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英
近年來,隨著幼兒教師“虐童”事件不斷曝光,幼兒教師職業(yè)道德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但是,對“虐童”事件背后的幼兒教師心理壓力的關注卻遠遠不夠。事實上,幼兒教師的心理壓力是導致幼兒教師出現師德師風問題的最直接原因。從諸多涉及幼兒教師的社會現象中也可以看出,幼兒教師的心理壓力已經嚴重影響了教師自身的健康和幸福,也嚴重影響到了幼兒的身心健康發(fā)展和家園關系。因此,各方面必須對幼兒教師心理壓力予以高度關注,并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來緩解幼兒教師的心理壓力。只有如此,才能從源頭上提升幼兒教師職業(yè)幸福感。
主管部門:緩解教師心理壓力
就主管部門而言,要從政策上制定切實可行的措施來緩解幼兒教師的心理壓力。首先,要盡可能完善幼兒教育辦學體制,改善幼兒教師的福利待遇,提高幼兒教師的社會地位。由于幼兒教育屬于非義務教育,教師的待遇和社會地位相對而言比不上中小學教師,加之幼兒教師多為年輕老師,物質上的和精神上的要求都比較高。教育主管部門應認真落實幼兒教師的工資和福利待遇,同時加大幼教事業(yè)重要性的宣傳力度,提倡尊師重教的良好社會風氣,盡可能地滿足幼兒教師的精神需求。其次,要增加幼兒教育經費投入,增加幼兒園的數量并合理布局幼兒園,改善幼兒園辦學條件,實行小班化教學,降低勞動強度,減輕幼兒教師的工作負擔。第三,注重對幼兒教師心理健康的培訓和考核,引導幼兒教師關注自身心理問題并及時地進行心理調適,減輕心理壓力,確保心理健康。
幼兒園:實行人性化管理
幼兒園要充分認識到幼兒教師心理壓力對幼兒健康成長和幼兒園順利開展教育教學工作的重要性,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尊重幼兒教師,實行人性化管理。首先,要合理安排班級人數,減少大班額,適當減少競賽、評比、檢查等,切實減輕教師的工作壓力,調動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其次,要豐富幼兒教師的課余生活,為幼兒教師提供更多的娛樂時間和休閑場所,讓幼兒教師在工作之余能得到身心的放松。第三,盡可能多地關注和了解每一位教師的實際情況,關心他們的心理健康,滿足其合理需要。第四,定期組織開展各種形式的心理健康培訓,豐富幼兒教師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識,教會教師診斷自己的心理健康,積極調適自己的心理,保持輕松、愉快的心情。
家長:理性對待幼兒教育
對家長而言,要理性地看待幼兒教育和幼兒教師,做好與教師的溝通和配合。首先,家長要認識到幼兒教師的心理健康狀況直接關系到孩子的健康發(fā)展,明白只有心理健康的老師才能教出心理健康的孩子這個道理,真正樹立尊師重教的觀念,不把幼兒教師當作“高級保姆”看待。其次,要正確認識自己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作用,充分發(fā)揮好第一任老師的作用,不把教育的責任全部推給幼兒園及幼兒教師,給教師適度減壓。第三,正確進行家庭教育,不過度溺愛和袒護孩子,積極配合幼兒園和幼兒教師規(guī)范孩子的行為習慣。第四,努力做好與教師的溝通交流,理性看待和解決家園之間、父母與教師之間有關孩子安全、教育等方面的問題,努力形成一個有利于教師心理減壓和孩子身心健康發(fā)展的良好環(huán)境。
教師:加強自身修養(yǎng)
幼兒教師作為心理減壓中至關重要的角色,首先要主動加強自身修養(yǎng),樹立恪守師德師風的意識,積極參加各種職業(yè)培訓,重塑幼兒教育理想,提高對幼教職業(yè)的認知并認同自己的職業(yè)角色。其次,幼兒教師要積極進行換位思考,力爭從家長角度來看問題,體會家長的感受,建立起與孩子的積極情感關系,創(chuàng)設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營造寬松愉快的教學氛圍, 以減輕自己的心理壓力。第三,要關注自己的心理健康狀況,提高自我心理保健意識,掌握自我保護、自我預防、自我調適的科學方法。要了解自己的性格特征和氣質類型,針對性地改進性格和氣質中的不利因素,健全自己的人格,揚長避短,發(fā)揮好優(yōu)勢。最后,當遇到幼兒問題行為或其它問題時,幼兒教師作為成年人,要能夠進行積極地自我調適,有意識地控制自己的情緒和言行,配合家長共同開展對幼兒的教育。要能夠通過自我調節(jié)、自我反思來化解來自于外界的各種不良影響,使自己保持良好的狀態(tài)和樂觀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