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照
女兒六歲時進小學(xué)音樂班,由廖老師教她鋼琴,老師對她很好。
上了國中后,女兒換了鋼琴老師。有一回,她去跟廖老師借琴房練琴,在擺放樂譜的架子上,發(fā)現(xiàn)一件有趣的東西。
那是她之前寫的一份“悔過書”,生嫩的筆跡白紙黑字承諾著:要保持手指站好,要耐心慢練,要專心上課不能心不在焉……最后是:“如果沒有做到,老師可以拒絕教我?!迸畠河檬謾C把那張“悔過書”拍下來放到“臉書”上,一下子吸引了許多朋友來按“贊”和留言。留言中有好幾則來自廖老師的其他學(xué)生,他們帶點興奮又帶點哀怨地說:“啊,我也寫過!”
我印象中自己沒有寫過“悔過書”,或許寫了也都是以敷衍態(tài)度寫的,沒有真正的“悔過”之意,時日久遠,就記不得了。但有一樁跟女兒寫“悔過書”類似的經(jīng)歷,卻在腦中留下無法磨滅的痕跡。
小學(xué)五六年級的時候,我跟一位個性暴烈的老師學(xué)小提琴,課堂上經(jīng)常被打,痛苦不堪。有一次上課,我心中充滿了怨懟,老師愈是打我,我愈不愿意將他要的聲音好好拉出來。來回了幾次,老師突然冷靜地說:“收琴,別拉了?!蔽沂樟饲?,鼓足勇氣挺胸正眼對著老師。
老師說出了我完全沒有料想到的話:“琴留著,你走,回家去。罰你一星期不準練琴。”一星期沒琴可練,這算是懲罰?老師接著又說:“下星期來,你明白告訴我,還要不要學(xué)琴,你說不要,我把琴還你,以后就再也不用來了?!?/p>
老師后面這一段話,我聽了,但沒有真正聽進去,因為心里光想著要趕快趁老師還沒有改變心意前離開那里,坐實一個星期不用練琴的“懲罰”。走出老師家門,如釋重負的快樂,更讓我無法真正去理解老師到底說了什么。
一直到星期天,距離下次上琴課剩下兩天時間。再也逃避不了了,也沒辦法假裝忘記了老師交代的:“你明白告訴我,還要不要學(xué)琴……”我想了想,鄭重其事地跟自己下了決心,就這樣吧,寧可拼著被老師揮兩個巴掌,也要勇敢地說出來:“不想學(xué)了!”
對,就是這樣,說出來忍兩個巴掌,就從每周一次的痛苦中解脫出來了。
我步伐沉重地走到老師家門口,老師開門了,手里提著我的琴盒,眼睛看著我,沒說話,認真地在等我的回答。停了一秒鐘,我開口說:“對不起,請老師繼續(xù)教我拉琴?!痹捳f出來,我都很意外。明明我要說的是:“對不起,我不想再學(xué)了?!睘槭裁丛捲谡f出口前轉(zhuǎn)了彎呢?
多年之后,我才理解在老師家門口究竟發(fā)生了什么事。在那當下,盡管跟自己都說不明白,但在內(nèi)心最深處我察覺到,如果我說“我不想再學(xué)了”,老師會有多失望。甚至在那當下,內(nèi)在最深處我也察覺了,為什么我那么受不了被老師用舊琴弓抽打肩膀,不是因為痛,而是因為老師打人時表現(xiàn)出的失望。他的失望比琴弓打在身體上,更痛。
我做錯準備了。我準備著忍受老師盛怒下沖動的兩個巴掌,但在那當下,我知道不會有那兩個巴掌,很可能只會有老師完全無言的、深不見底的失望。
我沒辦法面對那樣的失望,就是沒有辦法。
(郭旺啟摘自《青年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