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海娟
小學生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中一個重要的教學部分,正確的閱讀教學能夠提升小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培養(yǎng)學生聽說讀寫的綜合能力。因此,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小學語文教師要注重閱讀教學,引導學生有感情地閱讀課文、感悟思想,在閱讀過程中引導學生了解文章構思、揣摩細節(jié)描寫、感悟成文思路,以此使學生掌握敘事類文本閱讀,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使學生更快更好地閱讀。筆者將從關注情節(jié)、關注場面和關注主題三方面入手,談一談敘事性文本閱讀教學中應關注的點。
一、關注情節(jié),了解敘事順序
敘事性文本包括寫人和寫事兩大類,其中偏重寫人物的文本主要是以故事情節(jié)的推動來構建人物性格特點、表現(xiàn)人物心理。因此,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關注故事情節(jié),在故事情節(jié)的分析與故事內(nèi)容的理解過程中進一步了解文章的表達順序及表現(xiàn)手法,了解人物的性格特點,使學生能夠通過閱讀學習到文章內(nèi)容。
比如,筆者在給學生講解《林沖棒打洪教頭》這一課的內(nèi)容時,為了使學生了解林沖與洪教頭兩人的性格特點以及文章的敘事順序,我要求學生細致閱讀課文,在課文閱讀過程中關注故事情節(jié)的推進。閱讀完后我提問:“文章是以什么順序推進的?”學生思考后回答說:“本文主要是圍繞林沖和洪教頭的故事開展,主要順序為林沖獲罪——遇洪教頭——林沖禮貌謙讓——洪教頭挑事——林沖再次謙讓——林沖棒打洪教頭。”學生根據(jù)敘事順序再次閱讀文章,這次閱讀過程中思考對比林沖與洪教頭的性格特點。學生再次閱讀后回答說:“根據(jù)整個事件的開展我們能夠看出林沖是一個謙虛忍讓、武藝高強、心胸廣闊的人,而洪教頭是一個傲慢無禮、心胸狹隘的人,這兩個人的性格特點形成了鮮明的對比?!?/p>
關注故事情節(jié),不僅使得學生對文章有了整體的把控,了解到了文章的敘事順序,而且使得學生了解到了文章中的人物性格特點,進一步加深了學生對文章的了解,簡化了學生的學習。
二、關注場面,揣摩細節(jié)刻畫
寫人的文本主要是以事物情節(jié)推動為主,而寫事的文本則主要是以場面描寫為主,要求學生對場面進行分析了解到事件開展過程。因此,在面對這一類文本時小學語文教師要引導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關注到場面,仔細揣摩文章中的細節(jié)描寫,進一步了解文章中所刻畫人物特點和事件開展過程,使得學生能夠掌握敘事性文本的學習方法以及閱讀中需要注意事項。
比如,我在給學生講解《大江保衛(wèi)戰(zhàn)》這一課的內(nèi)容時,學生細致的閱讀比較文章,在閱讀過程中關注場面描寫并總結出文章主要刻畫了幾個場面。學生紛紛開始了精細閱讀,閱讀后學生回答說:“文章主要描寫了三個場面,分別是災情加劇、保衛(wèi)大壩、救護民眾?!睂W生發(fā)表完自己的認識后我對學生說:“作者在敘述長江救災這件事上主要運用了點面結合的方式,現(xiàn)在大家精讀文章,找出每個場面中的‘點與‘面?!睂W生在前面的基礎上再次開始精讀課文,閱讀后學生回答出三個場面中的“面”與“點”。學生再次體會作者這種點面結合的寫作方式,并感悟救災事件的場面與人民子弟兵英勇無畏的精神。
針對寫事文本引導學生關注場面閱讀,并在閱讀過程中揣摩細節(jié)描寫,不僅使得學生了解到了事件開展的過程以及事件中人物特征,而且能夠使得學生掌握寫事類文本的學習方法,進一步提高了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三、關注主題,感悟表現(xiàn)思路
每一篇敘事性文本中都有一個或明或暗的主題,為了表述這個主題作者往往會選出幾個例子來闡述這一主題。因此,在實際閱讀教學過程中小學語文教師要引導學生關注文章主題,使得學生領悟到文章的表現(xiàn)思路與作者的選材思路,進一步了解文章構成方式。
比如,我講解《鄭成功》這一課內(nèi)容時,要求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關注文章主題并找出作者所選例子。學生閱讀后回答說:“本文的主題為民族英雄鄭成功,作者在歌頌鄭成功時運用了收復臺灣和重建臺灣這兩個史例?!睂W生發(fā)表完自己的認識后,我問學生:“現(xiàn)在大家思考一下作者在描寫這兩個史例的過程中運用了什么方法?!睂W生又進行了閱讀,回答說:“在史例描寫中作者主要運用了詳略結合的方式,收復臺灣為詳寫,重建臺灣為略寫?!?/p>
引導學生關注主題,不僅能夠使學生感悟到文章的表達思路,而且能夠使學生體會到文章的選材標準,進一步提高學生的選材能力。
總而言之,在實際敘事性文本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關注情節(jié)、場面以及主題,不僅能夠使學生了解敘事的順序與表現(xiàn)思路,而且能夠使學生揣摩出文章的細節(jié)刻畫。同時,關注這些點也使得學生掌握了敘事性文本學習方法。
(作者單位:江蘇海門市六匡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