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 劍
傳神寫心 靈秀天成
伍 劍
《醉臥松亭》王志英/作
中國人物畫的歷史源遠流長。1949年從長沙陳家大山楚墓出土的《人物龍鳳圖》和1973年長沙子彈庫楚墓出土的《人物御龍圖》兩幅帛畫是我們目前所見最早的獨幅中國人物畫。早在春秋戰(zhàn)國時代,中國人物畫已經(jīng)產(chǎn)生并且具備“成教化、助人倫、窮神變、測幽微”的社會功能。先秦之后,中國人物畫歷經(jīng)漢唐、宋元、明清三個階段綿延出道釋畫、歷史故事畫、風俗畫、仕女畫、肖像畫等類型,而從“六朝四家”到“海上四任”的作品則為我們創(chuàng)造出一個豐富多彩的中國人物畫視覺系譜。
面對歷史遺澤和文化傳統(tǒng),如何具古以化,如何借古開今,是每一位當代中國畫家的命題。其中,王志英三十年多年來的上下求索,其中國人物畫藝術傳神寫心,無疑是當代中國畫壇的佼佼者。
20世紀80年代,王志英在山西省文化藝術學校版畫專業(yè)學習,嚴格的素描訓練,無疑對她的繪畫造型產(chǎn)生了深刻的影響。90年代,她又畢業(yè)于山西師范大學美術系,開始中國畫人物的學習和創(chuàng)作,之后,又求學于北京畫院,師從石齊、王明明、袁武等大家。
在大家的指導下,王志英學習宋元人物畫法,由“工”入“寫”,追求“傳神”和“意境”。所以,我們見到王志英的中國人物畫大有宋之神和元之意。
中國畫歷來就講究意境和傳神,劉禹錫說“境生于象外”, 詩人王昌齡也提出“物境、情境、意境”。意其實是指藝術家的情感、精神而產(chǎn)生出來的精神,是一種美的含蓄追求,就是人們常說的自然產(chǎn)生的,不是嬌態(tài)的美。
中國畫和西洋油畫不同,中國畫講究在意境,形講究似與不似之間,那么這種意境主要靠什么來表達?筆墨!也就是線條。中國人物畫的幾代宗師,顧愷之、吳道子等都是線描大家,他們的線條極有張力,常常一筆、一線就有意到筆不到的意境,讓人產(chǎn)生無限的想象空間。王志英也重視線的質量,而她的線是在傳統(tǒng)“十八描”的基礎上,又有了現(xiàn)代的氣息,王志英的筆墨線條,既有“心隨筆運”的隨意,又有“隱而不俗”的品質。她的人物畫,在造型上,則通過線條的夸張變形、聚散表達一種詩意,粗看上去隨意,而從解剖學、透視學的觀點上講,又恰好在各個人物的骨點上,可謂筆筆到位,這樣的功力,說明了王志英平時基本功的訓練扎實,從而使得她在表達意境上強人之手。
王志英的人物畫,多表現(xiàn)文人雅士、貴妃仕女,主要是順應了當代中國人審美趣味的變化和當代中國畫回歸古典文化傳統(tǒng)精神的趨勢,這種畫法更適宜用中國畫的筆墨來表達畫家心靈意向,社會的發(fā)展,人們生活的優(yōu)越,使得當今社會追慕宋元人的高情逸趣。作為時代的先行者——藝術家,當然也是這股潮流的先行者和實踐者。他們的畫作也就表現(xiàn)出 “衣冠貴胄、逸士高人”(《歷代名畫記》)。王志英認同這種文人畫風,也是文人繪畫的實踐者。中國文人畫興起于宋元,以蘇軾為代表的文人畫,儒雅高貴,筆墨放逸,所以,文人畫在造型上不以似為核心。王志英在學習前人的基礎上,不僅吸收了宋元文人畫傳統(tǒng)的儒雅高貴,同時也摒棄了文人畫中那些柔弱衰頹的思想。王志英在描繪古代文人雅士和貴妃仕女時,雖然也采用了傳統(tǒng)文人畫的逸筆草草,但她更注重人物的精神,所以,王志英的畫中常常透出質樸又高雅的宋元風韻。
《飛天夢》王志英/作
王志英的古代人物造型面部看似平板,實則包含著極為豐富的內涵,人物軀干的夸張變形似乎也蘊藏著一股力。這是繪畫造型的另一種審美形式。這是一種高雅的畫品,已經(jīng)不是由畫技表達出來的,是由魅力的人品才能完成的,是其心靈和人格精神的真實再現(xiàn)。從王志英的人物畫整體造型來講是和諧的,巧妙地通過變形的藝術形象來恰到好處地進行表達,表達了人們對美的理解,對和諧的潛意識的追求,也使其畫面透露出靈秀之氣。
在當代人物的刻畫上,王志英的線應該是值得稱贊的,她線描純熟,落筆走墨是那么的簡練而爽勁,寥寥幾筆,就勾畫出人物的輪廓,而濃淡相宜,在作品畫面的景物描繪上,王志英又吸收了當今寫實繪畫的特點,處理遠近明暗層次時,以意寫境,使得作品在意境上的主題更加的深化。
王志英畢業(yè)于美術學院,所以,她與當今那些在野畫家有著本質的不同,王志英屬于典型的學院派,這與她早年在美術學院學習有著極大的關聯(lián)。她在學院學習過素描,所以,她在人物造型上十分準確。大概由于她年輕時對西方的畢加索等人的關注,所以,她的作品中能夠看到馬蒂斯和畢加索這些西洋大師所表現(xiàn)的點、線、面的構成特點,但王志英又是用中國畫的筆墨,來抒發(fā),來表達,這種中西合璧的線造型使得王志英的文人畫更有新意,更有藝術品位。
汪伊虹女士曾評價王志英的作品:“她用準確的線條,一筆到位地勾勒著大千世界,每幅寫生都完滿無缺,畫一幅成一幅,其能力之強令人艷羨不止。這是她性格中感性的一面與較強的理性的一面巧妙結合的結果,能具備這種對繪畫來講非常重要的素質,使我對她更新的藝術成就充滿著美好的期待?!?/p>
今天,我們探討王志英文人畫藝術,應該是在討論她的獨特性,也就是超越時間和空間的感性。這就是永恒的美。
《靜靜的時光》(右圖)王志英/作
王志英簡介:
王志英,子英,山西大同人,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女畫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工筆畫協(xié)會會員,山西省美術家協(xié)會副主席,山西省工筆畫協(xié)會副主席,山西中國畫學會副秘書長,國家二級美術師,山西畫院專職畫家,獲“山西省優(yōu)秀女知識分子”稱號。畢業(yè)于山西師范大學美術系,1999年至2001年研修于北京畫院高研班,師從石齊、王明明、袁武。作品多次參加全國大型美展并獲獎,曾赴日本、新加坡、巴林等地展出,諸多作品被國家及個人藝術機構收藏,出版有《悠悠千古韻》等個人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