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校是先進文化思想的傳播基地,而建設高?;鶎拥狞h組織是培養(yǎng)接班人與建設者的可靠平臺,該怎樣對大學生的黨建工作進行創(chuàng)新,要如何才能跟上時代的腳步是非常重要的。
關鍵詞:創(chuàng)新 黨建 大學生
一、高校大學生的黨建工作在新時期的特點
1.多樣化的意識形態(tài)
社會的發(fā)展趨勢多樣化,使大學生的意識形態(tài)也呈現出多樣化特點,社會的開放性由建立的市場經濟體制決定。這種開放性不只是物質交換那么簡單,而且還會引起不同的價值觀念、文化、制度的交錯、整合與碰撞。大學生生長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本身既沒有足夠的實踐經驗,又缺乏歷史文化的底蘊,使大學生極易迷失方向。此外,在社會的轉型期,傳統的權威不斷瓦解及傳承文化斷裂,在這意識形態(tài)多樣化時期使大學生無法做出正確選擇。
2.黨建工作趨向復雜化
在隨著開放辦學的不斷深入,對社會中的權利本位,利益本位,個人本位等觀念使高校的學生思想凸顯。隨著新時期社會的變遷,大多數學生都缺乏自我認識,增加了學業(yè),生活和就業(yè)的壓力,沒有明確的角色定位,從而出現了心理問題,思想問題,這都是使黨建的工作趨于復雜化。
3.學分制的改革
在設置高校學生的黨組織時,必須與行政管理的基層組織保持一致,我們要建立一個從上到下的黨建組織的完整管理機構。而其學分制的改革不在局限于年級,專業(yè)的界線,高校的學分制和建設黨組織已脫離了基層組織的行政管理,這種情況對基層的黨組織起到了削弱的負面作用。
二、新時期黨建工作的創(chuàng)新機制
1.對黨支部機制進行靈活建立
從高校的具體情況出發(fā),按照教學管理機構的特點,對大學生的黨支部進行靈活的設置,分層推進。圍繞大學生來探索黨建工作的相關思路,讓學生黨員在進行轉換角色時鍛煉一定的工作能力,加強其黨建工作的實效性。實現將支部建立在班上的目的。
2.考察和培養(yǎng)新黨員的發(fā)展機制
在新時期,要實現發(fā)展高校大學生的黨員工作,在此期間碰到了很多新問題與新情況,必須處理好考察與培養(yǎng)的關系,業(yè)務素質與政治素質的關系,質量與數量的關系和團組織與黨組織的關系,建立初評、推薦、經培訓、推優(yōu)、再考核、公示、再經預審、最后確定的發(fā)展黨員工作的機制與流程,將有成熟思想政治品學兼優(yōu)的大學生吸收入黨。
3.針對大學生黨員建立全程化的教育機制
有些黨員常常存在入黨前表現優(yōu)秀,入黨后懈怠懶惰的情況。因此,需要對大學生黨員建立起全程化的教育機制,并實施。以某高校為例,大學生黨員在校的全過程需要做到的要求就是“三個一樣”(在校內外一樣,在師生面前一樣,入黨前后一樣),展現“五個作用”(生活中的模范作用,工作表率的作用,學習榜樣的作用,引導思想的作用,政治的導向作用)。
4.建立黨員走進新生班級的機制
入校新生都有著迷茫無措與新鮮感,新生要知道和了解的東西非常多,而高校開傳統大會的教育形式又起不到太大的效果,因此,高校可建立起黨員入新生班的機制,建立大學生黨員的責任區(qū),給新生進行一一解答。
5.構建網絡互動的黨建機制
大學生黨員可借助網絡的傳播速度快,信息量大,黨建工作中好的做法與經驗,普及率非常高等特點在網絡平臺上相互交流,在網上討論時事等問題,黨支部的領導負責人還可對學生提問進行答復,將網絡變成黨組織發(fā)展青年黨員、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個工作平臺,這對建設黨組織本身的有效途徑。
三、對新時期的黨建工作進行制度創(chuàng)新
1.對黨支部內的學生生活實行組織創(chuàng)新制度
完善黨組織的生活制度可以確保組織生活的順利開展,可以提供大學生黨員的工作,學習,思想等方面的交流平臺,因此要對學生黨員的生活制度進行組織完善,這樣要有效的解決在組織生活中出現的缺點與問題,從而使學生黨員的思想覺悟得到提高。
2.將黨支部的制度“三會一課”進行創(chuàng)新
在黨組織中建立黨小組,支委會,利用制度的束縛,對黨小組會,黨支部委員會,黨員大會進行定期召開,就黨內的每項工作來進行安排,研究,討論。黨課要按時上,對學生黨員展開有步驟,有計劃的思想政治理論的教育,提高青年黨員的思想政治理論的知識水平。堅持“三會一課”的制度,可以有效提高高校大學生黨員的管理與教育。
3.針對大學生黨員創(chuàng)新其監(jiān)督考核的制度
建立學生黨員自我約束及群眾監(jiān)督的考核制度,通過在各系,院設立的“黨員床位”,“黨員的責任區(qū)”,“黨員的示范崗”在學生面前展現出黨員的風采,這能有效樹立良好的黨員形象,作為一名學生黨員感到無比驕傲與自豪,在每個方面都能起到模范帶頭作用??偠灾?,在開展教育學生黨員的工作中,要有豐富的內容,避免教育的空洞乏味,形式多樣,提高大學生對黨組織的學習教育興趣,從而保證其教育的質量。
四、創(chuàng)新新時期黨建工作的方式與方法
大學生有著新時期的新特點,對大學生的黨建工作要有方式和方法的創(chuàng)新。單純對學生灌輸思想意識與政治觀念,以高者自居的管理和教育,根本不能調動學生對黨的興趣。網絡中的單向、靜態(tài)交流也不能提供給學生就業(yè)、感情、學習等的諸多困惑。
1.將共產主義的正確理想信念和思想道德素質的提升進行結合。引導學生樹立黨的理想信念,而要先做到幫助高校學生樹立社會主義,集體主義,愛國主義的思想。
2.對入黨的積極分子進行學習和思想的結合考察。讓高校大學生清楚要有為黨終身奮斗的覺悟,還要有社會主義的建設能力,引導高校生樹立優(yōu)良的學風。
3.把高校學生黨員的發(fā)展和幫助大學生成才,成長進行結合。在進行培養(yǎng)積極入黨分子的教育中,還要提高創(chuàng)新的能力與綜合素質的重視。
五、結束語
在新時期,針對高校大學生的黨建工作有了更高的新挑戰(zhàn)與新要求。高校中的黨建人員,要認清現在黨建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及相關問題,將大學生的黨建工作方向要進行正確把握,為黨注入新鮮血液與生機活力。
參考文獻
[1]郝春梅.新時期高校學生黨建工作創(chuàng)新實踐及思考[J].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6(4).
[2]劉敏淑.大學生黨建工作機制創(chuàng)新探索[J].西安航空技術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5(12).
[3]林玉濤.新時期大學生黨建工作的創(chuàng)新研究[J].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16(8).
作者簡介:蒲思岐(1987.04-)女,四川南充人,碩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學生工作管理、大學生黨建。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