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艷玲
批評教育是班主任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一種常用手段。其目的是通過對學生存的錯誤思想和言行給予否定的評價,以喚起學生的警覺,改正他們存在的錯誤思想和言行,塑造其美好的心靈,達到育人的目的。那么,怎樣才能提高批評的效果,達到批評的目的呢?反思多年的教育實踐,筆者認為對學生的批評一定要注意批評的技巧,掌握批評的藝術,因材施教,多法兼用,才能達到批評的目的,促進學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一、好的班主任要善于動腦筋
因為學生的情況各不相同,性格也不同。有的個性非常強,有時并不是硬碰硬就一定行得通的。先摸透學生的個性,找到他的弱點,有理有據地幫他分析錯誤,再進行教育,所謂講求藝術是指要選好教育的時機、地點,注意語言和方法。辦公室、教室并不是教育的唯一場所,校園中、回家的路上都可以和學生進行交流,在教育過程中,要注意不能一概論之,對有的學生應該和風細雨,對有的學生應該厲聲斥責。但教育學生過程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尊重學生人格,不得用侮辱性的語言,否則,會對學生的自尊心造成嚴重的傷害,任何的教育他都不會接受的。
例如,有一次,王麗向我報告少了一塊橡皮。最近班里總有學生丟東西,已經發(fā)生十多起了。我走進教室,里面鴉雀無聲。望著一雙雙明亮的眼睛,我定了定神,隱約中我覺得是小浩干的??擅看嗡际缚诜裾J。我看看孩子們,說了句:“老師已經把小偷找到了!……”話還沒說完,教室里頓時像炸開了鍋。我示意他們安靜下來:“同學們,現(xiàn)在可以想一想你想對小偷說的話,五分鐘以后,每個同學把這些話說給小偷聽。”五分鐘過去了,孩子們用期待的眼神看著我。我從墻角拿了一把空椅子放在講臺上,說:“孩子們,小偷已經抓到了,他現(xiàn)在就坐在這把椅子上,雖然我們看不見他,但是他能聽到我們講話?!薄芭丁苯淌依镆黄须s,孩子們顯然失望極了。但他們還是輪流“教訓”小偷。有的說:“小偷啊,我的那個筆記本是好朋友送給我的,他現(xiàn)在已經轉學了,說不定我們以后再也不能見面了。“說完,小女孩的眼睛紅紅的,像要哭出來一樣。有一個小男孩說:“小偷,你偷走我一元錢,那是我中午買飯的錢,害的我餓了肚子”……孩子們你一言我一語,慢慢地他們已經把空椅子當成真正的小偷了。阿琪說:”你這個小偷,雖然沒有拿過我的東西,但是這種壞習慣對你沒有好處,如果不改,長大后會變成真正的小偷!”小雨說:“也許你是我的好朋友,但是你一旦被人揭穿,你肯定沒有朋友了。沒有朋友的日子非??膳隆!弊罴拥氖切〗?,竟然用手指著椅子狠狠地說:“你這個小偷,如果再這樣下去,以后坐牢、蹲大獄?!蔽矣糜喙饪磁_下的小浩,他雖然裝的若無其事,但眼中分明有很多不安和緊張。活動結束時,我說:“剛才同學們都發(fā)表了意見,小偷小摸的行為確實不好。有這樣習慣的同學,希望你改正。我不希望今天大家對空椅子說的話,下次是對著你說,如果這樣,你受的了嗎?”以后的日子,讓我感到意外,班里拿東西的現(xiàn)象絕跡了。從這件事我懂得孩子是純真的,只是有時分不清是非,或是年幼的原因,控制不住自己。我們做老師的不能去傷害孩子,不能讓孩子幼小的心靈留下永遠的傷痛。我們并不能當法官,當面指出對或錯,可是孩子的行為是要糾正的。用與空椅子的對話旁敲側擊,既保護了孩子的自尊,又教育了孩子,我想這就是教育上的成功。
二、批評應遵循的幾條基本原則
1.客觀性原則。
在批評學生時,一定要實事求是,防止認識上的主觀主義。沒有調查研究就沒有發(fā)言權,一切批評必須建立在充分掌握事實的基礎上,使批評不至于變成空穴來風。特別是有的學生為了避免老師的“懲罰”,往往不承認自己的錯誤。如果老師沒有事實根據,空講幾句批評的話,就達不到糾正錯誤的目的。
2.公正性原則。
在批評時,無論對人對事都要公正、平等,即我們在對待班干部和其他同學上,在對待優(yōu)等生與學困生上,在批評方式與語言上都要出于公心,處理公正。這樣,我們才能在學生心目中建立起應有的威信,才能贏得學生的擁戴,也只有這樣才能獲得對每個學生提出教育要求的權利。
3.啟發(fā)性原則。
批評的目的是引導幫助犯錯誤的學生消化、理解、醒悟,從而改正錯誤。批評不是主人對仆人的訓斥和責備,而是師生之間思想上的互相溝通,互相交流。因此我們在批評教育中應注意對學生的啟發(fā)。在批評過程中,我們要懷著關愛學生、教育學生的感情。因為這樣,學生才會覺得老師的批評是善意的、是正確的,對老師的批評教育才會口服心服。
三、常見的批評方式
1.提醒式批評。
對于性情機敏,疑慮心理比較嚴重的學生,宜采用提醒式批評。即:暗示、提醒、啟發(fā)他們發(fā)現(xiàn)錯誤,改正錯誤。如果忽視了他們機敏、多慮的心理特點,草率地采用大量的正面批評,則可能使他們精神過度緊張,情緒波動,形成不必要的自我矛盾沖突,這樣就達不到教育的目的。
2.啟發(fā)式批評。
那些善于思考、性格內向、自尊心較強、各方面都比較成熟的學生,一般都有一定的思考接受能力,頭腦比較有條理,對自己的過失,多數(shù)情況下可以達到自我醒悟。因此,我們宜采用啟發(fā)式批評,只要有針對性地提出問題,把批評的信息傳遞給他們,讓他們自己思考、自己覺悟、自己改正。
3.遷回式批評。
對自我覺悟和自我意識差,理智感弱,易受感化的學生,則可采用“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的遷回式批評。在批評教育時,若能把道理寓于生動的事例中,讓他們感受到客觀上的某種壓力,促成自我檢查,讓他們認識自己的過錯,堅定改正錯誤的意志,從而達到批評教育的目的。
4.觸動式批評。
對于那些屢教不改、依賴心理較強,或所犯錯誤嚴重但又懷有僥幸心理,不愿承認錯誤的學生,則應運用態(tài)度嚴峻、語調激烈、言辭尖銳的觸動式批評。這樣才能讓他們真正認識到自己所犯錯誤的嚴重性,才會令他們自覺地進行反省,努力去改正錯誤。
學生的思想工作十分復雜,學生所犯錯誤也各種各樣,所以老師的批評方法不能單一,要善于轉換,見機而行,巧妙運用。切不可惡語相加,挖苦諷刺、體罰學生、秋后算帳,要懂得中肯感人,用富有啟發(fā)性、藝術性的批評教育,宛如春風化雨、滋潤心肺,定會收到融冬雪為春水,化逆反為相溶的效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