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華 劉亞萍 于曉靜
(1 威海市胸科醫(yī)院藥劑科,山東 威海 264200;2 威海文登整骨醫(yī)院藥學部制劑室,山東 威海 264200)
抗生素不合理應用的原因分析與解決對策
王文華1劉亞萍1于曉靜2
(1 威海市胸科醫(yī)院藥劑科,山東 威海 264200;2 威海文登整骨醫(yī)院藥學部制劑室,山東 威海 264200)
目的探討抗生素不合理應用的原因分析與解決對策。方法選擇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門診抗生素處方2520張作為研究組,選擇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門診抗生素處方2510張作為對照組。醫(yī)務人員根據醫(yī)院正常程序處理對照組,研究組則由專業(yè)臨床藥師分析并總結對照組抗生素不合理應用的相關原因,制定并落實針對性的解決對策。結果未明確用藥、聯(lián)合用藥不合理、治療時間不合理、溶媒不合理、藥物劑量不合理是抗生素不合理應用的主要原因。研究組抗生素不合理應用的發(fā)生率為4.76%,低于對照組23.11%(P<0.01)。結論針對抗生素不合理應用進行分析并采取有效的解決對策,可以降低不合理應用概率,為臨床合理、安全用藥提供有效的保障。
抗生素;不合理應用;原因分析;解決對策
抗生素在感染性疾病的預防與治療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是醫(yī)院臨床最為常見的藥物之一。然而,抗生素濫用現象一直是困擾著我國衛(wèi)生行業(yè)的一項難題[1-2]。為了有效強化抗生素應用效果,本研究對2014年我院2520張抗生素處方進行分析,并于次年實施相應的解決對策,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擇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門診抗生素處方2520張作為研究組,其中男性處方1300張,女性處方1220張;年齡18~78歲,平均年齡(42.5±5.5)歲;抗生素處方分布:外科520張,內科500張,急診科400張,耳鼻咽喉科580,婦產科520張。選擇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門診抗生素處方2510張作為對照組,其中男性處方1292張,女性處方1218張;年齡18~78歲,平均年齡(42.8±5.8)歲;抗生素處方分布:外科515張,內科498張,急診科402張,耳鼻咽喉科578,婦產科517張。兩組抗生素處方情況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醫(yī)務人員根據醫(yī)院正常程序處理對照組。研究組則由專業(yè)臨床藥師參照《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3]、藥理知識、藥學說明書等分析并總結對照組抗生素不合理應用的相關原因,制定并落實針對性的解決對策,具體方法如下:
1.2.1 抗生素不合理應用原因。①醫(yī)師原因:a.臨床醫(yī)師對抗生素適應證、藥性、藥物半衰期、藥理作用與禁忌證等情況掌握不足是導致不合理應用的主要原因[4]。在此類不合理應用原因的影響下,臨床可出現用藥方法、給藥時間、藥物劑量及應用指導等不規(guī)范的情況,甚至發(fā)生重復給藥的現象。b.在未經藥敏、病原體檢驗的前提下,醫(yī)師根據自已的主觀判斷開藥治療,或在治療效果不佳時頻繁更換藥物,這使患者體內菌群錯亂,甚至誘發(fā)二重感染,繼而出現藥物耐菌株。c.部分臨床醫(yī)師缺乏對崗位的責任心,用藥時未嚴格審查調劑情況,不及時上報不合理處方資料,未及時糾正患者不合理用藥現狀。②藥物原因:a.近年來,抗生素種類層出不窮,患者在應用時可能會發(fā)生不可預見的不良反應,甚至治療無效[5]。b.部分不科學的抗生素聯(lián)用可以導致不可逆性的損傷,甚至發(fā)生耳毒性與腎毒性。c.患者原因:由于患者屬于獨立個體,且存在一定的差異性,相同藥物治療不同患者的藥用效果也有所差異,這種差異性給患者的藥物耐受性與依從性均帶來了一定的影響。
1.2.2 解決對策:①嚴格落實抗生素相關規(guī)章制度。從廣義方面來看,抗生素用藥標準是指在適當的情況下對患者應用合理的抗生素治療。認真落實《抗菌藥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重視藥敏、病原學檢驗,根據細菌測定與藥敏檢驗結果合理選擇敏感度強的藥物,以便保證患者的治療效果。②強化用藥管理。醫(yī)院加大對抗生素的管理與監(jiān)控,組建藥物管理委員會,認真落實監(jiān)管責任,并以分級方法強化用藥質量。③提高醫(yī)務人員的業(yè)務水平。定期開展抗生素培訓講座,提高醫(yī)務人員與藥師的業(yè)務操作能力,幫助他們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強化對抗生素合理用藥的認知程度,熟悉藥物半衰期、適應證、藥理作用與配伍禁忌等信息,以便在臨床工作中根據患者的情況選擇高敏感度的藥物,強化用藥的準確性與方向性。④明確抗生素后期效應。應用抗生素治療時,由于細菌與藥物接觸后能夠在短時間內發(fā)生藥物濃度低下情況,所以臨床應考慮藥代動力學、組織分布與血液濃度,分析藥物影響下的細胞生長規(guī)范,合理調控用藥時間與藥物劑量,確保治療質量。
1.3 觀察指標:①分析對照組抗生素不合理應用情況。②觀察比較兩組抗生素不合理應用的發(fā)生率。
1.4 統(tǒng)計學處理:采用SPSS15.0軟件處理,百分率及[n(%)]表示計數資料結果,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對照組抗生素不合理應用的情況分析:對照組2510張抗生素處方中不合理處方580張,其中未明確用藥所占比例最高,為41.90%;其他依次為聯(lián)合用藥不合理27.59%、治療時間不合理14.14%、溶媒不合理8.62%、藥物劑量不合理7.76%。見表1。
表1 對照組抗生素不合理應用的情況分析
2.2 兩組抗生素不合理應用的發(fā)生率對比:研究組抗生素不合理應用的發(fā)生率為4.76%(120/2520),對照組抗生素不合理應用的發(fā)生率為23.11%(580/2510),研究組抗生素不合理應用的發(fā)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χ2=353.28,P<0.01)。
近年來,隨著抗生素種類的增加及在臨床中的廣泛應用,抗生素不合理應用現象也隨之擴增,不僅顯著阻礙了疾病的治療效果,同時還可以增加醫(yī)療成本,并誘發(fā)一系列并發(fā)癥[6-7]。因此,分析臨床抗生素不合理應用的原因,探討相應的解決對策對保證患者的就醫(yī)質量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8]。
本研究對2014年我院2520張抗生素處方進行分析,結果發(fā)現未明確用藥、聯(lián)合用藥不合理、治療時間不合理、溶媒不合理、藥物劑量不合理是抗生素不合理應用的主要原因。針對此,我院制定并落實了針對性的抗生素監(jiān)督制度,強化臨床醫(yī)師對抗生素用藥的效應意識,并從臨床藥師角度出發(fā),有效轉變了不合理應用現狀。本文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抗生素不合理應用的發(fā)生率為4.76%,顯著低于對照組的23.11%(P<0.01)。結果可見,通過對抗生素處方不合理應用的原因進行分析,采取積極的解決對策,可以有效降低抗生素不合理應用概率。
[1] 張凌林.臨床抗生素不合理應用原因分析及干預對策[J].臨床醫(y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6,3(15):3000-3001.
[2] 蔣磊.抗生素不合理應用的現狀分析及對策探討[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4,11(6):236.
[3] 王平.門診處方抗生素不合理應用現狀及對策分析[J].北方藥學,2014,11(10):126-127.
[4] 王西亞.基層醫(yī)院抗生素不合理應用原因分析及對策[J].北方藥學,2015,12(1):119-120.
[5] 楊立輝.臨床抗生素不合理用藥原因分析及干預對策[J].醫(yī)學理論與實踐,2015,28(14):1933-1935.
[6] 徐春燕.抗生素臨床應用的不合理成因及對策分析[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3,6(36):9-10.
[7] 梁瑞梅.醫(yī)院門診抗生素不合理應用情況分析[J].中國藥物經濟學,2013,10(1):332-333.
[8] 趙紅霞,武獻梅.抗生素臨床不合理應用的成因及對策探析[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6,14(9):125-126.
R978.1
B
1671-8194(2017)19-013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