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近年來,有極少數(shù)人,用種種卑劣手段,在一些媒體和網絡上肆無忌憚地扭曲、抹黑、丑化、攻擊黨和國家領袖、革命英烈。這種行為,不僅嚴重侵害了領袖人物和革命英烈的名譽尊嚴,而且極大歪曲了黨領導人民奮斗的歷史,損害了黨和軍隊的形象,動搖了執(zhí)政黨的合法性基礎,具有極大的社會危害性和政治危險性。
關于立法保護黨和國家領袖人物、革命英烈名譽的建議
文|王新建
由于我國現(xiàn)行法律對保護領袖人物和革命英烈并無明確專門規(guī)定,有關保護公民名譽權、榮譽權的法律尚不夠完善,對這些行為難以依法干預和有效管制,對相關行為人也難以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因此,立法保護領袖人物和革命英烈,完善相關法律制度,對于維護領袖人物和革命英烈的崇高榮譽、尊重黨和國家的歷史,維護國家政治安全,具有極大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立法保護領袖人物和革命英烈的必要性
(一)侵害領袖人物和革命英烈的名譽具有極大政治危險性和社會危害性。
侵害領袖人物和革命英烈名譽的行為不是孤立、偶然的社會文化現(xiàn)象,而是有著深刻的社會背景和政治動因。國內外某些政治勢力,長期敵視并處心積慮地企圖顛覆我國的國體和政體,污名化甚至妖魔化領袖人物和革命英烈,就是這些敵對勢力在新形勢下實施顛覆活動的一種策略手段,其直接目的是要污名化我們的黨和國家,打掉我們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尊心,抽空我們的民族精神和民族靈魂,進而從根本上動搖人民的信仰和信念,動搖執(zhí)政黨的合法性基礎。
(二)違反國家憲法和其他法律,具有違法性。
我國《憲法》第三十五條規(guī)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言論、出版、集會、結社、游行、示威的自由?!钡牵瑱嗬皇墙^對的,言論自由也要受到法律的必要限制。如果發(fā)表的言論對社會和他人有害無益,自然就不可能受法律保護。我國《憲法》第五十一條規(guī)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權利的時候,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權利。”我國已經簽署(尚未批準)的《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第19條有關言論自由的第3款也規(guī)定,言論自由“權利的行使帶有特殊的義務和責任,因此得受某些限制”,這些限制就包括“(甲)尊重他人的權利或名譽;(乙)保障國家安全或公共秩序”,歪曲歷史、抹黑英雄、詆毀領袖的言論,不僅嚴重侵犯領袖人物和革命英烈個人的名譽權利,也極大危害了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違反了憲法和其他法律規(guī)定的精神。
(三)目前的法律困境
憲法原則規(guī)定需要立法具體實施。然而,現(xiàn)行相關法律的規(guī)定不夠明確清晰,缺少操作性,尤其是保護領袖人物和革命英烈的法律尚是空白,致使侵害領袖人物和革命英烈名譽的行為肆無忌憚卻難以依法管制,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違法行為人難以受到應有法律制裁。
目前的法律困境主要是兩方面問題。
一是在社會危害性上,根據(jù)現(xiàn)行法律的規(guī)定和相關司法實踐,把侵害領袖人物和革命英烈名譽的行為歸入對自然人名譽權、榮譽權等公民個人權利的侵害,而不認為是對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危害。我國《民法通則》第一百零一條規(guī)定,“公民、法人享有名譽權,公民的人格尊嚴受法律保護,禁止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公民、法人的名譽?!薄睹穹ㄍ▌t》第一百二十條規(guī)定,“公民的姓名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受到侵害的,有權要求停止侵害,恢復名譽,消除影響,賠禮道歉,并可以要求賠償損失?!蔽覈缎谭ā返诙偎氖鶙l第一款、第二款規(guī)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實誹謗他人,情節(jié)嚴重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前款罪,告訴的才處理,但是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的除外。”
二是在訴訟主體上,由于對侵害領袖人物和革命英烈名譽行為定性認識的局限,現(xiàn)行法律把這類案件作為自訴案件而非公訴案件。我國《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條第二款規(guī)定,犯侮辱罪、誹謗罪,“告訴的才處理”,現(xiàn)行司法實踐也基本上是這么做的。故有在“狼牙山五壯士名譽權訴訟案”中,五壯士之一葛振林之子葛長生不解地發(fā)問:“狼牙山五壯士”是軍隊和國家的名譽,“這個事情應該是我們共和國的事情,是組織上的事情,為什么非要我們烈士的家屬來起訴呢?”如果領袖人物和革命英烈沒有后人,豈不起訴無門,任由那些侵害領袖人物和革命英烈名譽的人逍遙法外?
立法可行性和相關立法建議
完善保護領袖人物和革命英烈名譽的法律制度具有立法可行性。一是憲法等法律有明確規(guī)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權利的時候,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權利。二是已經有維護革命英烈名譽權的司法實踐,如維護邱少云、“狼牙山五壯士”等司法案例,違法行為人都被追究相應的法律責任。
關于完善保護領袖人物和革命英烈名譽的法律制度的建議:
(一)制定專門性法律。如可以考慮制定《國家領袖英烈名譽保護法》等專門性法律。這里的領袖人物和革命英烈,是指為黨和國家做出杰出貢獻的領袖人物和革命英烈,并有歷史定論和為主流社會認可。通過立法明確領袖人物和革命英烈的法律地位和法律保護,以及侵害領袖人物和革命英烈名譽的行為人的相關法律責任。
(二)修改完善現(xiàn)行法律。一是在民法、刑法以及社會管理類法律中,增加規(guī)定對領袖人物和革命英烈名譽的保護和相關法律責任。二是對侵害領袖人物和革命英烈名譽案件的訴訟管轄做出司法解釋,將這類訴訟納入公益訴訟范疇,這類案件起訴的適格主體,應當既包括領袖人物和革命英烈的家屬子女近親屬,也包括授予英雄稱號、給予褒獎的有權機關、英烈生前所在部隊和相關管理部門,如軍事機關、英烈陵園及紀念館等,以及領袖人物和革命英烈研究相關專門性社團組織。同時,對刑法《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條第二款“嚴重危害社會秩序和國家利益”做出解釋,侵害領袖人物和革命英烈名譽情節(jié)嚴重、危害極大的行為,應當屬于法律規(guī)定的“告訴的才處理”的“除外”,由公訴機關直接起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