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迎春
(宜春學院第二附屬醫(yī)院結(jié)核科,江西宜春336000)
PLR、NLP及C反應蛋白水平檢測在慢阻肺急性加重診斷中的應用價值
陳迎春
(宜春學院第二附屬醫(yī)院結(jié)核科,江西宜春336000)
目的分析研究血小板與淋巴細胞比值、嗜中性粒細胞與淋巴細胞比值及C反應蛋白(CRP)水平檢測對于慢阻肺急性加重診斷的特異性與敏感性。方法選取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至本院治療的患者84例,按病情分為急性加重組和穩(wěn)定組,每組42例。測定各組患者的PLR、NLP及CRP水平,利用ROC曲線(受試者工作特征曲線)進行特異性與敏感性分析。結(jié)果兩組患者PLR、NLP及CRP水平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且兩組PLR、NLP水平與CRP水平成正相關(guān)(P<0.05)。NLR的ROC曲線下面積值A(chǔ)UG為0.85,特異性和敏感度分別為86.4%、85.3%;PLP的ROC曲線下面積值A(chǔ)UG為0.79,特異性和敏感度分別為81.6%、82.3%;CRP的ROC曲線下面積值A(chǔ)UG為0.89,特異性和敏感度分別為87.6%、88.3%。結(jié)論PLR、NLP及CRP水平對于慢阻肺急性加重診斷均具有較高的特異性和敏感性,其中NLP和CRP診斷價值更高,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慢性阻塞性肺疾??;CRP;嗜中性粒細胞;血小板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種以持續(xù)氣流受限為特征的慢性呼吸系統(tǒng)疾病,主要與氣道和肺臟對有害顆?;驓怏w的異常炎癥反應有關(guān),有發(fā)病緩慢、反復發(fā)作、病死率較高的特點[1],急性加重可引起肺心病和呼吸衰竭等嚴重并發(fā)癥,病情變化快,治療難度較大。因此臨床需要一種能可靠的預測慢阻肺急性加重的檢測指標。近年有關(guān)CRP的研究較多,且證實其對慢阻肺急性加重具有較高的診斷價值[2]。有研究表明[3]PLR和NLP也是炎癥診斷標志物,可作為炎癥性疾病的預測和診斷的廉價、可行的檢測指標,但是目前關(guān)于慢阻肺的研究較少,特異性和敏感性有待查證。為探究PLR、NLP及CRP水平檢測對于慢阻肺急性加重診斷特異性與敏感性,
本文選取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至本院治療的患者84例,按病情分為急性加重組和穩(wěn)定組,評估診斷價值?,F(xiàn)將結(jié)果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經(jīng)本市倫理委員會同意,根據(jù)選取2012年1月~2016年1月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至本院治療的患者84例,按病情分為急性加重組和穩(wěn)定組,每組42例。急性加重組患者符合Anthonisen標準,穩(wěn)定組是病情在2個月之內(nèi)未出現(xiàn)惡化的患者。排除標準:①患有支氣管擴張、肺結(jié)核、腫瘤或其他炎癥性疾病及結(jié)締組織疾病的患者;②已經(jīng)接受抗生素或激素治療的患者;③有嚴重的心、肝、腎等重要臟器器質(zhì)性病變的患者;④有嚴重精神疾病無法進行相關(guān)指標檢測的患者。急性加重組男20例,女22例,年齡42~65歲,平均(50.8±8.6)歲,煙齡(29.1±16.5)年,BMI指數(shù)(23.1± 3.6)。對照組男21例,女21例,年齡43~65歲,平均(51.6±8.3)歲,煙齡(30.4±15.8)年,BMI指數(shù)(22.8± 3.2)。兩組患者在性別比、年齡、煙齡及BMI指數(shù)等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所有患者對本次研究知情并簽署同意書。
1.2 數(shù)據(jù)采集所有患者納入研究當天進行靜脈采血留樣,利用離心機3 000 r/5 min棄上清后,進行全血細胞計數(shù)分析,測定并記錄所有患者血液中的嗜中性粒細胞、血小板、淋巴細胞及CRP水平。急性加重組患者入院24 h之內(nèi)進行FEV、FVC、動脈氧分壓、動脈二氧化碳分壓等肺功能指標測定,穩(wěn)定組患者通過查閱就診記錄獲得。
1.3 統(tǒng)計學方法本次研究采用SAS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利用ROS曲線,對PLR、NLP和CRP水平進行特異性和敏感性分析;利用Pearson進行相關(guān)性分析。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診斷標志物差異比較兩組患者PLR、NLP和CRP水平均有顯著差異(P<0.05),利用Pearson進行相關(guān)性分析發(fā)現(xiàn),PLR水平與CRP水平均成正相關(guān)(r=0.637,P<0.05),NLP與CRP水平亦成正相關(guān)(r=0.318,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診斷標志物差異比較
表1 兩組患者診斷標志物差異比較
P值<0.05<0.05<0.05項目PLR NLP CRP(mg/L)穩(wěn)定組(n=42)134.86±17.54 3.01±1.13 16.25±6.38急性加重組(n=42)157.41±16.46 8.26±3.88 51.63±18.40 t值6.076 8.419 11.773
2.2 PLR、NLP和C反應蛋白水平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的診斷價值分析利用ROC曲線(受試者工作特征曲線)對PLR、NLP和CRP水平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的診斷價值進行分析,得出NLR的ROC曲線下面積值A(chǔ)UG為0.85,其95%置信區(qū)間為0.133~0.694,特異性和敏感度分別為86.4%、85.3%;PLP的ROC曲線下面積值A(chǔ)UG為0.79,其95%置信區(qū)間為0.644~0.921,特異性和敏感度分別為78.6%、82.3%;CRP的ROC曲線下面積值A(chǔ)UG為0.89,95%置信區(qū)間為0.139~0.741,特異性和敏感度分別為87.6%、88.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呼吸系統(tǒng)的常見病,以持續(xù)氣流受限為特征,呼吸道感染是其急性加重的一個主要誘因[4]。CRP是由肝細胞合成,具有激活補體和促進粒細胞及巨噬細胞的吞噬作用,是在急性炎癥患者血清中出現(xiàn)的可結(jié)合肺炎球菌細胞壁C-多糖的一類蛋白質(zhì),正常情況下血清含量極微,急性創(chuàng)傷和感染時其血濃度急劇上升[5],是目前臨床上常用的急性炎癥反應指標。有研究表明[6]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發(fā)作期,CRP反應迅速且不受藥物影響,隨病情的逐漸加重而急劇增高,病情嚴重或癥狀反復的患者CRP水平明顯高于正常人。本研究結(jié)果中急性加重組患者CRP濃度為(51.63±18.40)mg/L,明顯高于穩(wěn)定組患者的(16.25± 6.38)mg/L,ROC曲線下面積值A(chǔ)UG為0.89,95%置信區(qū)間為0.139~0.741,特異性和敏感度分別為87.6%、88.3%,說明CRP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的預測和診斷具有較高的臨床價值,穩(wěn)定組的CRP水平并未回復至正常水平說明患者特異性炎癥有好轉(zhuǎn),但仍存在非特異性炎癥,機體仍處于應激狀態(tài)中。
機體受感染、有炎癥反應時可促使巨噬細胞系統(tǒng)產(chǎn)生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白細胞介素6和轉(zhuǎn)化生長因子β等生長因子,刺激干細胞,使血液中的嗜中性粒細胞大量增加,而淋巴細胞數(shù)量有所下降,所以嗜中性粒細胞和淋巴細胞比值(NLP)可作為炎癥指標檢測機體炎癥反應。有研究表明[7]NLP在預期社區(qū)獲得性肺炎的死亡率方面有較高的敏感性。本研究中急性加重組患者NLP為(8.26±3.88),明顯高于穩(wěn)定組的(3.01±1.13),ROC曲線下面積值A(chǔ)UG為0.85,特異性和敏感度分別為86.4%、85.3%,診斷準確性與CRP相似,而且其測定相對簡便、廉價,是臨床使用中較為理想的標志物。
PLR在臨床中的應用較為廣泛,在直腸結(jié)腸癌、卵巢癌等腫瘤預測和分析中有較高的利用價值[8]。本研究中急性加重組PLR為(157.41±16.46),高于穩(wěn)定組的(134.86± 17.54),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ROC曲線下面積值A(chǔ)UG為0.79,特異性和敏感度分別為78.6%、82.3%。雖然PLR水平與穩(wěn)定組有較大差異,敏感性也較高,但是特異性不高,診斷價值不及CRP和NLP水平檢測。
綜上,PLR、NLP和CRP水平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均具有較高診斷價值,其中CRP特異性與敏感性較高,NLP與CRP診斷準確性相似,且具有簡便廉價的優(yōu)點,PLR診斷價值相對較弱。但是仍有以下不足:①樣本量較少;②PLR、NLP、CRP水平對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的治療指導作用還需進一步研究。
[1]白澎,孫永昌,盛海燕,等.北京市社區(qū)高危人群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斷與疾病分類狀況調(diào)查[J].中國呼吸與危重監(jiān)護雜志,2014,13(4):330-333.
[2]韓慧.血漿CRP、WBC在檢測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發(fā)作期的價值[J].當代醫(yī)學,2014,20(14):31-32.
[3]武夏.血清降鈣素原測定對合理應用抗生素治療AECOPD的作用[J].臨床肺科雜志,2012,17(4):654-655.
[4]汪靜,汪仕文,侯義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發(fā)病的影響因素分析[J].當代醫(yī)學,2015,21(34):161-162.
[5]胡瓊英,艾承錦,張爽,等.CRP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診斷中的應用[J].國際檢驗醫(yī)學雜志,2016,37(17):2374-2378.
[6]倪高順,牛永亮,陳洋.PLR、NLP水平和C反應蛋白在預測慢阻肺急性加重的價值分析[J].臨床肺科雜志,2016,21(11): 2032-2035.
[7]張洋,李永霞.炎癥及氧化應激反應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發(fā)病機制中的研究進展[J].昆明醫(yī)科大學學報,2015,36(1):162-164.
[8]王志峰,符之月,王春剛,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hs-CRP水平變化及其與肺功能、血氣分析的相關(guān)性研究[J].安徽醫(yī)藥,2014,18(11):2152-2154.
10.3969/j.issn.1009-4393.2017.25.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