)1.5~2 km/h;
復壓:寶馬、英格索蘭壓路機4~5 km/h,輪胎壓路機3.5~4.5 km/h;
終壓:寶馬2~3 km/h。
5)試驗室隨時跟蹤檢測混合料的各項技術指標及材料的各項性能,隨時反饋檢測的各項數據,通知拌和站、并及時調整有關數據;在現場監(jiān)理工程師的監(jiān)督下檢測攤鋪路面的各項數據結果,并報送監(jiān)理工程師簽證,把資料匯總內業(yè)組,為中間交工、計量支付做準備。
6)鋪筑碾壓完畢的路段,禁止壓路機在此路段調頭或剎車。試驗段鋪筑完畢,在兩端設立禁止通行等交通樗牌,嚴禁外來車輛通行,并保護路面干凈、清潔,不受污染。
目前,我市對舊水泥路面進行改造,普遍選用瀝青混凝土面層結構,無論從經濟性、可行性還是從處治后的結構穩(wěn)定性看,是最好的選擇。通過本次施工,為舊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鋪瀝青混凝土面層(俗稱“白改黑”)總結了一套新的思路與工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