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艷麗
走上初中語文教學的講壇已有10個年頭,我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的學生,幾乎每屆學生都會向我訴苦:“老師,文言文怎么那樣生澀難懂呀?”“老師,我實在背不下來,我對文言文不感興趣?!鳖愃七@樣的問題經(jīng)常會在我的耳邊響起。實際上,這不僅說明了學生在古詩文學習中所遇到的困惑和疑難,也反映了我們的文言文教學還有許多問題要解決。這就向教師提出了一個很有挑戰(zhàn)性的問題:如何讓學生在良好的學習氛圍中有效、快樂地掌握相關的文言文知識,提升古文學習的能力,豐富個人的內(nèi)涵,并且逐漸積累文學素養(yǎng)。在不斷的學習與積累中,我也慢慢地總結出一些方法和策略,一方面在具體教學中應用,一方面在反思中改進。
一、重理解,抒真情,提升寫作能力
孟郊的《游子吟》是一篇歌頌母愛的真摯感人的詩篇。在備課時,我覺得不能為了講詩而講詩,而要讓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逐漸理解詩的深刻內(nèi)涵,提升學生的閱讀感受能力。所以在講這首詩時,我先讓學生課后查找相關的資料,熟悉此詩創(chuàng)作的背景。布置完任務后,大部分學生通過網(wǎng)絡、書籍查找了很多相關資料,為上好此課做了充分準備。
師:請大家交流一下課下所查找的有關此詩背景的資料。
生:孟郊常年顛沛流離、居無定所,最值得回憶的莫過于母子分離的痛苦時刻了,所以思念之情油然而生,創(chuàng)作了這首詩。
(了解這首詩的創(chuàng)作背景就是為了讓學生深刻地感受到,母愛是發(fā)自內(nèi)心的真摯情感,不含有任何雜質。為了讓學生進一步理解此詩,并能暢所欲言,我又讓學生各抒己見,談談對這首詩的感受。)
生:喜歡“臨行密密縫”,因為品讀這句詩眼前仿佛一下子就浮現(xiàn)出一位母親在煤油燈下為將要遠行的兒子穿針引線,細心地縫補衣裳的場景。母親仿佛把所有對兒子的牽掛和愛戀都縫在衣線中,唯恐出現(xiàn)紕漏,所以特別細心。雖無語卻勝過千言萬語,母愛就是這樣,既平凡又感人。
師:好,理解得很透徹,你能夠把詩詞中關鍵的語句放在特定的情境中去理解,去感悟,這很棒。
生:喜歡“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一句,因為無論游子身在何處,穿著母親親手縫制的衣裳就會覺得母親就在自己身邊,無論身在何處都不孤獨。
生:我喜歡詩的最后兩句,因為它告訴我們要學會感恩,對于春日般的母愛,小草似的兒女雖報答不盡也要心懷感恩。
師:同學們,為什么在孟郊的這首詩里你能感受到這么多東西并且能夠表達出來?
生:因為孟郊的這首詩,抓住了母親給自己縫衣服的這樣一件小事,以小見大,表現(xiàn)了濃濃的母愛。
生:因為此詩使用了如“密密縫”這樣的關鍵詞,母親縫得那么認真仔細,體現(xiàn)了她內(nèi)心的活動。比如“意恐”一詞,一下子就把母親擔憂兒子遠行,怕兒子遲遲不歸的心境表達出來了。
師:同學們,你們說得太好了,我想大家一定都是有感而發(fā)。那么學完這一課,你們能不能也寫一個小小的隨筆,把母親對你的愛表達出來呢?
(學生馬上認真地投入到了寫作中,教室里安靜極了,只能聽到沙沙的寫字聲。很快,學生完成了作品,且在全班面前展示。)
生:媽媽,為什么以前你對我的愛我都沒有深切地感受到呢?記得開始學寫字時,我怎么寫都寫不好,急得都快哭了,最后干脆把筆一扔,躺在床上?!安粚懥?,練字太難了,就此罷工?!蔽倚箽獾卣f。這時,你輕輕來到我身邊,用溫柔親切的目光看著我,握著我的手,和藹地說:“沒事,來,媽媽教你寫?!蔽覛夂艉舻卣f:“寫就寫!”母親握著我的手,一筆一畫地寫起來。那雙手特別有力量,慢慢地,穩(wěn)穩(wěn)地一步一步地教我寫著。一剎那,我感覺好像有股暖流涌上我的心頭,有一種神奇的力量讓我不知不覺就把字寫好了。我熱淚盈眶,眼淚順著臉頰流了下來。母親見我哭了,忙用她溫暖的手幫我擦眼淚,嘴里還不停地說:“是媽媽把你的手弄疼了吧?真對不起!”我再也忍不住了,撲到媽媽的懷里,說:“媽媽,是我不好?!蹦赣H默默地用她那雙溫暖的手為我擦去了淚水……我原想收獲一縷陽光,你卻給了我整個春天!
學生通過體會與學習這首詩,把母親關愛自己的最感人的情節(jié)表現(xiàn)了出來,品詩中激發(fā)出真情,并且用真摯的語言表達了出來。所以每次講完有真摯情感的古詩,我都會抓住機會讓學生練筆,學生都有很大進步。
二、重擴寫,美語言,培養(yǎng)寫作技巧
選入初中課本的很多古文,大都是文質兼美的,而且這些文章包含了許多語言運用方面的技巧,可以給學生寫作提供借鑒。在講九年級課文《岳陽樓記》時,我發(fā)現(xiàn)文章中寫景的語段描寫得非常好。所以設計此節(jié)課時,我就把寫景的方法滲透在其中。但是單純的方法滲透,學生并不是很愿意接受,用什么方式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呢?經(jīng)過了一番思考,我還是覺得要重視文本,抓住文中的精彩片段來講授效果會更好。如何設置問題呢?經(jīng)過一番思考,我設計了如下環(huán)節(jié):在講解第4段晴天的景色時,我先讓學生談談讀完“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皆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這一段的感受是什么。學生紛紛舉起手來,有的說,抓住了景物的特點;有的說,善于運用修辭,把美麗的景色表現(xiàn)得非常生動。我靈機一動,說:“同學們,假如你是岳陽樓的導游,正好趕上今天岳陽樓是晴好的天氣,你會怎樣向游客介紹此地的景色呢?請大家拿出手中的筆,來寫一下你的導游詞吧?!蔽遗R時為學生加了一個小練筆。學生根據(jù)剛才總結此段寫景的方法開始創(chuàng)作。有學生這樣寫到:“歡迎大家來到岳陽樓,這里魚躍鳥飛展生機,蘭草幽香有新意;月光皎潔瀉千里,明月倒影似玉璧;豁然開朗精神爽,身處其中樂開懷?!彪m然學生的筆法還有些幼稚,但是我真切地感受到了,他們能從古文的學習中總結出方法,并且把這些方法運用到自己的習作中去,如抓住景物的特點,運用修辭,把握句式等。在此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我又給學生留了一個小練筆:寫一段介紹太陽島的文字。作業(yè)交上來后,我發(fā)現(xiàn)學生寫得都很好。通過這堂課的教學,我發(fā)現(xiàn)文言文也可以講出新意,并調(diào)動了學生的積極性。經(jīng)典的篇目之所以能夠流傳下來,就是因為無論在語言還是寫法上都堪稱經(jīng)典,這也為我的寫作教學提供了新的素材與參考。
三、重積累,提升學生寫作的內(nèi)涵
通過不斷地教學實踐,我發(fā)現(xiàn)在古詩文的教學中,要想讓學生寫作能力有所提升,除了注重利用課文中文本的描寫方法外,還要讓學生多積累?!罢Z文課,得法于課內(nèi),得益乃至成才于課外”。學生如果沒有一定的詩詞積累,對詩詞的理解也不會透徹,教師強加給學生,也只會事與愿違。所以我會時時處處讓學生積累課內(nèi)的必備篇目,多次閱讀,理解透、分析透,每學期我還為學生列出加背的篇目,在此基礎上進行摘抄。我發(fā)現(xiàn)學生的作文慢慢就有了古詩詞的身影,語言也更豐富了。學生只有積累,才能與詩人的情感產(chǎn)生共鳴,碰撞出精神的火花;也只有積累,才能厚積而薄發(fā);只有不斷解讀、賞析、感悟,寫作水平才會有更大的提高?,F(xiàn)在學生的作文中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這樣的內(nèi)容:信念是什么?信念是李白“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钡膱?zhí)著堅定;信念是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忠貞報國;信念是杜甫“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憂國情懷。學生在積累古詩文中實踐;在積累古詩文中進步;在不斷地寫作中提高。
這是我在古詩文教學中的一些淺顯的認識,還不夠成熟,但是我相信,在不斷的教學實踐和積累中我會慢慢地提升,也會帶動學生去提升。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還會積累更多的經(jīng)驗和方法,在反思中不斷完善自己的古詩文及寫作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