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進慶拍出有中國特色的動畫片
主要作品:《葫蘆兄弟》《金色的海螺》《人參娃娃》《鷸蚌相爭》等
提到胡進慶,不得不提早已成為許多人心目中難忘的經(jīng)典—《葫蘆兄弟》。在《葫蘆兄弟》片頭的字幕中,寫著胡進慶、進慶,還有他的筆名“墨犢”,他同時擔任導演、編劇和形象設計工作。胡進慶對于動畫的創(chuàng)作,有著自己獨到的看法和高超的能力。剪紙片、羽毛工藝畫、“拉毛”剪紙新工藝……這些都是這位老人口中頗為驕傲的成就,他一生都致力于創(chuàng)作出具有中國元素的動畫片,并且將這一希望寄托于后輩們的身上。
TALK 對話胡進慶
Q: 您能談一談您作品里的中國元素嗎?
A:我拍的片子,基本上沒有受到日本、美國的影響,就是純粹的中國動畫。我搞的剪紙、皮影、水墨、拉毛畫,《金色的海螺》《鷸蚌相爭》都是中國的,有中國的民族味道?!督鹕暮B荨肥怯残缘募艏?,《鷸蚌相爭》《淘氣的金絲猴》都是軟性的剪紙。我當時找到北京冬天糊窗戶用的皮紙,它的絲毛很長,很有特點,試驗出來以后,拍了好多片子。這些作品很有中國特色,而且這樣的形式,國外沒有,所以就很容易得獎。如果還要拍的話,我一定還要找更新的形式,不斷發(fā)揚光大具有民族色彩的動畫片,走中國自己的道路。我也希望新一輩的后起之秀,能夠繼承中國學派的基礎,不斷創(chuàng)新,拍出有內(nèi)涵有質量的中國學派動畫片。
Q: 聽說《葫蘆兄弟》最初其實是十兄弟,后來是怎么變成七兄弟的呢?
A:我剛接到本子的時候,看到是十兄弟,我認為沒辦法拍。因為十個兄弟就是十個形象,反面人物是皇帝,他要雕梁畫棟,還要宮娥采女、才子佳人,這個場景不得了,我說我不能拍,我拍不起,因為我們的成本只有六萬元。后來嚴定憲說一定要做這個本子,我構思了十天,變成了一根藤上七朵花,七種顏色七個娃,只有一條主線。廠里面考慮再三,覺得我的方案還是比較實際的,就定了七兄弟。
Q: 您怎么會想到把反派變成蛇精和蝎子精的?
A:因為我去了宜興善卷洞,發(fā)現(xiàn)里面有千奇百怪的鐘乳石,就想到可以把反面角色改成蛇精、蝎子精。洞里面可以有寶石、翡翠、瑪瑙,有各種各樣造型的石頭,這樣的話,剪紙片這個載體能夠撐得住這個片子,能夠拍得好,可以把工夫下在構思矛盾沖突上。
Q: 您很注重動畫片中的矛盾沖突嗎?
A:對,像《鷸蚌相爭》這部作品也是一樣的。一開始,我們拿到的本子是蚌妹妹和鷸哥哥擬人化的故事,我覺得這個故事沒有意思,后來我就寫了半張紙的提綱,里面有八個斗爭、八個矛盾,給“最高統(tǒng)帥”特偉看,他看了以后感覺可以。后來這部作品成功了,得到柏林國際電影節(jié)的評委會的認可了,拿了最佳短片銀熊獎。說回《葫蘆兄弟》,它的特點就是有新的角色:蝎子精、蛇精、葫蘆娃、穿山甲,這些都是過去的動畫片里沒有的。我想的就是要創(chuàng)造新的角色,增加新的矛盾沖突,然后加深新的矛盾沖突。每部戲都要有矛盾沖突和內(nèi)涵,沒有這兩點就不是動畫片。
Q: 《葫蘆兄弟》后來大為成功,您意外嗎?
A:《葫蘆兄弟》能夠這樣成功,我沒想到過,我就是想一定要拍出來,不要給剪紙片坍臺。片中的每個動作和每個鏡頭我都認認真真考慮過,每段音樂都有記錄,什么地方起音樂,什么時候停止音樂,怎么才能發(fā)揮出效果,都考慮得比較仔細。七個葫蘆娃也是一樣的,考慮了很多,沒想到會受到這么大的歡迎,所以我也很高興,參加攝制組的人都很光榮,大家拍出了一部中國的、有剪紙風格的《葫蘆兄弟》。
Q: 在您的動畫片中,配樂都很突出,這是您特意考慮過的嗎?
A:其實我不懂音樂,但我懂怎么讓動畫片好看又好聽。當時我申請了一臺電子琴,這是中國動畫片從來沒有的。譬如說,《葫蘆兄弟》里葫蘆長出來,能夠劈石斷崖,它的威力是靠音樂展現(xiàn)的。還有《金色海螺》中的配樂,是我在海南島記錄下來的一段音樂,是一支結婚隊伍跳探戈時,跟著他們記下來的音樂。探戈和剪紙片,和京劇,有很多相似之處。像《驕傲的將軍》因為是借鑒京劇臉譜藝術,它整體的節(jié)奏是很快的,剪紙片也是一樣,剪紙的轉速很快。所以這就和探戈很像,探戈的動作很激烈,和剪紙片、京劇、戲曲都有很大的關系。我后來就請了老師來教阿根廷探戈、墨西哥恰恰、巴西桑巴,廠里的同事們基本都一起學舞蹈的基本動作,因為這對繪畫人物的動作有好處,對動畫片有好處。
Q: 今年是美影廠成立60周年,對于美影廠的未來有沒有什么寄語?
A: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經(jīng)過60年的奮斗,中間碰到無數(shù)困難,但還是拍出一大批好的美術片、動畫片,讓世界認可我們是中國學派,我們感到很榮幸。上海美術電影制片廠已經(jīng)成為中國的動畫基地,它再過幾十年一定能夠變成世界的動畫基地,我祝賀它成功,祝賀它發(fā)展,祝賀它不斷出好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