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喜春 陳潤都
(1.商丘市第一人民醫(yī)院 血液內科 河南 商丘 476000;2.武警后勤學院 救援醫(yī)學121專業(yè) 天津 300162)
地西他濱聯合CAG方案治療難治性白血病的效果分析
肖喜春1陳潤都2
(1.商丘市第一人民醫(yī)院 血液內科 河南 商丘 476000;2.武警后勤學院 救援醫(yī)學121專業(yè) 天津 300162)
目的評價分析地西他濱聯合CAG方案治療難治性白血病臨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選取2013年1月至2016年5月期間商丘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收治的37例難治性白血病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18例,觀察組19例,對照組給予CAG方案治療,觀察組給予地西他濱聯合CAG方案治療,治療周期為4周,觀察比較兩組臨床治療效果及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結果觀察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89.47%比55.56%),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地西他濱聯合CAG方案治療難治性白血病患者效果顯著,安全性高。
地西他濱;CAG方案;難治性白血病
白血病是因細胞內脫氧核糖核酸發(fā)生變異所致的非實體瘤。近年來化療、免疫治療、中醫(yī)治療應用于白血病取得較好效果,但在長期化療過程中易產生一定耐藥性,且部分患者在緩解后易出現復發(fā)現象,此外極易引發(fā)感染、高尿酸血癥、腸功能衰竭、肺部疾患等多種并發(fā)癥,給臨床治療帶來一定難度,被稱之為難治性白血病。有研究發(fā)現白血病的發(fā)病機制與DNA甲基化密切相關,地西他濱為DNA甲基轉移酶抑制劑,被廣泛應用于血液系統惡性疾病,但其對復發(fā)難治性白血病治療效果如何,臨床研究較少[1]。本研究選取商丘市第一人民醫(yī)院37例難治性白血病患者,通過設置對照組,評價分析地西他濱聯合CAG方案治療難治性白血病臨床效果及安全性,且本研究經商丘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通過,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選取2013年1月至2016年5月商丘市第一人民醫(yī)院收治的37例難治性白血病患者,隨機分組,對照組18例,男10例,女8例,年齡10~70歲,平均(46.18±5.02)歲;觀察組19例,男10例,女9例,年齡12~75歲,平均(47.21±5.11)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療方法對照組給予CAG方案治療:第1~5天,靜脈滴注20 mg阿克拉霉素(揚州奧賽康藥業(yè)有限公司,批準文號H10920075),2次/d;第1~5天,靜脈滴注100 mg阿糖胞苷(輔仁藥業(yè)集團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74232),1次/d;皮下注射150 μg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2次/d(外周血白細胞超過20×109/L時停止使用)。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靜脈滴注15 mg/m2地西他濱(江蘇豪森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53045)治療,1次/d,持續(xù)滴注5 d。4周為1個療程,2組均治療1個療程。
1.3觀察指標對比兩組臨床治療效果。療效判定標準[2]:患者骨髓原始細胞為5%及以下,血小板計數為100×109/L及以上且臨床癥狀消失為完全緩解;患者臨床癥狀有所改善,骨髓原始細胞為6%~20%,且血小板<100×109/L為部分緩解;患者臨床癥狀無改善,骨髓原始細胞增多或下降為50%以下為無效??傆行?(部分緩解+完全緩解)例數/總例數×100%。觀察對比兩組骨髓抑制、惡心嘔吐、轉氨酶升高、感染等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
1.4統計學分析采用SPSS 19.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處理分析,定性資料用n(%)表示,組間分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臨床療效觀察組總有效率為89.47%,高于對照組55.56%,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3.809,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n,%)
2.2不良反應觀察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21.05%,對照組為16.67%,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006,P>0.05)。見表2。
表2 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n,%)
白血病為血液系統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DNA異常甲基化導致抑癌基因功能失活、抑癌基因表達丟失,進而導致細胞惡性轉化,且多種具有重要功能的基因亦會發(fā)生細胞惡性轉變,而這些基因涉及細胞分化、生長、周期調控及血管形成、DNA錯配修復等,進而誘發(fā)脫氧核糖核酸變異,引發(fā)白血病。隨造血干細胞移植及化療藥物的不斷更新,白血病患者取得較好療效且預后效果較佳,但有研究發(fā)現完全緩解患者中約有60%會出現復發(fā)現象,甚至部分患者造血干細胞移植后仍會復發(fā),嚴重危害其生命健康,加重其經濟負擔[3]。
CAG方案應用于難治性白血病患者取得較好療效,其作用機制在于依據細胞動力學理論?;熕幬镫y以有效殺害G0期細胞,而阿克拉霉素、阿糖胞苷及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聯合使用可促進G0期細胞進入增殖期,相對增加S期細胞數量,增強阿糖胞苷殺傷作用,促進細胞DNA與阿糖胞苷結合,增強蒽環(huán)類藥物及阿糖胞苷對腫瘤細胞的殺傷作用;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可增強阿糖胞苷對白血病細胞的凋亡作用;阿克拉霉素是新蒽環(huán)類抗腫瘤藥物,在低濃度下對白血病細胞具有一定誘導分化作用,被廣泛應用于惡性淋巴瘤及急性白血病;且阿糖胞苷聯合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亦可促進體外白血病細胞分化,三種藥物聯合使用有效改善臨床癥狀[4-5]。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P<0.05),提示對難治性白血病患者行CAG方案、地西他濱聯合治療,可有效改善患者臨床癥狀,提高治療效果,地西他濱是一種DNA甲基轉移酶抑制劑,可激活因甲基化異常而導致靜止的腫瘤抑制基因,體外促進白血病細胞分化、衰老、凋亡,具有較強抗腫瘤作用,抑制DNA甲基化的活性為5-氮胞苷的30倍;地西他濱聯合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可相對增強地西他濱藥效,且地西他濱可使白血病細胞對阿糖胞苷敏感性增強,進而增強阿糖胞苷藥效,提高療效。此外地西他濱可有效激活免疫系統的TRAIL通路,進而促進白血病細胞凋亡,且對腫瘤CD80基因表達具有一定促進作用,通過誘導T細胞刺激分子改善免疫耐受、促使細胞毒T巴淋細胞發(fā)揮抗腫瘤作用,進而提高臨床療效。且采用CAG方案與地西他濱聯合治療難治性白血病,不良反應較少,具有較高安全性。
綜上所述,CAG方案聯合地西他濱治療難治性白血病能有效提高臨床效果,安全性高。
[1] 梁亮,吳國才,聶麗容,等.減低劑量的地西他濱聯合CAG方案治療中高危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及難治性白血病的療效[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5,35(8):2073-2075.
[2] 郝杰,王黎,王艷煜,等.地西他濱聯合DAG方案等三種方案治療復發(fā)、難治急性髓系白血病療效的比較分析[J].中華血液學雜志,2014,35(6):481-485.
[3] 費海榮,李穎,王媛媛,等.地西他濱聯合CAG方案治療急性髓系白血病22例[J].山東醫(yī)藥,2014,54(35):101-102.
[4] 趙彩芳,胡慧仙,駱超.地西他濱聯合CAG方案治療MDS-RAEB及難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療效與安全性觀察[J].藥物流行病學雜志,2016,25(7):422-425.
[5] 楊雪良,吳亞妹,曹永彬,等.地西他濱聯合CAG方案治療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RAEB及難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的臨床觀察[J].中國實驗血液學雜志,2015,23(4):1056-1061.
R 551.3doi: 10.3969/j.issn.1004-437X.2017.15.103
2016-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