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琴
【摘要】小學生開展課外閱讀,是提高語文素養(yǎng)的途徑。小學不同的學年段,結合教材指導小學生選取優(yōu)秀的課外讀物,豐富小學生見聞,對提高閱讀和寫作能力,無論學習和生活中都有非凡的實用意義。
【關鍵詞】指導小學生;開展課外閱讀;實用意義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小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逐漸掌握了閱讀和寫作的文字工具。在漫長的人生路上,一個人的語文素養(yǎng)離不開閱讀和寫作。小學階段是人生充滿夢想的階段,引導小學生開展課外閱讀,他們將受益一生?!皠谟谧x書,易于作文”,說明課外閱讀本身就是對語文教學的有效輔助環(huán)節(jié),指導小學生開展課外閱讀,使小學生能積極主動、深刻地了解中華民族的語言、文字,并對語文學習中的寫作都具有實用意義。
一、指導小學生開展課外閱讀,具有鞏固語文基礎知識的實用意義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小學生的識字能力離不開課外閱讀。在小學一年級上學期,小學生學習完漢語拼音,就可以借助漢語拼音開展課外閱讀。老師指導小學生的課外閱讀,就要從低年級入手,培養(yǎng)他們的閱讀興趣。在小學語文下冊的教材編排中,課文體裁已經很全面,童話故事、記敘文、古詩等豐富的語文內容。在教材設計中,充分發(fā)揮了漢語拼音輔助閱讀的作用。教材里每個漢字都標注了漢語拼音,方便小學生對教材內容的了解和學習。小學生的漢字基礎薄弱,借助漢語拼音是讀懂內容的好幫手。在完成自我閱讀過程中,鞏固了上學期學會的生字,認識了學生要學習生字的字音。在語文學習中,童話是最讓小學生感興趣的。如《松鼠和松果》:
忽然,松鼠眨眨眼睛,想起來了:如果光摘松果,不栽松樹,總有一天,一棵松樹也沒有了!沒有了松樹,沒有了森林,以后到處光禿禿的,小松鼠、小小松鼠,小小小松鼠……他們吃什么呢?到哪兒去住呢?
在這篇二百多字的童話故事里,一類生字有六個,二類生字卻只有一個。如果不借助其他的拼音讀物,加強鞏固對二類生字的學習,小學生很快會忘記這些讓他們了解故事情節(jié)的漢字讀音。教學中老師為了讓小學生加強對生字和二類字的記憶,采取的方法多數是讓小學生反復讀這篇課文。小學生低段時期的記憶還不能產生主動記憶,結果,在反復誦讀、朗讀,甚至背誦課文之后,仍沒有對需要掌握的漢字產生清晰的記憶。小學生對于《松鼠與松果》的故事太熟悉了,多次的反復使他們感到乏味,甚至厭倦。而結合教材內容,指導小學生閱讀其他的童話故事,在故事情節(jié)的驅使下,小學生往往對反復出現的漢字產生了無意記憶,不但會讀,還會寫、會用,逐漸對漢字有了“感情”,對語文基礎知識有了興趣。課外閱讀實現了鞏固語文基礎知識的實用意義。
二、指導小學生開展課外閱讀,具有提高自我思想教育的實用意義
“讀書使人心明眼亮”,指導小學生開展課外閱讀,利用感人的故事情節(jié)來加強小學生的自我教育能力。語文教學中本身就蘊含著深刻的思想教育。如小學中段的課文《生命 生命》:“有一次,我用醫(yī)生的聽診器,靜聽自己的心跳。那一聲聲沉穩(wěn)而有規(guī)律的跳動,給我極大的震撼,這就是我的生命,單單屬于我的。我可以好好地使用它,也可以白白地糟蹋它。一切全由自己決定,我必須對自己負責?!蔽恼卤旧砭褪墙逃龑W生要珍愛生命,愛惜時光,而教材安排同類的教學主題只有一篇。再如愛國主義教育的文章《小英雄雨來》,讀過課文總有言猶未盡的感覺。老師指導小學生閱讀課外讀物如《熱愛生命的故事》《王二小》《趙一曼》等文學作品,激發(fā)小學生的愛國情懷,讓學生認識到生命的寶貴,教育他們在困難面前,生命更要綻放耀眼的光彩。把生命的教育理念滲透到小學生的思想之中,使學生在生活和學習中遇到困難時可以自我教育、自我鼓勵,要樂觀向上,要克服困難,繼承發(fā)揚偉大的民族精神。形成持久的意志品質,無論學習和生活環(huán)境如何,都要熱愛祖國、熱愛生命。老師在指導這一階段的課外閱讀時,不能讓小學生隨意閱讀,對于閱讀任務的完成,要利用主題班會,對讀過的故事主題進行反思,結合自己現在的幸福生活進行對比,反省自己的不足之處。采取年組讀書匯報會的形式,讓學生談談自己的閱讀收獲,同學之間相互交流心得體會,把生命教育的主題進行得完整而透徹,使小學生通過課外閱讀提高自我認識以及思想教育的實用意義。
三、指導小學生開展課外閱讀,具有提高寫作能力的實用意義
在小學高段語文教學中,作文時常讓小學生感到頭痛。老師指導課外閱讀的方法要更為具體。在布置課外讀物的方向性時,要規(guī)范閱讀內容的題材與范圍,被選中的內容基本與教材的閱讀和寫作有一定的聯系。讓小學生結合每一單元的訓練重點,有目的地讀書。如“草船借箭”,在《三國演義》的文學巨作里還有許多關于諸葛亮的精彩描寫,老師指導學生用自己的語言向同學們描述另外一個小故事。小學生對《三國演義》中故事多少都有一些了解,類似“空城計”“三顧茅廬”的成語故事早就倒背如流,讓他們在課堂上說出來,進行口語訓練,為寫作文時的語言組織打下基礎。對于較為生疏的故事,建議學生邊聽邊記錄一下相關的人物名稱、情節(jié),并做進一步復述。而結合老舍散文《草原》的課外閱讀指導,則要注重選擇一些語句優(yōu)美的文章來讀,如《文學經典作品賞析》。閱讀過程中側重讀書筆記的摘抄,積累文章中的好詞好句,在寫作時引用或仿寫,為小學生自己的作文增光添彩,提高作文質量,讓課外閱讀具備提高寫作能力的實用意義。
四、結語
指導小學生開展課外閱讀,是提高小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途徑。在小學生不同的學年段,老師指導小學生選讀優(yōu)秀的課外讀物,既豐富了小學生的學識,又對提高閱讀和寫作能力有實用意義。
參考文獻
[1]張志偉,楊裕明.農村小學生課外閱讀指導策略的實踐與研究[J].浙江教育科學,2001(6).
(編輯:馬夢杰)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