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雨無阻
妖書鬧翻萬歷朝
◎風雨無阻
萬歷十八年(1590年),著名的大儒呂坤任山西按察使時,收集了歷史上有名的烈女事跡,編成《閨范圖說》。鄭貴妃聽說后,讓人增補了12個人,其中就包括自己,她還找人替寫了一篇跋,借這本書提升自己的形象。
八年后,呂坤上了一道名為《憂危疏》的折子,內(nèi)容是讓朝廷節(jié)儉開支,減少苛捐雜稅,整頓貪腐之風。那時貪官眾多,他們一看呂坤的文章都以為在說自己。第一個挑釁呂坤的是吏科給事中戴士衡,他以《閨范圖說》為借口,誣陷呂坤巴結逢迎鄭貴妃,動機不純。接著,更有人告呂坤私下進宮,有不軌企圖。呂坤知道后,直呼冤枉,可萬歷無心搭理這些口水仗,置若罔聞。
本來這事就此結束了,可又突然冒出來一篇《憂危竑議》,寫的大致是,呂坤編的書以東漢馬皇后開始,到鄭貴妃結束,就是為了討好鄭貴妃,是在影射鄭貴妃的兒子會被立為太子。《憂危竑議》很快在北京大街小巷流傳開來。
萬歷因寵愛鄭貴妃,一心想立鄭貴妃的兒子為太子,但他并非長子。為這事,大臣們跟萬歷掐了很久,在體制面前,萬歷不得不屈服。如今,聽說呂坤舊事重提,萬歷受不了了,下令嚴查,結果找了幾個替罪羊處罰。
萬歷三十一年,發(fā)生了更為怪異的事。
一天早上,內(nèi)閣大學士朱庚在家門口發(fā)現(xiàn)一篇帖子《續(xù)憂危竑議》,里面言辭鑿鑿地說鄭貴妃陰謀要立自己的兒子為太子。這篇文章瞬間被傳開,整個北京城都在談論太子廢立問題,人心惶惶。萬歷看事態(tài)嚴重,下令東廠和錦衣衛(wèi)查辦。
因《續(xù)憂危竑議》說朱庚與首輔沈一貫是鄭貴妃的幫兇,這兩人都很害怕。朱庚腦子僵硬,除了上書說明冤屈,就只會呆坐在家等著查辦。沈一貫的城府就深了很多,他利用權力,指派人暗中上書,誣陷跟自己有仇的內(nèi)閣大學士沈鯉和禮部侍郎郭正域,說這兩個人與此事有重大干系。
當時內(nèi)閣就三個人:沈一貫、朱庚和沈鯉。如果沈鯉清白,即使真相大白,沈鯉的內(nèi)閣位置也會比沈一貫低,沈一貫好不容易熬上首輔,為保持權力,必須把沈鯉拉下水。郭正域是沈鯉的得意門生,帶上他,更保險。
官兵查抄沈鯉家后,發(fā)現(xiàn)沈鯉和著名的和尚達觀以及著名醫(yī)生沈令譽關系很好,為了發(fā)掘沈鯉等人的犯罪證據(jù),官府將達觀和沈令譽逮進大牢,兩人寧死不屈,達觀被活活打死。東廠、錦衣衛(wèi)和三法司為了誣陷沈令譽,竟找來一個十歲女孩作證,當被問到印刷妖書的印版時,女孩一無所知,說滿屋子都是。
事態(tài)已經(jīng)失控,只要是有仇隙的人,就紛紛誣告對方與妖書有關。朝廷花大力氣去查,結果卻純屬誣告。抓捕行動維持了五天仍沒結果,萬歷震怒。為保烏紗,查案人員只得找個替罪羔羊。幾天后,東廠聲稱找到了真兇:一個叫皦生光的人。盡管受盡酷刑拷打,皦生光誓死不將任何人拉下水,刑部沒辦法,只是把罪名都安在他身上,連急于結案的沈一貫都認為皦生光是冤屈的。但為了給萬歷一個交代,他們只能如此。
妖書案牽連波及人數(shù)眾多,皆因朝廷內(nèi)部派系林立,矛盾重重,互相抵制,但從本質上分析,如果沒有萬歷的大肆干預,妖書案不會影響那么多人。
編 輯 / 子 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