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mV的發(fā)生率,明顯高于其它心電波形的倒置發(fā)生率(P0.1mV的"/>
朱康
【摘要】目的:對急性肺栓塞診斷中心電圖的應用效果進行分析。方法:選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32例急性肺栓塞的患者,觀察分析首次住院時、溶栓后、出院前的心電圖變化,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結果:32例患者在入院時以TⅢ倒置發(fā)生率最高,其次為SI>0.1mV的發(fā)生率,明顯高于其它心電波形的倒置發(fā)生率(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溶栓后以TⅢ倒置明顯變淺或直立、QⅢ明顯減少或消失、QRS波群的電軸向左移、SI變淺為主要的心電圖改變;出院時QⅢ明顯減小,RⅢ明顯減小,RⅡ明顯增大。結論:急性肺栓塞診斷中,通過心電圖征象,可滿足評估與判斷病情的要求,診斷效果顯著,可在臨床實踐中進行推廣。
【關鍵詞】心電圖;急性肺栓塞診斷;效果分析
【中圖分類號】R563.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851(2017)08-212-01
前言
肺栓塞主要是因為肺動脈分支或者肺動脈受到栓子阻塞造成的疾病,急性肺栓塞(APE)患者在臨床上有著較高病死率、較高漏診率、較高誤診率等基本特征,倘若沒有及時的進行治療,則會在很大程度上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通過臨床實踐研究發(fā)現(xiàn),將心電圖引入,通過心電圖特征,可將急性肺栓塞癥狀反映出來。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選取我院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32例急性肺栓塞的患者,男18例,女14例,年齡在32~79歲,平均年齡為(49.5±12.5)歲,病程在6h~26d,平均病程為(13.5±2.1)d,采取溶栓治療有29例,其中由于發(fā)生肺栓塞急性復發(fā)采取2次溶栓6例,單純應用抗凝治療有3例,肺段發(fā)生損傷累計有4~15個(9.0±3.1)個,均排除合并有嚴重的腦、腎、肝及全身性疾病,均無基礎性心臟病,觀察分析首次住院時、溶栓后、出院前的心電圖變化,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
1.2 檢測方法:分別給予32例患者在初次住院時、溶栓后及出院前進行一次心電圖檢查,觀察記錄其檢測結果,對比其Ⅲ導聯(lián)T波與Q波的倒置情況,RavR、SI、Sv1、Tv1~v6的變化。
1.3 統(tǒng)計學方法:本組檢查結果數(shù)據(jù)采用卡方軟件V1.61版本進行檢驗,以P<0.05為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入院時心電圖檢查結果:32例患者在入院時檢查TⅢ倒置有28例次,占87.5%,SI>0.1mV有27例次,占84.4%,Tv1~v2倒置有12例次,占37.5%,SIQⅢTⅢ型有20例次,占62.5%,Tv1~v3倒置有16例次,占50%,Tv1~v4倒置有13例次,占40.6%,以TⅢ倒置發(fā)生率最高,其次為SI>0.1mV的發(fā)生率,明顯高于其它心電波形的倒置發(fā)生率(x=47.76,32.73,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上述倒置波形均為對稱性出現(xiàn),胸前導聯(lián)出現(xiàn)ST段下移有4例次,占ST段下移總例次的80.0%(4/5),Sv1~v5R出血粗鈍、挫折現(xiàn)象有16例次,占50.0%,出現(xiàn)不完全性的右束支傳導阻滯(ICRBBB)有4例次,占12.5%。
2.2 溶栓后心電圖檢查結果:溶栓后以TⅢ倒置明顯變淺或直立、QⅢ明顯減少或消失、QRS波群的電軸向左移(從+49向+40)、SI變淺為主要的心電圖改變;其中Tv1~v2直立變?yōu)榈怪糜?例(16.7%),倒置變直立有1例(8.3%),加深有6例(50.0%%),變淺有2例(16.7%),沒有改變有1例(8.3%),Tv1~v2倒置率對比入院時檢查結果存在明顯差異(x=28.57,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在4例次右束支傳導阻滯(ICRBBB)中,消失有2例次(50.0%);在16例次Sv1~v5R出血粗鈍、挫折現(xiàn)象中,消失有10例次(62.5%)。溶栓后心電圖改變與入院時心電圖檢查結果對比存在一定差異(P<0.05),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3 出院前心電圖檢查結果:在溶栓后心電圖檢查結果變化的基礎上,出院前約溶栓后的3~4周心電圖檢查結果出現(xiàn)下列變化:出院時QⅢ明顯減小,RⅢ明顯減小,RⅡ明顯增大。
2.4 典型急性肺栓塞的心電圖檢查結果:
總結典型的急性肺栓塞的心電圖變化如下:溶栓前Ⅲ導聯(lián)出現(xiàn)T波和Q波倒置(TⅡ型和QⅡ),RavR明顯延遲,SI明顯加深,Sv1出現(xiàn)挫折,Tv1~v6出現(xiàn)明顯的“冠狀T”倒置的現(xiàn)象;溶栓后RavR延遲明顯減輕,SI消失,QⅢ消失,Sv5~v6明顯變淺,Sv1挫折消失,Tv6波形變平坦;出院前Tv5~v6直立,胸前的導聯(lián)出現(xiàn)的T波倒置明顯減輕,Sv5~v6消失。
3 討論
心電圖應用于急性肺栓塞診斷近年來逐步推廣,其應用機理表現(xiàn)為患者病理生理變化下,心電圖將隨之發(fā)生改變,如自主神經張力的變化、代謝障礙、解剖學變化以及血流動力學異常等,都會使心電圖發(fā)生改變。若從動態(tài)角度或微觀角度看,神經激素、合并心肺疾病、栓子大小是決定血液動力學反應的主要因素,而右心室擴張、肺動脈高壓以及肺循環(huán)阻力過大等,都因血流物理堵塞、激素因子釋放而出現(xiàn),其中激素因子表現(xiàn)在前列腺素、血栓素、組織胺等方面。
臨床治療急性肺栓塞中,采取的方式多以溶栓治療為主,若患者就醫(yī)治療及時,且確診率較高,便會保證治療最佳時機,對病情的歸轉可起到突出作用。急性肺栓塞患者診斷中,醫(yī)護人員需對疾病的病理病因、臨床癥狀表現(xiàn)以及其他診療方式等相關常識充分掌握,能夠利用心電圖征象對患者病情判斷,如其中的心動過速、SIQmTm表現(xiàn)與胸前導聯(lián)T波倒置都可用于肺栓塞判斷中,從征象所反應的右心室擴張、肺動脈高壓、肺循環(huán)阻力情況以及血流物理阻塞完成急性肺栓塞確診的目標。確診后,要求采取有效的治療措施,如溶栓治療、抗凝治療都可起到顯著效果。此外,對于治療后的患者也要求做好健康指導,如日常飲食的控制,或鼓勵其積極鍛煉等,有利于癥狀的改善。
4 結語
綜上所述,心電圖檢查具有價格低廉、操作方便、操作簡單等基本特征,屬于較為簡單、常規(guī)的一種診斷方法,對鑒別、診斷疾病肺栓塞疾病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夠給患者臨床治療時的診斷性檢查提供基礎。所以,對于懷疑患者為急性肺栓塞疾病,采用心電圖進行檢查后,應該對心電圖的基本特征、動態(tài)改變等進行全面分析,能夠顯著降低疾病的漏診率以及誤診率。
參考文獻
[1] 王妮.急性肺栓塞的心電圖診斷分析[J].中國現(xiàn)代醫(yī)藥雜志,2011,4(2):192-193.
[2] 李靖.心電圖對診斷急性肺栓塞的作用探討[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1,6(3):866-86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