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78后”市委書記與“80后”市長
從數據和現實情況來看,“80后”黨政領導干部上升通道雖然呈多元化,但主要有兩條:一是來自于共青團這個培養(yǎng)青年干部的“搖籃”;二是公開選拔,一些資歷淺、職位低的優(yōu)秀年輕干部,通過公開選拔的方式在仕途上獲得了躍升。
羅瓊(如圖)在大會上表態(tài)說,管好自己,一身正氣,做出表率;搞好團結,以誠待人,以嚴帶隊;守好規(guī)矩,依法辦事,公道正派,做班子的帶頭人
6月19日,湖南耒陽市(衡陽下屬縣級市)召開全市領導干部大會,宣布關于耒陽市委主要領導職務調整變動的決定:經湖南省委常委會決定,羅瓊任中共耒陽市委書記,免去彭玉明的中共耒陽市委書記職務。
據報道,羅瓊生于1978年10月,現38周歲,此前任共青團湖南省委副書記。據了解,湖南團省委“送”走“78后”羅瓊的同時,或將迎來一位“80后”領導成員。
湖南省委組織部6月9日發(fā)布的任前公示顯示,生于1980年10月、現36周歲的謝君毅,擬由沅江市(益陽下屬縣級市)市長,提名為共青團湖南省第十五屆委員會副書記候選人,任黨組成員。
謝君毅如果順利通過了公示期,那么他將由一名縣級市市長,升任共青團湖南省委副書記。沅江市政府網站“領導之窗”一欄顯示,市委副書記、市長目前依然是謝君毅。
不過,目前,湖南正在籌備湖南省第十五次團代會。因此,按照慣例,公示如果順利通過,謝君毅將以共青團湖南省第十五屆委員會副書記候選人的身份,出現在共青團湖南省第十五次代表大會上。
剛走上耒陽市委書記崗位的羅瓊,是江西省宜春市人,在共青團系統(tǒng)工作多年。
1999年從華東交通大學畢業(yè)后,羅瓊在南車株洲電力機車研究所工作了7年,曾先后擔任研究所公共關系部部長兼團委書記、研究所制造中心副總經理兼團委書記。2006年,羅瓊任共青團株洲市委書記,時年28歲,是當時湖南全省最年輕的團市委書記。湖南當地媒體曾如此描述對這位全省最年輕團市委書記的印象,“紅毛衣,齊肩短發(fā),語速快,思維清晰,表現出同齡人難得的沉著”。
在株洲團市委書記任上,羅瓊干了3年,之后歷任株洲縣委副書記、株洲市荷塘區(qū)區(qū)長等職,從2012年起擔任湖南團省委副書記。羅瓊開通了實名認證的微博,2013年微博更新得也比較頻繁,有時一天更新四五條。當時,她經常轉發(fā)“做人六字訣”、“學會欣賞別人”、“如何提高效率”等短小文章。
被公示提名為共青團湖南省第十五屆委員會副書記候選人的謝君毅,同樣很低調,幾乎從未接受過專訪。
謝君毅是湖南湘鄉(xiāng)人,2002年畢業(yè)于湘潭大學,畢業(yè)后進入益陽市委辦公室工作,歷經信息科科員,秘書科科員、副主任科員、副科長、科長,市委辦總值班室主任等職,于2009年任沅江市副市長,時年29歲。
當了近3年沅江市副市長后,謝君毅于2012年至2015年間,先后擔任益陽市團市委書記(2012年至2013年)、安化縣委副書記(2013年至2015年),2015年底走上沅江市長崗位。此番謝君毅被公示提名為共青團湖南省第十五屆委員會副書記候選人,那么如果在團代會上當選,謝君毅將成為湖南團省委的第二位“80后”團省委副書記。
上文提到的湖南團省委“1正3副”領導班子中,現任團省委副書記的李志超,也是位“80后”,生于1980年1月,現37歲。
李志超是碩士研究生導師,2010年30歲時,已出任湖南有色冶金勞動保護研究院院長、黨委副書記。此后轉任湖南省有色金屬管理局人事教育處處長兼湖南有色冶金勞動保護研究院黨委書記,去年12月起出任湖南團省委副書記。
李志超擁有多個資質證書,國家一級注冊安全評價師、國家職業(yè)病危害評價師、國家注冊安全工程師等等。此外還有發(fā)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5項,主持和參與多項科研課題并獲得省部級科技進步獎一等獎二項、二等獎二項、三等獎一項。
除了謝君毅、李志超,湖南“80后”官員至少還有以下6人。年紀最小的是生于1984年10月的梁天琛,現任株洲團市委書記。另外還有3人在共青團系統(tǒng)任職,分別是生于1982年的懷化團市委書記楊健桃,衡陽團市委書記劉英;生于1981年的湘潭團市委書記白云峰。另兩人都生于1980年,分別是郴州市臨武縣委副書記朱陽輝,常德津市市長陳章杰。
另據不完全統(tǒng)計,國內目前在任的正處級以上“80后”領導干部有142位,其中正廳級干部1名,副廳級干部22人,正處級干部119人。在45位區(qū)縣黨政一把手中,有5位是2015年任職,有26位是2016年任職。陜西省社科院政治與法律研究所所長、研究員郭興全分析指出,從數據來看,2016年之前個別“80后”出任區(qū)縣黨政一把手,只是這一群體在政壇嶄露頭角,2016年一批“80后”區(qū)縣黨政一把手涌現,則標志著這一年輕群體在政治舞臺上崛起。
目前,全國唯一的正廳級“80后”官員是共青團河南省委書記王藝。1980年5月出生的王藝,是哲學博士。從現有的從政履歷來看,王藝一直在河南團省委。她在2012年9月的公開選拔中,由團省委統(tǒng)戰(zhàn)聯(lián)絡部部長到團省委副書記。2016年10月,36歲時出任團省委書記,不僅在河南,在全國也創(chuàng)下最年輕團省委書記和“80后”正廳級兩項紀錄。
在現任的45名“80后”區(qū)縣黨政一把手中,從學歷、履歷和任職情況梳理可以發(fā)現幾個特點:有團組織工作背景的將近1/3。在45人中,有14人在各級共青團組織工作過;大多學歷顯赫,有名校背景。45人中33人是研究生以上學歷,占比73%;13人是博士,占比29%;多人具有北大、清華、人大、復旦等名校教育背景;女領導有6人,在45人中占比13%,都在政府任一把手;多人是通過公開選拔、競爭上崗,也有一部分是在地方掛職鍛煉后被提拔任用。
對此,郭興全分析認為,共青團本身就是青年人的組織,黨的后備力量,所以干部都年輕,在進入黨政部門或區(qū)縣黨政班子時,年齡優(yōu)勢大。高學歷是近年任用干部的趨勢,尤其一些專業(yè)化程度高的崗位,如經貿、高新技術等,需要專業(yè)人才來充實。他們進入黨政班子,對班子結構是一種優(yōu)化、互補,剛進班子時可能欠缺經驗,資政的作用發(fā)揮得更多一些,經過實踐歷練后,會與班子共同提高。在合理任用女干部方面,組織上對班子的結構是有要求的,但不應該突出性別,女干部的從政經驗、專業(yè)學識能達到任職要求,這也是識人用人的體現。
郭興全說,從數據和現實情況來看,“80后”黨政領導干部上升通道雖然呈多元化,但主要有兩條:一是來自于共青團這個培養(yǎng)青年干部的“搖籃”,躋身班子時年齡優(yōu)勢大;二是公開選拔,一些資歷淺、職位低的優(yōu)秀年輕干部,通過公開選拔的方式在仕途上獲得了躍升。應該說,年輕干部走上各級領導崗位,增強了領導班子的生機和活力,但要警惕兩點:一是不能簡單地以年齡劃線,一些從政經驗豐富、群眾口碑好但又不是很年輕的干部,還是要用;二是不能簡單地考慮班子年齡結構要求,為配班子而把一些不成熟的年輕干部放到領導崗位,甚至擔任一把手。拋開年齡問題,把合適的人用到合適的崗位上,是組織部門的責任所在。
(朱權利薦自《華商報》、政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