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顧利·撫順東華鍛壓廠
不銹鋼0Cr17Ni4Cu4Nb鍛件的質(zhì)量控制
文/顧利·撫順東華鍛壓廠
0Cr17Ni4Cu4Nb是典型的馬氏體沉淀硬化不銹鋼。室溫強度高、綜合性能好、抗腐蝕性能優(yōu)越、并且具有良好的焊接、鍛軋、拉拔和鑄造等工藝性能,在石油、化工等行業(yè)得以廣泛應用,尤其成為大容量的核汽輪機高強度末級長葉片的選用材料。
因該材料合金成分較高,且具有Cu含量高,高溫裂紋敏感,鍛造溫度范圍窄、工藝塑性差、硬化傾向嚴重、晶粒容易長大等特點,如鍛造及鍛后熱處理工藝控制不當,極易產(chǎn)生表面及內(nèi)部裂紋而導致鍛件報廢。
針對該材料的工藝特點,采用合理的鍛造及鍛后預備熱處理工藝,并先期對原材料的冶煉過程加以控制,尤顯重要。
試驗用的材料采用的是東北特殊鋼股份有限公司電渣重熔φ400mm鍛材,熔煉0Cr17Ni4Cu4Nb時,要嚴格控制鋼中雜質(zhì)及氣體含量,避免元素尤其是Nb、Cu偏析的過分產(chǎn)生,根據(jù)不銹鋼組織分布圖控制Creq/Nieq在適當范圍,以控制殘余δ鐵素體含量在10%以下,推薦最終采用電渣重熔工藝冶煉。0Cr17Ni4Cu4Nb材料的標準化學成分及力學性能詳見表1,表2,GJB 2294-1995《航空用不銹鋼及耐熱鋼棒規(guī)范》。
表1 材料標準化學成分
表2 標準力學性能
零件圖紙及技術要求
⑴圖1給出了鍛件的輪廓圖及輪廓尺寸。
⑵技術要求。
1)熱處理,1020~1060℃固溶+470~490℃時效。
2)化學成分及力學性能,滿足GJB 2294-1995《航空用不銹鋼及耐熱鋼棒規(guī)范》。
3)超聲波探傷要求,滿足表3的要求,即滿足國家軍用變形金屬超聲波檢驗方法(GJB 1580A-2004)中的A級要求。
圖1 零件圖
鍛件圖
見圖2,采用仿形鍛造法,鍛件單件重量:G=420kg
鍛造溫度
始鍛溫度:1150±10℃,終鍛溫度:1000± 10℃.要嚴格控制始鍛及終鍛溫度。始鍛溫度過高(≥1100 ~1250℃),有δ鐵素體形成,易形成開裂,同時受同素異晶轉變溫度(≈810℃開始)的限制,終鍛溫度不得太低,否則變形抗力及內(nèi)應力增大,也易形成裂紋。
圖2 鍛件圖
鍛造工藝變形過程
鍛制前預熱錘頭、錘砧到150~300℃,鍛制時先輕錘擊打,待有一定變形量后再重錘擊打,如圖3所示。
圖3 鍛制過程中的鍛件
加熱工藝
⑴冷鋼坯加熱工藝。
裝爐溫度控制在650℃以下,800℃以下控制加熱速度(≤80℃/h),800℃時適當保溫,800℃以上快速加熱到始鍛溫度并保溫。緩慢加熱到800℃(均保2.5h)+快速加熱到1150℃(均保3h)后鍛造。
⑵返爐半成品加熱工藝??焖偌訜岬?150℃(均保1h)后鍛造。
退火處理
鍛造后緩慢冷卻并及時退火,以消除溫度應力及組織轉變應力,防止裂紋產(chǎn)生。加熱到1150℃(均保0.5h)+爐冷到20℃+加熱到740℃(均保4.5h)+爐冷到200℃后空冷。
表3 超聲波探傷標準
表4 化學成分檢測結果
表5 力學性能檢測結果
表6 超聲波檢驗報告
固溶處理
加熱到1040℃并充分保溫,使不銹鋼中的某些組成物溶解到基體中,形成均勻的固溶體,然后迅速冷卻,以使溶入的組成物保留在不銹鋼基體中,為沉淀硬化做組織準備。加熱到800℃(均保1h)+加熱到1040℃(均保4h)空冷。
時效處理
將固溶處理后的鍛件加熱到550℃,并保溫一定時間后空冷,此時將由過飽和固溶體中析出強化相,大大提高不銹鋼的強韌性指標。
化學成分及力學性能檢驗
化學成分及力學性能檢測結果見表4,表5。檢測結果符合GJB 2294-1995標準要求。
超聲波檢驗
見表6,符合GJB 1580A-2004中的A級要求。
雖然0Cr17Ni4Cu4Nb不銹鋼工藝塑性差、鍛造溫度范圍窄、高溫裂紋敏感。但是,首先通過控制原材料中Creq/Nieq在適當范圍,控制殘余δ鐵素體含量在10%以下,并推采用電渣重熔工藝冶煉;其次,控制好加熱溫度、加熱速度,800℃以下控制加熱速度,800℃時適當保溫,800℃以上快速加熱,同時控制好始鍛、終鍛溫度并先輕后重鍛造;最后,鍛后緩冷并及時退火。材料冶煉、鍛造及鍛后熱處理工藝控制得當,還是完全可以避免裂紋產(chǎn)生,并得到性能及內(nèi)部質(zhì)量滿足要求的鍛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