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艷君
“來來來,來到小孩子的隊伍里,發(fā)現(xiàn)你的小孩。你不能教導(dǎo)小孩,除非是發(fā)現(xiàn)了你的小孩。來!來!來!來到小孩子的隊伍里,了解你的小孩。你不能教導(dǎo)小孩,除非是了解了你的小孩。來!來!來!來到小孩子的隊伍里,解放你的小孩。你不能教導(dǎo)小孩,除非是解放了你的小孩。來!來!來!來到小孩子的隊伍里,信仰你的小孩。你不能教導(dǎo)小孩,除非是信仰了你的小孩。來!來!來!來到小孩子的隊伍里,變成一個小孩。你不能教導(dǎo)小孩,除非是變成了一個小孩。”
來到幼兒園的這幾年,我深深地體會了陶行知先生在《教師歌》中說的這段話,并常常以這段話自勉。這幾年里,在美術(shù)活動中,我更是深有體會。
案例一:明明的“話”
明明是一個比較特殊的孩子,剛上幼兒園時,他從來不和老師、小朋友一起交流、玩,也從來沒看見過他的笑臉,只是一味地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我們都很著急,但一時又想不到什么好辦法去引導(dǎo)他。
記得第一次,我們班開展繪畫活動,主題是“我的家”。在我說繪畫要求的時候,我就發(fā)現(xiàn)明明和平時不太一樣,他的眼睛這一次看著我了,而且是聚精會神的看著我,當(dāng)時我都被明明那認(rèn)真的樣子打動了。等我把要求說完,其他孩子都開始畫的時候,明明還是望著我,沒有動手,但我知道他這次沒有再看著我,我猜測他大概是在思考。我沒有立即去打斷他,而是一直在旁邊觀察著他。過了幾分鐘,明明開始動筆了。我不敢走得太近,我怕自己會打斷明明的繪畫。但后來我知道是自己想多了,明明開始畫畫后根本就不受外界干擾!
時間慢慢過去了,已經(jīng)有小朋友畫好、向我展示他們的作品了。此時,明明停筆了。他將筆放下,我似乎看見他的唇角微微笑了一下。我輕輕地走到明明身邊,望向他的畫。我驚訝了,不知該怎么形容當(dāng)時的心情才好。明明是一個了不起的小畫家!
他還是不說話,但我從他的畫上看出了他想說的一切。他“告訴”我們:他的家里有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和他。爸爸喜歡看電視,爺爺愛看報紙,媽媽和奶奶在做飯,而他自己在玩玩具。讓我驚訝的還不止這些,還有他的色彩。我以為像明明這樣的孩子畫的畫色彩應(yīng)該是比較暗淡的,但明明給了我一個驚喜,他的圖畫色彩搭配很溫暖!
從此,我懂了:明明雖然是一個不愛用語言進(jìn)行交流的人,但他畫的畫能把他想說的話全部表達(dá)出來,而且明明是一個打從心底溫暖的人!
案例二:老師,我畫了??
宣宣今年快6歲了,他是一個思維很跳躍的小朋友。經(jīng)常是老師提了一個問題:今天天氣怎么樣?他告訴你:我老家有什么什么之類的。就是我們常說的“答非所問”。然而宣宣又是一個很積極的人,我們不能打擊他的積極性,所以有時明知他會“答非所問”,我們還是會請他回答問題。后來,我在一次繪畫活動中發(fā)現(xiàn)了一個秘密。
宣宣畫的畫,用成人的眼光去看,完全是不知所云,整張畫紙上都畫滿了,但又不知道到底畫了什么東西。也許一般的成人可能就受不了了:“你畫的這到底是什么東西呀?!”但我沒有這樣,我慶幸我沒這樣做。因為如果我這樣做了,我就將失去很多“聽故事”的機會。
宣宣:“老師,我畫好了?!?/p>
我接過他的畫:“宣宣畫好了呀,來,你跟老師說說,你都畫了些什么?”
宣宣:“??”
宣宣開始講他的畫,聽了之后你會發(fā)現(xiàn),他的畫非常豐富,就像一個故事一樣精彩。他會告訴你他都畫了些什么,畫上的動物們、小朋友們都在做什么等等,讓你聽完之后對他的想象力產(chǎn)生由衷地佩服。
誰還敢說宣宣是“答非所問”呢?
他正通過他的畫向我們展示著他的世界呢!
案例三:老師,我不會
這學(xué)期班上來了一個新小朋友,周周。第一次進(jìn)行繪畫活動的時候,我看見周周坐在那里沒動。于是我走過去蹲下身來:“周周,你為什么不畫呢?”
“我不會。”周周用重慶話回答道。
“沒關(guān)系,老師教你好嗎?”
“不會!”
“畫畫很簡單的,就畫一些線、一些點就可以了?!?/p>
“跟你說我不會!”周周的語氣已經(jīng)開始不耐煩了。
“那我們拿著筆試一下好嗎?”我仍輕聲細(xì)語地和他說著。
“不會呀!”
我見周周情緒波動有點大了,就放棄了繼續(xù)勸服他:“那行吧,我們等下一次再畫?!?/p>
第二天,我和孩子們分享了一本繪本《點》。在分享的時候,我特別注意了周周的表情。他從最開始的漫不經(jīng)心到漸漸的被吸引,慢慢的他迷上了這本書。故事講完了我還專門把書拿給周周又看了一遍。期間,我什么也沒有對周周說。
又一次繪畫活動,我看見周周自己拿起了畫筆,開始在畫紙上畫畫??
一次又一次,周周的畫面越來越豐富,他甚至迷上了畫畫!
其實,我舉的例子只是千萬個中最普通的一個。我最想和大家分享的是:請不要輕易的放棄每一個孩子,請嘗試著用畫畫的方式讓他們的心靈點上一盞明亮的燈。
“人人都說小孩小,誰知人小心不?。荒闳粜】葱『⒆?,便比小孩還要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