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莎莎,吉日嘎拉
(內蒙古師范大學 物理與電子信息學院,內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2)
撰寫“課堂小論文”促進初中生物理學習的研究與探索
冀莎莎,吉日嘎拉
(內蒙古師范大學 物理與電子信息學院,內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2)
《義務教育物理課程標準(2011版)》中指出“在教學中,根據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及教學對象靈活采用教學方式,提倡教學方式的多樣化”[1].根據課堂教學內容,引導學生對某一個物理問題或現象進行闡述和探索,寫一篇小論文,不僅便于操作指導方便,而且可以加深對課堂學習內容的理解,提高對物理學習的興趣,豐富課堂教學活動形式.
課堂小論文;物理學習;初中生
新課程倡導的學習方式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發(fā)現問題,主動的獲取知識,并運用所學的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學習活動.對于八年級剛剛學習物理的學生來說,教學主要側重于培養(yǎng)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使他們發(fā)現并感受生活中的物理.在課堂練習中,如果讓學生對某一問題或某一有趣的物理現象,進行闡述和探索,提出自己的觀點,寫一篇小論文,不僅有利于三維課程目標的落實,而且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對物理的興趣.由于課堂小論文是在學完課上所教內容之后,時間間隔短,因此能給教師和學生及時的反饋,著名心理學家羅西和亨利通過反饋效應心理實驗發(fā)現,學生及時知道自己的學習情況以及作業(yè)中存在的問題,與遠時反饋(測試一周或更長時間才能出結果)相比較的話,更能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熱情,并且可以促使學生調整自己的學習進度和策略以便更好的完成學習任務[2].撰寫小論文活動既是課堂教學內容的延伸,又是課堂教學的有效反饋.
“課堂小論文”是教師根據相關的教學內容選取一個感興趣有價值的物理問題或物理現象,讓學生對其進行解釋闡述提出自己的想法的文章.物理課程標準提倡在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多給學生參與的機會,教師可以結合課堂教學內容,指導學生寫一篇小論文.它與文字型問答簡答的區(qū)別在于:
從教學目的來看:簡答主要考查學生對教材知識的掌握,而課堂小論文主要是在學生理解掌握知識的基礎上,訓練他們把一個問題闡述透徹,并提出自己的想法或意見.
從特點來看:文字型簡答簡明扼要,不要求思維的過程,著重看思維的結果.而課堂小論文既要求思考結果,也要求思考的過程,著重于深入的闡述.
初中生還處于基礎知識的學習階段,掌握的知識和能力都是有限的.因此課堂小論文只是對物理問題和物理現象的解釋、闡述或初步的探索,通過分析與加工,從而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在教學中偶爾做一兩次課堂小論文,不僅活動本身會給學生帶來新鮮感,而且跟生活實際相關的小論文,更能激發(fā)起學生對學習物理的興趣,真正貫徹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社會的課程理念.由于課堂小論文是在講授完所要學習的內容之后,因此它可以及時的反映出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評價結果的及時反饋也可以幫助學生發(fā)現、糾正學習中存在的問題[3].
在撰寫小論文的過程中應注意:
(1)小論文的選題上首先要從學生的興趣出發(fā),貼近實際,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及認知特點,要注意難易程度的適宜性,可操作性.其次應根據相關的教學內容進行選題,使他們在已有知識的基礎上學以致用,理論聯(lián)系實際,充分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
(2)物理課堂小論文活動以學生的活動為中心,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只是協(xié)助和輔助者,不對學生的思維做過多的干涉.要真正讓學生參與進來,幫助學生不斷地進行新舊知識與已有經驗的同化與調適,從而達到有效教學的目的.
(3)學生在寫作中存在的問題要及時解決,在上交課堂小論文之后,教師要及時的評閱,發(fā)現論文中存在的問題,特別是對物理問題或現象闡述有誤的論文,要及時反饋給學生,幫助學生發(fā)現和糾正學習中存在的問題.
在撰寫課堂小論文的過程中,每個環(huán)節(jié)都十分重要,實施的基本流程是選題—撰寫—評閱.下面以流程圖的方式直觀的展現寫課堂小論文的過程:
圖1 撰寫“課堂小論文”的流程圖
3.1 確定課堂小論文題目
“課堂小論文”活動是在已經授課完成的基礎上,為了豐富課堂教學形式,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檢測學生對已學知識的掌握程度而進行的.所以說課堂小論文的題目不能脫離課本和教學目標而定,可以是針對一節(jié)課或是一章節(jié)留一個感興趣有價值的話題讓學生去寫.在題目的選擇上以很容易看出學生對某個問題認識的深度為宜.
3.2 撰寫小論文
布置下去小論文的題目后,為了不給學生增加負擔,應盡量讓學生利用課上給出的時間去完成,撰寫小論文沒有固定的格式要求和模板,盡量不對學生的思維進行干擾,讓學生大膽的去寫,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以便在學習物理的同時將知識運用到實踐當中,讓學生真正理解并且靈活掌握所學知識.
3.3 課堂小論文的評閱
由于不對學生的小論文格式、字數做嚴格要求,所以下課前同學們都能上交自己的小論文.小論文的評價也是一個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實施有效的評價反饋對學生有積極的作用,評分標準的制定也應有針對性,時間短字數少的小論文很難做到面面俱到.因此評價標準的制定應以對某個物理現象或問題的闡述為主.教師根據制定好的量規(guī)對學生的小論文進行打分,對于已經理解課上所學的知識,并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合理想法的小論文,教師要進行表揚和鼓勵.對于闡述或解釋的物理現象和問題有一定錯誤的小論文,給學生一個及時的反饋,說明這節(jié)課或這部分內容掌握的不扎實,讓學生及時調整自己的學習.
4.1 選題依據及活動過程
教材分析:在學習人教版物理八年級下冊第七章第三節(jié)重力這一節(jié)時,教師用書上的課時建議是2課時,因此在講完重力的第二課時,用來鞏固強化知識點的時間還比較多.初中生已經具備了寫作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可以結合所學習的內容,寫一篇有趣又值得探討的小論文.
學生情況分析:重力的概念比較抽象,學生會對重力的方向有一些模糊的認識,容易把豎直向下理解為垂直向下.本節(jié)知識技能方面的教學目標要求“知道重力的方向及重心的概念”對于八年級的學生來說,重力的方向問題既是本節(jié)教學的重點也是教學難點.
為了加深學生對重力的方向這個問題的理解,豐富課堂教學活動形式,增強學生對學習物理的興趣,把教材上“想想議議”欄目加以擴展,讓學生根據課上講的內容,以及自己的思考與理解,寫一篇小論文.
圖2 撰寫課堂小論文的材料
學生看到撰寫小論文的材料后,表現得很感興趣,而且在寫小論文的過程中有一位同學對我說“老師,我沒學這節(jié)課以前,確實也有過這樣的疑問呢.”課下同學們都交上了自己滿意的小論文.根據制定的小量規(guī)進行打分.通過對學生小論文的評閱,便很容易看出學生對重力方向問題的掌握程度.課堂小論文的評價量規(guī)及學生小論文中闡述舉例如下:
表1 課堂小論文的評價量規(guī)
4.2 開展撰寫“課堂小論文”的活動效果
開展“課堂小論文”活動的班級有31位同學,其中有27位在下課前就完成了,剩余4位同學也在活動課后交上了自己的小論文.根據制定的小量規(guī)對學生的小論文進行打分,其中有3位同學得了A等級,說明這幾位同學對重力的方向這個問題理解的很透徹,并且在理解的基礎上加入了自己的想法,其中一個同學這樣寫道:“既然重力是始終指向地心的,那么月亮能繞著地球轉動會不會就是因為這個力呢?”我認為這個問題可以看出該學生的思維不僅僅停留在重力方向這個問題上而是對其進行了擴展延伸,這樣的想法是很好的,應該鼓勵他繼續(xù)查資料去尋找這個問題的答案.有21位同學得了B等,5位同學得了C等,說明大部分同學已經理解并掌握了重力的方向問題.只有2位同學得了D,沒有得E的同學,對這幾名同學要多多的鼓勵,多看一看寫的比較好的小論文,吸取經驗,取長補短.
這樣的活動方式不僅可以豐富課堂作業(yè)的形式,而且能激發(fā)起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最重要的是可以在學生的小論文中了解到學生對某個問題的掌握程度,學生和教師都能得到及時的反饋.這種形式的課堂小論文活動操作方便,學生學習的負擔也不會因此而增加.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訂.全日制義務教育課程標準[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2〕陳麗君.論課堂教學中的反饋現象[J].基礎教育研究,2008 (06):21-26.
〔3〕廖伯琴.全日制義務教育物理課程標準(2011版)解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G633.7
A
1673-260X(2017)08-0226-02
2017-05-28
吉日嘎拉(1961-),男,內蒙古師范大學物理與電子信息學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物理課程與教學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