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兒童英語教學在社會上所受的重視越來越高,全身反應法作為傳入我國的眾多教學法之一在我國的兒童英語教學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本文選取了四篇關于全身反應法在兒童英語教學中的應用進行對比研究,發(fā)現(xiàn)在兒童英語教學中,全身反應法需要得到合理的應用,并且在實際的研究過程中要多運用實證研究的方法和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得出的結論才會更加有說服力。
【關鍵詞】全身反應法;兒童英語教學;實證研究
兒童在年幼時期學習英語,已成為當今社會的一個普遍現(xiàn)象。隨著英語教育在當今社會越來越受重視,教育工作者也在積極鉆研先進的教學方法,研究西方先進的學習方法和理論。全身反應法是由西方傳入我國的一種教學方之一,對我國的教育發(fā)展、改革有重要意義,對全身教學法在教學實踐中的應用研究也對我國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有重要的借鑒意義。
一、理論概述
全身反應法是由加利福尼亞州教育學教授James Asher 所創(chuàng)。Asher認為二語學習應該和孩子母語習得過程是相似的,在孩子的日常對話環(huán)境中,孩子們接受的話語就是簡單的命令話語,在他們可以通過話語反饋之前,他們是通過肢體動作反饋的。所以根據(jù)這種現(xiàn)象,大人在第二語言習得中,也能像孩子一樣,通過獲得第一語言的過程,來掌握第二語言。所以簡單來說,全身反應法就是把話語與行為緊密聯(lián)系起來,并用肢體語言教學的一種方法,是通過行為活動來教語言。
二、TPR在兒童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社會各個群體對兒童的教育逐漸給予越來越多的關注,同時兒童教育也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本文選擇了從不同角度研究初學者英語學習的文章進行研究。
1.研究對象
這些文章的研究對象都是全身反應法在兒童英語教學中的應用。選取的第一篇文章是吳飛的《全身反應法在幼兒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這篇文章的出發(fā)點是幼兒英語的教學。(吳,2013)
第二篇文章是龔曉麗的《全身反應法在兒童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她的研究先是探討了兒童英語教學在我國在發(fā)展的現(xiàn)狀,全身反應法的相關理論,國內外的研究現(xiàn)狀,理論基礎,然后是全身反應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運用的調查(龔,2011)。
杜媛媛的《兒童英語教學全身反應法的啟示》首先對全身反應法的相關理論進行探討,全身反應法的建立背景,語言理論和學習理論,課程設計,課堂程序,在教學中的應用和發(fā)展等。然后是與之相關的教學實驗。(杜,2010)
第四篇選取研究的文章是全身反應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者茍巧麗在《全身反應法在小學英語中的運用》中,首先闡述了什么是全身反應法,對于全身反應法的理論依據(jù),語言理論和學習理論做了綜述。(茍,2013)。
2.研究過程
在吳飛的研究中,采取了實證的研究方法。作者和鹽城的某幼兒園合作,歷時三個月,利用問卷調查,課堂觀察記錄,教學實驗等方法,對分別使用全身反應法和傳統(tǒng)教學法進行教學的兩組幼兒的聽力理解、語音模仿,所學知識的回憶率以及課堂參與程度進行了研究。(吳,2013)
龔曉麗的研究在探索了全身反應法的相關理論之后,就小學英語教學情況和在小學中全身反應法的運用策略,對小學英語老師進行了訪談、調查,并對數(shù)據(jù)進行了分析。龔曉麗發(fā)現(xiàn),教師們在運用多種多樣的教學法和教學策略,但是考試方式還是比較傳統(tǒng)的紙筆法,教師認為小學英語教學面臨的最大困難是學生掌握的簡單詞匯多,句子少,更談不上交流。綜合分析問卷和訪談結果,大部分被調查的教師在運用該全身反應法,都是不加深入和系統(tǒng)。她提出,鑒于全身反應法的巨大優(yōu)勢,推廣全身反應法是解決小學英語教學主要問題的必然要求。(龔,2011)
杜媛媛的研究源自自己的實際教學經(jīng)驗,她在太原市的一所英語培訓學校教授兒童英語已有五年時間,為了驗證全身反應教學法與軟硬管理結合后的教學效果,她設計了持續(xù)十個月的教學實驗,該教學實驗共分三個階段。她的研究通過圍繞如何將管理元素與全身反應教學法結合,運用到兒童英語的課堂教學中(杜,2010)。
不同于前三者的研究方法,在茍巧麗的研究中,她沒有運用教學實驗的方法來研究全身反應法在兒童英語教學中的應用,而是結合具體實際,運用全身反應法以小學英語(人教版)第一冊的第二單元做了對小學英語課堂的教學設計。在她的課堂設計中,分為以下幾個步驟,首先,是教學重點和目的;第二是教學難點;第三是教具準備;第四是教學過程。在教學過程這一個步驟中,運用了PPT,聽錄音,游戲和音樂等環(huán)節(jié)來豐富課堂。(茍,2013)
三、結論
本文選取的文章都對什么是全身反應法及其相關的理論給出了明確詳細的解釋。前三篇文章在研究的過程中都采取了持續(xù)多個月的教學實驗的方法來檢驗、評估全身反應法在實際英語教學中的運用,并對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具有說服力。
關于全身反應法在兒童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非常多,但是針對這些研究進行總數(shù)研究的很少。本文在選取的四篇文章進行綜述研究中,有三篇是關于實證研究,并且是定量分析,其中三篇是關于小學英語教學,一篇是關于幼兒園英語教學,進行定性分析。在今后的研究中,海英選取更加廣泛的文本,不僅是從研究的角度上,還是研究的方法上進行研究,才會更加有說服力。根據(jù)以上研究的優(yōu)點和不足,我們也可以得知,全身反應法作為一項適合英語初學者的學習方法,應用在兒童英語教學中合理的得到運用,這對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有重要的幫助,并且對我國的教育改革發(fā)展有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Richards.Jack C.語言教學的流派[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8:73-78.
[2]安文風.全身反應法述評[J].大眾文藝,2010(3):182-183.
[3]杜媛媛.兒童英語教學全身反應法的啟示[D].太原:山西財經(jīng)大學,2010.
[4]龔曉麗.全身反應法在兒童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1.
[5]茍巧麗.全身反應法在小學英語中的運用[J].藝術與社會綜合研究,2013(5):367-370.
[6]何靜.兒童對外漢語教學形式——全身反應法[J].前瞻性探討,2010(S1):160-16.
[7]黃金亮.國外當代全身反應法教學理論綜述及對我國基礎英語教育的啟示[J].外語·外文,2013(3)上旬刊:97.
[8]吳飛.全身反應法在幼兒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13.
[9]肖飛菲.全身反應法綜述[J].科技信息,2010(8):556-558.
[10]朱純欣.全身反應法在英語初學者口語教學中的運用[J].海外英語,2012(9):35-37.
作者簡介:
蘇蘇(1992.08~),女,山東臨沂人,碩士研究生學歷,單位中國礦業(yè)大學(北京),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方向。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