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華誠
母親沒什么文化,也沒出過遠(yuǎn)門,幾十年只在小山村里跟著日升日落忙活。然而,母親常常能說出一些很有道理的話來。在心中,我牢記著母親的三句話。
小時候,每年冬天都要下好大的雪,漫山遍野白雪皚皚。為了讓家里養(yǎng)的兩頭豬能在年前賣個好價錢,母親每天都要把它們喂得飽飽的。盡管下了雪,母親也每天都要到白雪覆蓋的地里去砍一擔(dān)白菜回來。有一次我跟母親到地里去,空曠的田地北風(fēng)呼嘯,刮得皮膚生疼。我們從雪層下扒出白菜,只一兩下,我的手就冷得刺骨,似萬箭穿心。偷偷看母親,卻見她一點也沒有冷的意思,“嘩啦嘩啦”地扒開結(jié)冰的雪層,拔出已被凍結(jié)的白菜,扔到雪地上去。我又扒了幾下,實在忍受不了,便袖手站在一旁,問母親不冷嗎。母親答道,不冷。見我很驚訝的樣子,母親繼續(xù)說:“對自己說不冷、不冷,也就不冷了?!?/p>
我一下怔在那里,忽然感覺懂得了母親。我學(xué)母親的樣子彎身下去,扒開厚厚的雪,一下,兩下,三下,每一下,我都咬著牙對自己說:“不冷、不冷。”
從此,每當(dāng)我遇到困難時,都會記起雪地里母親的話,它伴我走過人生中一個又一個冬季。
讀小學(xué)時的一個黃昏,我把牛從五里外的鄰村牽回家。那時,我只會在前面遠(yuǎn)遠(yuǎn)地拉著牛繩走。然而這牛卻跟我作對——我牽得緊,牛卻偏要走得慢。我用力拉,它使上性子就是不肯邁步。這牛脾氣!我只好一邊罵牛一邊心急。
眼看著天越來越黑,沿路村莊里昏暗的燈一盞盞都亮了起來。我心一急,就從路旁折了一根荊條,繞到牛屁股后面狠狠地抽了它一下。這下可好,牛一驚,掙脫了牽在我手中的韁繩就向前狂奔起來。當(dāng)我沒命地跑了半個多小時趕上牛的時候,牛正悠閑地在村口的路邊吃草,母親也站在那里等我。當(dāng)我把牽牛的事一說,母親反倒笑開了,說:“你把繩子牽得太緊,牛鼻子疼了,它當(dāng)然不會跟你走了?!蔽一腥淮笪?。
18歲那年的高考,由于思想壓力太大,平時成績一直名列前茅的我竟失利了。后來母親跟我說:“別把考大學(xué)看得跟命一樣重。想起你小時候牽牛的事了嗎?繩子牽得太緊,牛反倒不跟你走了?!?/p>
第二年的夏天,我終于以優(yōu)異成績被江南一所著名大學(xué)的中文系錄取。離家上學(xué)那天,母親送我到村口,眼睛紅紅的。
畢業(yè)后我到一企業(yè)里工作,因?qū)ぷ鞑皇呛軡M意,心里覺得很委屈。兩個月后的一天,老板批評我整天板著臉孔并要扣我獎金時,我一時火起,跟老板吵了幾句,氣得他拂袖而去。
正好那幾天母親到城里來看我,知道這件事后說:“孩子,一頭牛不可能永遠(yuǎn)拴在一個樁上,你也不會永遠(yuǎn)待在一個地方,但是干什么都要盡量干好。你不順心我知道,我可以告訴你一個辦法——有事兒沒事兒時,你就小聲唱歌?!?/p>
小時候和母親一起下地,母親總一邊干活一邊嘴里小聲地唱歌。在母親的歌聲里,那些繁重而枯燥的農(nóng)活兒不知不覺被我們一樣一樣地干完了。
后來我養(yǎng)成一個習(xí)慣,不管是騎車上班,還是工間休息,我都輕輕地哼著歌。盡管我從小缺乏音樂細(xì)胞,但我相信,母親從小教我的那些旋律,定然是世界上最美的音樂。
這,就是母親給我的財富。
【賞析】
母親的三句話就是三條人生哲理:“不冷、不冷”其實是在教育孩子遇事冷靜、信念堅定;“繩子不要牽得太緊”其實是在教育孩子生活需要張弛有度;“有事兒沒事兒小聲唱歌”其實是在教育孩子笑對人生。這三句話既是人生的財富,更是難能可貴的“小確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