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文瑜
紙上的太湖
陶文瑜
胥口是生在太湖邊上的古鎮(zhèn),費松偉、蒯惠中、陸建祥、陸偉方、和朱墨春全都是長在胥口的畫家,他們花了大半年時間,集體創(chuàng)作了差不多有三十米長的太湖長卷。
書畫中的集體創(chuàng)作,和舞臺上的小組唱不同,小組唱有一點取長補短眾人拾柴火焰高的意思,而這五位畫家全是各具特色并在書畫天地里取得了一定成就的創(chuàng)作者,他們的合作,相當于聯(lián)袂主演吧。
說起太湖,我想打個比方,一個楚楚動人的女子,在你眼里,就是心儀的對象,你希望成為她的戀人,如果覺得太可望不可即了,你還是在心里面一遍一遍地呵護著,而且是一點情緒都沒有的。別人要當著你的面對她說三道四,你會認真起來,甚至會翻臉,別人要在背后說她,你知道了也會很難過的。
而這個楚楚動人的女子對我們來說,卻是另外一種態(tài)度,我們甚至都無所謂她的好看難看,好像她的美麗大方和樸素善良都是該著的,為什么呢,因為她是我們的家人,是我們的母親或者女兒。
這樣的一種狀態(tài),和生在太湖邊的我們對待太湖的態(tài)度有點仿佛。
換一個地方,好山好水好風光的太湖,是名勝和景點,在蘇州卻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根本,是早出晚歸春播秋收的依托。是一種約定俗成,是一種日常生活。
費松偉、蒯惠中、陸建祥、陸偉方和朱墨春落在紙上的山山水水,一點一劃淡墨濃墨,全是朝夕相處的山水和春去秋來的日子,還有經(jīng)過天長日久的歲月,所以展現(xiàn)在我面前的紙上太湖,一如既往地沉著平和,以及素面朝天地真實誠摯。因為這一方山水,
其實我要說的是,這一方山水和一方田野村落,就是畫家心底里的家園。這樣的家園,沒有陶淵明的妙筆生花,也是世外桃源,這里的人家,沒有從前以來的源遠流長,也和超凡脫俗的古人心心相印。
最初的時候,落筆之前,五位畫家沿著太湖做了一次行走,然后太湖兩岸的名勝古跡或者田園風情,在他們眼中就成了風景,而他們和這些風景成了很會心很知己的朋友。所以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太湖長卷,和生活中原來的景象還有一些區(qū)別,因為這是畫家在獨到的角度下,通過藝術的結(jié)構(gòu)和創(chuàng)造而產(chǎn)生出來的,相當于著名演員的臺上臺下吧,我們?nèi)サ揭粋€風景名勝,看到的差不多就是卸了妝的角色,她素面朝天的樣子,幾乎就是普通人了。而現(xiàn)在的紙上太湖,仿佛演員登臺亮相的一瞬,那可是太驚鴻一瞥了。我們和太湖有點泛泛之交,而五位畫家因為自己的作品,幾乎擁有了太湖的一生。我從前曾經(jīng)讀到過一首外國詩,“一千年一萬年|也難以說盡這瞬間的永恒|你吻了我|我吻了你|在冬日的清晨|清晨在蒙蘇里公園|蒙蘇里公園在巴黎|巴黎是地上的一座城|地球是天上的一顆星。”這首詩似乎說的是愛情,卻更多給人以時空上的享受,現(xiàn)在我具體的作者已經(jīng)記不得了,但我覺得用來形容五位畫家和太湖的關系,用來形容他們的創(chuàng)作,也是說得通的。
說起詩歌好多年之前,我曾經(jīng)是個詩人,后來一直沒有詩歌寫作,上了年紀之后,有了寫詩的想法卻又不好意思了,所以文章寫得興起就夾起一首詩歌,過一下詩人的癮吧。
先有了湖
還是湖邊的人家
先有了歌
還是水上的浪花
先有了風
還是桅桿上的神話
先有了船
還是橋底下的風雅
從前的日子順流而下
兩岸的景色意氣風發(fā)
水上的流傳明月天涯
春去和秋去祝福和牽掛
胥口是水上的幾朵浪花
浪花是胥口的風景如畫
紙上的太湖
是水上流傳的堂堂人家
很一般的表達,但感情是真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