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娟
古典詩詞是古代文化的瑰寶,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道德修養(yǎng)、提高人文素質(zhì)、形成健康的審美情趣等方面有著潛移默化的熏陶作用。而詩歌鑒賞也是高考語文中的經(jīng)典題型,同時也是高考中具有較高區(qū)分度的試題。由于詩歌的不確定性,在遇到相關題目的時候,每一次都需要學生調(diào)動新的知識儲備,所以許多同學面對這種題型往往高度緊張,手足無措。許多學生尤其是普通高中的學生更是視它如洪水猛獸,得分率一直不高。那么作為語文教師又該如何培養(yǎng)學生對古詩詞的鑒賞能力呢?筆者在自己的教學中做了一些實踐和思考。
一、古詩詞鑒賞在高中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教師認識上有偏差。對課內(nèi)詩詞,教師不重視,很少評析,更別說引導學生鑒賞了;而學生也是為應付考試,一背了之。教學的唯一目標是考試不失分而不是學會鑒賞并活用。
(2)教師詩詞教學水平參差不齊。能正確引導學生對古詩詞進行鑒賞的為數(shù)不多,即便有些教師在教學中涉及到古詩詞,也不能深層次地引導學生鑒賞,更惶論培養(yǎng)學生對古詩詞鑒賞的能力。詩詞教學蛻變?yōu)槌橄蟮姆治龃v,囫圇背誦,導致興致索然。
(3)考察評價欠完善。中考及測試多以聯(lián)句的形式出現(xiàn),且考查的都是名句,題目簡單且形式單一??荚嚨闹笓]棒使學生僅以背誦若干名句為能事,不求甚解。這種單一的淺層次的考查不足以引起廣大師生的重視。
(4)學生沒有形成鑒賞詩詞的能力。許多同學,在古典詩詞面前,或熟視無睹,或敬而遠之,或望而卻步,或一臉茫然、不知所云,或瞎猜亂想、曲解詩意。
二、利用多種方式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
如今,大部分高中生古詩詞基礎薄弱,這不僅源于學生在古文字詞上的能力欠缺(主要是由于缺乏一定的積累),還存在著與之相應的情感體驗的障礙。為了提高學生對經(jīng)典古詩詞的鑒賞和審美能力,筆者認為,應當通過多種方式提高古詩詞的鑒賞和審美能力。
有長期高中語文教學經(jīng)驗的教師認為古詩詞鑒賞存在著三種審美方法:一是通過對作者創(chuàng)作的時代背景的了解,把握作者創(chuàng)作的思維脈絡,從而理解文字所傳達的情感,即理性審美;二是通過對創(chuàng)作者之間和不同詩詞中的相同字句的比較,從更深層次欣賞詩詞的美,即比較審美;三是通過想象詩詞所描繪的情景來體會作者的情感表達,即想象審美。
詩詞鑒賞的實質(zhì)是以古詩詞的文字表達為依托而進行的與之相應的情感體驗。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對于一篇古詩詞,在理解其大意的基礎上,應著重在分析其創(chuàng)作背景的基礎上進行理性滲透,這種滲透必須是理性的、唯物的和客觀的,從而把握作者的情感。換句話說,理性審美的目標是了解和體會古詩詞的主旨和詩人(詞人)的自我形象。比較審美方法主要包括詩(詞)人與詩(詞)人之間的比較以及詩(詞)與詩(詞)之間的比較,前者是從創(chuàng)作者的角度,比較他們的經(jīng)歷、性格以及封建社會在他們身上留下的烙??;后者是通過對不同詩詞的相同或相似字句進行比較,比如說兩篇不同詩詞中都提到了“愁”,可將兩種“愁”進行對比,分析它們的不同。想象審美是在了解詩詞大意的基礎上“展開想象的翅膀”,從整體上體會作者的情感。
三、發(fā)揮想象,探究情境
中國古典詩詞育簡意豐,貴在含蓄,時空跌宕,跳躍騰挪。非想象不能探究其意境、意趣?!按猴L又綠江南岸…‘云破月來花弄影”,一字風流,意境全出。老師啟發(fā)學生通過想象、探究再現(xiàn)出春江碧透、柳綠桃紅、月影姍姍、風來花動、含羞逗影的情景,探究領會詩句深邃的意境,獲得閱讀欣賞的愉悅和滿足。古詩詞浸潤著漢民族的審美意趣,多借景抒情、體物寫志、詠史歌興、即事感懷,又多用映襯渲染、虛實相生、動靜互見、擬人比喻等表現(xiàn)手法,這些更需要也更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語文的閱讀不能“見槐是槐,見柳是柳”,在古詩詞藝苑漫步,含英咀華,就更離不開想象,只有驅(qū)遣想象,才能讀出詩詞背景,讀出作者感受,讀出畫意真情。
四、引導學生掌握閱讀鑒賞古詩詞必備的基礎知識
任何學科的學習都離不開扎實的基礎知識,高中語文教學中的古詩詞教學更不例外,無論是體會作者的情感表達還是詩詞的主旨,都離不開對于文言字詞句的理解。
在教學方法方面,教師應當注重引導學生學會品味古詩詞的語言,因為學生對語言掌握、理解和感知的程度,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詩歌鑒賞能力的高低。在此情形下,教師應當引導學生通過大聲朗讀體會詩詞的韻律之美。此外,教師應當引導學生掌握和分析古詩詞的表達技巧,古詩詞的表達技巧并非單一的而是綜合的復雜藝術手法,因此在鑒賞時要注意在具體的語境中從整體上體會詩詞的語言風格和表達技巧,切忌陷入只關注個別字句、術語的怪圈。教師可運用同詩比較法、異師比較法等等引導學生去掌握閱讀鑒賞古詩詞。
五、運用多種方式激發(fā)學生學習古詩詞的興趣
受應試教育大環(huán)境的影響,大部分高中學生學習古詩詞都是為了能夠在高考中得分,因此出現(xiàn)了大量死記硬背和“公式化”的情形,不可否認,古詩詞在高考語文科目中的確占有一定的比重,但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未免過于枯燥,難以激發(fā)學生學習古詩詞的興趣。因此,本文認為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尤為重要。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方式有很多種,本文列舉了以下幾種方式:其一,利用先進的多媒體教學設備對古詩詞的情景進行再現(xiàn),能極大地調(diào)動學生自主學習古詩的積極性,有效地提高古詩閱讀教學的效果,例如學習《蜀道難》和《水調(diào)歌頭?明月幾時有》時,可以下載相關圖片和歌曲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其二,引導學生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了解有關古詩詞的資料,如作者的生平、時代背景等等,制作成幻燈片并由學生上臺講述。其三,組織學生分小組對古詩詞主旨大意、作者的情感等進行分組討論。
六、通過形式多樣的活動,營造詩意課堂
為了給學生營造一個良性的競爭環(huán)境,我在詩詞教學中,組織各種形式的詩詞競賽:如利用課前三分鐘讓學生背誦自己喜愛的詩詞,進行古詩詞朗讀比賽、古詩故事比賽,默寫比賽等,還發(fā)動學生自己創(chuàng)作詩歌,按意境、技巧等評獎,優(yōu)秀作品進行交流展覽。讓他們在詩詞的海洋中乘風破浪,笑灑江天!
培養(yǎng)與提高學生古詩詞的鑒賞能力,已成為每一個語文教師刻不容緩的任務。正所謂授人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給學生正確有效的鑒賞方法才能使我們的教學走得更遠。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