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正修
秋末冬初,強冷空氣會不時來襲,氣溫驟然下降,引得“老胃病”頻頻皺眉,輕癥患者的癥狀也開始冒頭。其實,胃病與我們的“食”與“思”有著密切的關系,尤其是飲食不規(guī)律、精神緊張的人首當其沖容易犯病。其實,一些簡單的養(yǎng)胃習慣,如喝牛奶,就能對胃黏膜起一定的保護作用。
慢性胃炎在我國非常普遍,有相當一部分患者,主要是年輕患者,一般不會感覺有特別的癥狀。即使能感覺到上腹部不適和隱痛、噯氣、泛酸等癥狀,他們的癥狀也很有“彈性”。一些“老胃病”無論是否按時吃飯,飯前總會胃疼;而年輕患者的癥狀沒有固定的頻率,可能這頓飯吃得晚了,胃會難受一會兒,但只要飲食規(guī)律,胃就跟沒事一樣了。這是因為年輕人底子好,在疾病初起時,胃部還能“扛”得住疾病帶來的變化。這會讓不少年輕患者誤以為自己的胃部不適純屬偶然,不當回事兒。實際上,沒有癥狀并不代表問題不存在,只要誘發(fā)、加重胃炎的因素依然存在,日子久了,癥狀就會越來越頻繁、越來越嚴重,這個時候,離“老胃病”也就不遠了。
胃并不是嬌氣的器官,畢竟我們所有食物都要經過它的處理,只不過是有的人不會珍惜它。40歲以上人群應該在體檢中加入胃鏡檢查一項,如果發(fā)現(xiàn)沒有大問題,可以隔三五年再檢查一次;40歲以下的人群,鑒于胃癌近年出現(xiàn)年輕化趨勢,如果有上腹部不適和隱痛、噯氣、泛酸、惡心、嘔吐等癥狀,也同樣有需要做個胃鏡檢查。如今的胃鏡檢查和以前相比已經有很大改進,管子更細了,還可以選擇無痛胃鏡,帶來的不適感很小。
胃是消化系統(tǒng)最重要的器官,所有進入人體的食物都要經過這一站。通過胃部收縮,表面的皺折會把里面的食物磨成食糜,再送到下一個站,其中胃酸中含有的各種消化酶起到很大作用??墒?,胃酸在某些情況下也會反過來傷害胃黏膜,誘發(fā)胃病的發(fā)生。
胃酸是否能乖乖地為人體服務,和我們的“食”與“思”有很大關系。對于體力勞動者來說,胃病一般是飲食因素引起的;對于腦力勞動者而言,飲食因素和心理精神因素通常同時存在,而且后者所起的作用往往更大。
過硬、過甜食物皆傷胃
長時間“空轉”和超負荷運轉交替進行、本該休息時又突然“開機”工作……不少大忙人的胃,就是在這種極端的環(huán)境下工作的。
除了不按時吃飯、饑一頓飽一頓、吃得太快、吃夜宵等不良的吃飯方式外,“吃什么”對于胃的健康也很重要。過硬的食物會加重胃部負擔,研究發(fā)現(xiàn)過甜的食物也會傷胃。喝酒傷胃很多人都知道,而吸煙時和煙霧一起吞入腹部的毒性成分,對食道和胃的黏膜同樣有害。
你的心情胃其實很懂
國人有九成以上患有不同程度的胃炎,那么歐美發(fā)達國家的情況又如何?出乎人意料的是,歐美發(fā)達國家的胃病患病率比中國低。
這和歐美國家的休假、休閑制度比較完善有關。胃酸的分泌靠神經系統(tǒng)調節(jié),因此人的心理精神狀態(tài)對胃病發(fā)病的影響也很大。有些人身體比較敏感,可能就會有這樣的感受:當工作加班加點或者臨時接到任務時,在精神高度緊張的同時會感到上腹部不適,這就是心理精神因素在對胃起作用了。有些人沒那么敏感,但是長期處在高壓狀態(tài)下遲早會出問題。
空腹喝牛奶的對與錯
職場人士似乎難以完全避免傷胃因素,但能把胃的損傷降到最低。比如煙酒少一點,吃的好一點,蔬菜多一點,菜要淡一點,品種雜一點,飯要軟一點,吃得慢一點,早餐好一點。
如果應酬時實在避免不了喝酒,可先喝杯酸奶或牛奶墊底,因為奶制品可以附著在胃黏膜上形成保護作用,減少酒精對胃的傷害。
隨著氣溫下降,麻辣火鍋又逐漸受熱捧,這也是秋冬季節(jié)胃病高發(fā)的因素之一,因此,在吃麻辣火鍋或其他刺激性食物前,也可以用同樣的方法來保護胃部。
忙起來無暇吃飯,一盒牛奶再加上兩塊軟點是很好的養(yǎng)胃選擇。有人認為空腹喝牛奶是傷胃的,其實不然。牛奶可以減輕胃酸對胃黏膜的損傷,還能增加飽腹感,提供能量。但空腹喝咖啡和濃茶則會傷胃。
除此以外,排解壓力、調節(jié)情緒也是一個有效的養(yǎng)胃手段。有趣的是,人高興時胃酸的分泌受影響并不大,而悲哀時胃酸就會大量增加,所以無論是“老胃病”還是年輕患者,都應該學會給自己解壓,保持心境開朗。
如果以上方法都不奏效,可適當服用氫氧化鋁凝膠類藥物來保護胃黏膜,飯后消化不良時也可以選服些改善胃動力的藥物。但對輕癥患者來說,最好通過調節(jié)飲食和心理的方法養(yǎng)胃護胃,因為過早服藥可能會產生耐藥性,導致病情嚴重時用藥效果不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