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丁·沃爾夫
盡管中國消費者買了全球近三分之一的奢侈品,但只有7%在中國購買。但這種情況或許會改變。
全球經濟如今正處于上升通道,但是否屬于周期性轉暖仍不得而知。但是,全球經濟正逐漸回升,并非部分地區(qū)向好,而是全世界同步增長。因此,此舉對于奢侈品行業(yè)意味幾何?
2016年,以購買力平價計算的全球經濟增長率為3.1%。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最新發(fā)布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中,其預測今明兩年的全球經濟增長率分別定為3.5%與3.6%。
自去年10月及今年元月以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對經濟增速的預測幾乎沒啥變動(對今年的預測僅相差0.1%,而對2018年的預測則未做任何改動)。但這正是問題關鍵所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認為全球經濟會不斷轉好,至少到目前為止也是如此。
在發(fā)達國家,今年的經濟增速預計為2%,明年美國經濟發(fā)展增速會稍快些(2017、2018年分別為2.3%與2.5%),歐元區(qū)國家經濟增速則會稍慢些(2017、2018年分別為1.7%與1.8%)。
IMF預測主要高收入經濟體今年均有不錯的增速——以西班牙最高(2.6%),意大利最低(只有0.8%)。
新興經濟體與發(fā)展中國家今明兩年的經濟發(fā)展同樣不俗。在去年實現4.1%的增長率后,IMF預測其今明兩年的增速分別為4.5%與4.8%。尤為引人矚目的是:所有地區(qū)與重要經濟體實現了普漲,甚至2016年經濟遭受重創(chuàng)的巴西(GDP下降3.6%)今年預計也有0.2%的增長;俄羅斯去年GDP下降0.2%后,今年預計也將有1.4%的增長。
然而,亞洲的新興經濟體與發(fā)展中國家仍是全球經濟發(fā)展的“引擎”:今明兩年預計增速為6.4%。印度有望成為經濟發(fā)展速度最快的大國,今明兩年預計分別將實現7.2%與7.7%的增速(2016年的發(fā)展速度是6.8%)。中國經濟發(fā)展增速將放緩:今明兩年預計分別為6.6%(略低于2016年的6.7%)與6.2%。
但美好的經濟發(fā)展前景卻受制于全球的高風險事件,尤以地緣政治事件為甚。民粹主義的興起或許會徹底改變全球經濟格局,特朗普政府最終若實行保護主義政策的話概率會大增。大國間爆發(fā)軍事沖突的風險劇增。中國經濟增長同樣依賴于大幅舉債,而此舉從長遠來看難以為繼。
但是,設想上述所有危險都“煙消云散”,所有經濟發(fā)展預期都“夢想成真”,那么它對于奢侈品行業(yè)將是巨大的福音,但有些國家對奢侈品行業(yè)的貢獻更是舉足輕重。
據貝恩咨詢公司估計:高收入國家消費者只貢獻了2016年奢侈品銷售額的一半多:其中美國、歐洲與日本的貢獻額分別為23%、19%與11%。與此同時,中國消費者則貢獻了30%的份額,其它亞洲國家的消費者則貢獻了10%。
但重要的轉折點是75%的消費行為發(fā)生在發(fā)達國家:美歐日分別為33%、33%與9%。盡管中國消費者購買了全球近三分之一的奢侈品,但只有7%的奢侈品在中國國內購買,但這一切如今或許會發(fā)生改變。
雖說購買奢侈品是中國游客出境游的“保留節(jié)目”,但對恐襲的擔憂讓其對巴黎這樣的傳統購買天堂“望而卻步”,而且中國政府還提高了奢侈品的進口關稅。因此,更多中國消費者轉而在國內購買奢侈品:奢侈品巨擎歷峰集團發(fā)布的報告稱2016年第四季度亞太區(qū)的銷售額增長了10%,并稱中國大陸與韓國的銷售“異常強勁”。
總之,全球經濟短期前景似乎向好;而隨著消費主力軍發(fā)達國家經濟恢復元氣,奢侈品行業(yè)同樣迎來春天。比如說,腕表業(yè)為期兩年的不景氣似乎“戛然而止”了。另一劃時代的事件是:中國奢侈品消費人群大幅增多指日可待。然而,除非災難性事件降臨,否則全球奢侈品市場仍將保持強勁的發(fā)展勢頭。
(作者系《金融時報》經濟評論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