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瑞
(淅川縣人民醫(yī)院 檢驗科 河南 南陽 474450)
血清LPA、TSGF及CA125聯(lián)合檢測在卵巢癌診斷中的價值
劉瑞
(淅川縣人民醫(yī)院 檢驗科 河南 南陽 474450)
目的研究血清中溶血磷脂酸(LPA)、惡性腫瘤特異性生長因子(TSGF)和糖類抗原(CA125)聯(lián)合檢測對卵巢癌的診斷價值。方法選擇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淅川縣人民醫(yī)院收治的卵巢癌患者67例(A組),同期卵巢良性腫瘤患者60例(B組)和健康女性志愿者60例(C組)作為對照,對3組患者或健康女性進行血清LPA、TSGF及CA125聯(lián)合檢測,觀察分析3組患者血清LPA、TSGF及CA125聯(lián)合檢測的診斷價值。結果A組血清LPA、TSGF及CA125水平高于B組和C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B組血清LPA、TSGF及CA125水平高于C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血清LPA、TSGF及CA125中3項指標聯(lián)合檢測的敏感度及特異性均高于單個檢測或者任意兩個指標聯(lián)合檢測,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血清LPA、TSGF及CA125聯(lián)合檢測具有較高的檢測敏感度以及特異性,能夠為卵巢癌的早期診斷提供幫助,值得臨床大力推廣。
血清LPA;TSGF;CA125;卵巢癌
卵巢癌為女性健康三大殺手之一,具有發(fā)病率高、早期癥狀不明顯、病情發(fā)展迅速、致死率高等特點,致使多數(shù)患者確診即晚期[1],為臨床治療帶來了巨大的挑戰(zhàn)。有研究指出,在卵巢癌早期,其5年生存率為90%,遠大于晚期的25%[2]。本文旨在研究血清中溶血磷脂酸(LPA)、惡性腫瘤特異性生長因子(TSGF)和糖類抗原(CA125)聯(lián)合檢測對卵巢癌的診斷價值。
1.1一般資料選擇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淅川縣人民醫(yī)院收治的卵巢癌患者67例(A組),同期卵巢良性腫瘤患者60例(B組)和健康女性志愿者60例(C組)作為對照。A組年齡30~69歲,平均(51.3±8.7)歲;B組年齡31~72歲,平均(52.1±8.6)歲;C組年齡32~73歲,平均(52.6±8.9)歲。3組患者年齡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所有研究對象均簽署自愿知情書。
1.2研究方法所有研究對象均于晨起空腹抽取靜脈血3 ml,放置于未加抗凝劑的試管內(nèi),常溫下靜置60 min,離心10 min、4 000 r/min,離心后保留上清液,將血清標本保存于-20 ℃的環(huán)境下,待測。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進行血清LPA水平檢測,采用化學顯色法進行血清TSGF水平檢測,采用化學發(fā)光法進行血清CA125水平檢測。
1.3觀察指標觀察記錄3組血清LPA、TSGF及CA125水平,分析其單獨檢測以及聯(lián)合檢測的敏感度和特異性。
2.1血清LPA、TSGF及CA125水平A組血清LPA、TSGF及CA125水平高于B組和C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B組血清LPA、TSGF及CA125水平高于C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3組血清LPA、TSGF及CA125水平比較
2.2敏感度和特異性血清LPA、TSGF及CA125中3項指標聯(lián)合檢測的敏感度及特異性均高于單個檢測或者任意兩個指標聯(lián)合檢測(P<0.05)。見表2。
表2 血清LPA、TSGF及CA125檢測的敏感度和特異性(%)
注:與其他指標單獨或聯(lián)合檢測比較,aP<0.05。
目前臨床上對卵巢癌的常用診斷指標為CA125[3],但其對早期卵巢癌診斷的特異性以及敏感性均比較低,容易出現(xiàn)檢查結果假陽性[4]。作為目前臨床上新出現(xiàn)并應用的TSGF和LPA這2種腫瘤標志物[5],有一部分研究顯示其對于早期卵巢癌的診斷具有較高的特異性以及靈敏性[6],但目前臨床上缺少關于血清LPA、TSGF及CA125聯(lián)合檢測對于早期卵巢癌診斷的敏感度、特異性以及準確度的綜合研究。本研究結果顯示,A組血清LPA、TSGF及CA125水平高于B組和C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B組血清LPA、TSGF及CA125水平高于C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血清LPA、TSGF及CA125中3項指標聯(lián)合檢測的敏感度及特異性均高于單個檢測或者任意兩個指標聯(lián)合檢測,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血清LPA、TSGF及CA125聯(lián)合檢測具有較高的檢測敏感度以及特異性,能夠為卵巢癌的早期診斷提供幫助,值得臨床大力推廣。
[1] 陳戴娣,陳寒凌,劉彩芬,等.監(jiān)測上皮性卵巢癌患者術后血清HE4和CA125水平的價值[J].國際婦產(chǎn)科學雜志,2015,17(5):594-596.
[2] 李秀華,馮梅,鐘沛霖,等.血清HE4聯(lián)合CA125、CA199檢測對上皮性卵巢癌的診斷價值[J].寧夏醫(yī)科大學學報,2015,37(8):959-962.
[3] 潘秀芳,鄭志昂,麥燕.血清附睪蛋白4、糖類抗原125及19-9水平在老年卵巢癌診斷及病理類型鑒別中的臨床價值[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5,72(12):3343-3344.
[4] 歐燕蘭,黃麗英,黃千峰,等.聯(lián)合檢測HE4、CA125和CA199在卵巢癌和良性卵巢囊腫的應用價值探討[J].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2015,36(18):2677-2678.
[5] 呂曉梅,陳濤,張小強,等.血清HE4、CA125、CA199、CA724聯(lián)合檢測對卵巢癌早期診斷的臨床價值探討[J].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2016,37(9):1274-1276.
[6] 葉明珠,李娜,黃秀敏,等.寡脫氧核糖核苷酸聯(lián)合CA125共致敏樹突狀細胞對裸鼠人卵巢癌移植瘤生長抑制作用[J].中華醫(yī)學雜志,2014,94(15):1193-1195.
R 737doi:10.3969/j.issn.1004-437X.2017.15.100
2017-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