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5)。護理干預后"/>
馮金秀
【摘要】 目的 研究玻璃體切除術治療復雜眼外傷的臨床護理措施。方法 56例復雜眼外傷患者, 采用計算機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每組28例。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guī)護理, 觀察組采用綜合護理干預。對比兩組患者的視力改善情況、護理滿意度以及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結果 護理干預前, 兩組患者視力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干預后, 兩組患者視力均明顯改善, 且觀察組患者視力改善情況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度(89.29%)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60.71%),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率(10.71%)明顯低于對照組(32.14%),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在玻璃體切除術治療復雜眼外傷時采取積極的臨床護理干預效果確切。
【關鍵詞】 復雜眼外傷;玻璃體切除術;護理干預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7.19.101
玻璃體切除術是治療復雜眼外傷的主要術式[1], 該術式操作過程復雜、手術時間長, 圍術期相應的護理干預可促進臨床效果的提升[2]。本文旨在探討玻璃體切除術治療復雜眼外傷的臨床護理效果, 本院將復雜眼外傷患者56例作為此次的研究對象, 詳細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56例復雜眼外傷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計算機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每組28例。對照組:男19例, 女9例, 年齡7~65歲, 平均年齡(35.16±9.95)歲。受傷部位:16例左眼, 12例右眼。致傷原因:4例爆炸傷, 6例眼球穿孔, 7例鞏膜破裂, 11例異物濺擊傷。觀察組:男18例, 女10例, 年齡8~66歲, 平均年齡(35.21±10.26)歲。受傷部位:15例左眼, 13例右眼。致傷原因:3例爆炸傷, 7例眼球穿孔, 6例鞏膜破裂, 12例異物濺擊傷。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guī)護理, 在圍術期遵醫(yī)囑為患者實施護理干預。觀察組患者采用綜合護理干預, 具體操作如下。
1. 2. 1 術前護理 ①心理護理:術前掌握患者的病歷, 將手術配合事項、體位等情況告知患者, 并及時解答患者的疑惑, 叮囑患者在術中出現不適時及時通知醫(yī)生, 盡量滿足患者的合理需求, 促使患者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接受手術治療。②術前準備:準備齊全術中所需儀器和器械, 并進行調試, 如角膜接觸器、顯微鏡、眼內填充物、水下電凝以及玻璃體切除設備等, 使其處于正常工作狀態(tài), 術中灌注液準備充足, 備好搶救儀器和藥物。叮囑患者在術前不得進行劇烈運動, 對手術室內的溫濕度進行調節(jié), 將正確的排泄方法和止咳方法告知患者, 在進行散瞳操作后予以抗生素眼藥水。另外需注意, 在術前應對合并呼吸道疾病、高血壓以及糖尿病的患者進行對癥治療, 在病情得到控制的情況下為其進行手術。
1. 2. 2 術中護理 ①體位護理:術中取仰臥位, 將海綿圓環(huán)頭托放置在頭部下, 叮囑患者保持術中體位, 不得隨意移動頭部;另外術中多層無菌巾的覆蓋會導致患者出現呼吸不暢等情況, 使患者的耐受性降低, 應予以簡易鼻托和低流量吸氧, 使患者呼吸保持暢通;在進行玻璃體基底部操作時, 指導患者仰頭或收頜10~20°。②生命體征的檢測:在局部麻醉的情況下, 對眼球進行手術操作會使患者出現不適, 護理人員應及時安撫患者, 進行心電監(jiān)護, 監(jiān)測患者生命體征的變化, 采取相應措施緩解患者的不適癥狀。
1. 2. 3 術后護理 指導行眼內注入氣體或硅油手術的患者取固定仰臥位休息, 同時固定患者的頭部, 叮囑患者家屬定時為將患者的四肢按摩以及進行被動運動。術后第2天指導患者取頭低位, 并幫助患者按摩頸部, 減輕酸痛感。術后飲食以流質食物為主。若患者出現眼前遮擋感、眼脹、眼壓升高等情況, 可能出現視網膜脫離或玻璃體出血的情況, 需及時匯報給醫(yī)生進行對癥護理。若患者存在眼痛、眼紅、羞明等情況, 則可能出現角膜上皮脫落, 需使用角膜上皮修復劑進行治療, 滴眼3次/d, 另外可在眼周涂抹必舒眼膏和2%阿托品眼膏。
1. 3 觀察指標及評定標準 手術前后檢測兩組患者視力情況。記錄兩組患者圍術期并發(fā)癥情況, 計算并發(fā)癥發(fā)生率。采用本院自擬的滿意度調查表調查兩組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情況, 采用百分制, 分為非常滿意、基本滿意、一般、不滿意四個選項, 護理滿意度=(非常滿意+基本滿意)/總例數×
100%。
1. 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0.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 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術后視力改善情況比較 觀察組患者術前視力在0.02~0.05者25例(89.29%), 視力在0.05~0.95者1例(3.57%), 視力在0.1~0.4者2例(7.14%), 未出現視力≥0.5者。術后患者的視力在0.02~0.05者3例(10.71%)、視力在0.05~0.95者6例(21.43%)、視力在0.1~0.4者14例(50.00%)、視力≥0.5者5例(17.86%)。對照組患者術前視力在0.02~0.05者23例(82.14%), 視力在0.05~0.95者2例(7.14%), 視力在0.1~0.4者3例(10.71%), 無視力≥0.05者。術后患者視力在0.02~0.05者13例(46.43%)、視力在0.05~0.95者7例(25.00%)、
視力在0.1~0.4者6例(20.43%)、視力≥0.5者2例(7.14%)。護理干預前, 兩組患者視力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干預后, 兩組的視力均明顯改善, 且觀察組患者視力改善情況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endprint
2. 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患者中非常滿意20例
(71.43%), 基本滿意5例(17.86%), 一般2例(7.14%), 不滿意1例(3.57%), 護理滿意度為89.29%。對照組患者非常滿意14例(50.00%), 基本滿意3例(10.71%), 一般3例(10.71%), 不滿意8例(28.57%), 護理滿意度為60.71%。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 3 兩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比較 觀察組患者中出現角膜水腫、玻璃體積血例以及后發(fā)性白內障均1例, 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10.71%。對照組患者中出現角膜水腫、玻璃體積血和后發(fā)性白內障各2例, 前房滲出性炎癥3例, 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為32.14%。觀察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復雜眼外傷患者眼內多組織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損傷[3], 且伴有繼發(fā)性改變, 如眼內異物、外傷性白內障、視網膜脫離以及玻璃體積血等。復雜眼外傷所致的眼內炎癥和眼內出血會使患者的視力逐漸喪失[4]。玻璃體切除術對手術操作技術的要求較高, 同時完善的護理干預對治療效果和預后也十分重要。
常規(guī)護理干預僅遵照醫(yī)生的囑咐為復雜眼外傷患者實施護理操作, 缺乏靈活性, 不能促進手術時間的縮短, 且患者圍術期的不適感無法有效減輕, 容易出現并發(fā)癥。通過術前、術中以及術后的綜合護理干預, 可促使手術順利完成。術前進行心理護理可提高復雜眼外傷患者對疾病和手術的認知度[5], 減輕患者對手術的擔憂, 提高其對醫(yī)護人員的信任感, 促使患者在術中能夠積極配合手術操作;術前準備是手術成功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完善術前準備和術中積極的護理配合可使手術時間縮短, 減輕患者的不適感[6-8];術后對患者實施體位、飲食等方面的護理, 可降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 改善預后[9, 10]。
在本次研究中, 本院將收治的56例復雜眼外傷患者計算機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護理, 觀察組采用綜合護理干預。護理干預前, 兩組患者視力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干預后, 兩組患者視力均明顯改善, 且觀察組患者視力改善情況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度(89.29%)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60.71%),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率(10.71%)明顯低于對照組(32.14%), 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 積極的護理干預適合在玻璃體切除術治療復雜眼外傷患者的圍術期應用。
參考文獻
[1] 宋仁歡. 玻璃體切除術治療復雜眼外傷的臨床護理探究. 中國衛(wèi)生標準管理, 2016, 7(14):254-255.
[2] 李麗娜. 復雜眼外傷應用玻璃體切除術護理分析. 中國衛(wèi)生標準管理, 2015, 6(21):179-180.
[3] 閆瑞霞. 玻璃體切除術治療復雜眼外傷的臨床體會. 臨床合理用藥雜志, 2014, 7(13):163-164.
[4] 牛秋忠. 玻璃體切除術治療復雜眼外傷的臨床護理體會. 中國實用醫(yī)藥, 2012, 7(23):218-219.
[5] 張銀琴, 羅興莉. 1例復雜眼外傷患者經鼻內窺鏡下行蝶篩竇開放及視神經管減壓術的護理. 重慶醫(yī)學, 2017, 46(3):427-428.
[6] 肖曉艷, 陳春春, 楊會娟. 復雜眼外傷玻璃體切割手術的護理. 實用醫(yī)藥雜志, 2013, 30(1):80-81.
[7] 鐘建勝. 玻璃體切除術在復雜眼外傷治療中的臨床分析. 醫(yī)藥論壇雜志, 2011(13):139-140.
[8] 劉玲, 薛朝霞. 玻璃體切除術治療復雜眼外傷的護理措施. 河南大學學報(醫(yī)學版), 2010, 29(2):144-145.
[9] 陳彬, 韓宇, 葉宏權. 玻璃體切除術治療復雜眼外傷的臨床研究. 臨床眼科雜志, 2009, 17(4):334-336.
[10] 趙劍. 玻璃體切除術治療復雜眼外傷的臨床療效觀察. 當代醫(yī)學, 2015(21):74-75.
[收稿日期:2017-03-2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