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曉瓊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2-1578(2017)08-0235-02
課堂教學語言在課堂教學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教師的主要勞動手段是語言,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直接影響著課堂教學效果的好壞。特別是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由于小學生認知水平的局限性和語言表達方法的匱乏,語言感知能力的缺失,因此,使用生動活潑、充滿情趣、干凈高效、極富個性的教師課堂教學語言尤為重要。著名教育學家夸美紐斯說:“教師的嘴,就是一個源泉,從那里可以發(fā)出知識的溪流?!碧K霍姆林斯基也曾指出:“教師的語言修養(yǎng)在極大的程度上決定著學生在課堂上的腦力勞動的效率?!闭Z言大師莎士比亞說得好,“簡潔是智慧的靈魂,冗長是膚淺的藻飾?!?/p>
然而在教學實踐中,無論是老師提出的問題還是學生的回答,教師常常重復不斷。造成這一教學現(xiàn)象的原因概括起來大概有以下幾種:一是擔心學生回答聲音太小,其他同學聽不清楚,充當“擴音器”。二是覺得學生的回答中肯精彩,或者揭示了課堂教學重點突破了難點,重復加以強調(diào),如同“復讀機”。三是認為這樣提高嗓門的強調(diào)可以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學生的目光,好似“強心劑”。四是以為學生的回答不夠完整、準確,與教學預設不符,借此加以補充、修飾,仿佛“美容師”。
可老師們的“一廂情愿”“周到服務”往往卻事與愿違,教師的過多重復不僅不能達到預想目的,反而給教學活動造成了不良的影響。一是造成了教學資源的浪費,最突出地表現(xiàn)在教學時間的浪費上。二是造成了課堂節(jié)奏的疲沓、教學效率的低下。三是造成了學生不良習慣的養(yǎng)成。四是造成了學生學習興趣的衰減。五是影響了教師個性魅力和專業(yè)成長。
那么,如何優(yōu)化教育教學語言,切實提高課堂教育教學效果呢?筆者在長期教育教學實踐中總結出以下應對策略:
1 延緩課堂節(jié)奏
在教學實踐中,確實會遇到有的孩子因為膽小、緊張、身體不適等原因,說話聲音小的情況。此時,教師可以先減緩教學節(jié)奏,讓回答問題的孩子放松心情,使其他聽課的孩子靜默聆聽,然后鼓勵孩子自信、清晰、響亮地再次回答。這樣既可以避免教師語言重復,又給回答問題的同學再次深入思考的時間、完善自己答案的空間;既可以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又體現(xiàn)了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記得有一次課堂上,在提出問題后,同學們進行了積極地思考、交流。小組合作時,我通過了解學情,知道平常膽小的一個女生學得非常認真,便有意識地叫她回答問題。她顯得特別緊張,臉紅到了耳根,小聲地回答了問題,其他同學有的竊竊私語,有的左顧右盼,有的茫然無措。我耐心地等這位同學回答完之后,走到另一位同學的身邊,和顏悅色地問:“你聽到了她的回答嗎?”那位同學理直氣壯地說:“沒有聽到,她說得太小了!”其他同學一聽也跟著隨聲附和著。我故作不解地說:“是嗎?她說的我們真聽不見嗎?我們再試試看?!闭f完,我將手指放在嘴邊,“噓!”待全班同學安靜之后,我再次走到那位女同學身邊,湊近她的耳朵輕聲地說:“你的回答很準確,大聲告訴同學們吧,老師相信你一定能行!”在我的鼓勵下,這位同學自信滿滿地昂起頭,站直了身子,提高了音調(diào),再次回答了問題。我又走到剛才那位同學身邊,親切地問:“現(xiàn)在聽到了嗎?”他不假思索地說:“聽到了!”我又走到另一個同學面前問:“你聽到了嗎?”他也不容置疑地說:“我聽到了?!鄙宰鐾nD,我語重心長地說:“孩子們,在別人說話的時候,我們可要專心致志呀,用耳朵去傾聽,用心靈去感受。這既是對別人的尊重,是文明禮儀的基本要求,也是我們學習知識的需要呀!”就這樣,孩子們在以后的學習中,逐漸養(yǎng)成了傾聽的習慣,而那位膽小的女孩也慢慢地變得活潑開朗,自信了,課堂上經(jīng)常能看到她高舉的小手,聽到她響亮的回答。
2 適時順水推舟
在課堂上不乏精彩絕倫的回答,學生的良好表現(xiàn)常常令教師激動不已,總會情不自禁地復述著學生的回答,似乎在告訴其他的孩子:瞧,這孩子多會思考呀!他講得多好?。∵@個內(nèi)容很重要,你們可得記牢了喲!其實,此時教師若在學生回答后,適時順著學生的思路,巧妙地進行過渡或引讀,既可以達到強調(diào)重點內(nèi)容的目的,又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探究熱情,使教學過程更加流暢。如:為了體現(xiàn)學生主體,教師常設計學生質(zhì)疑的教學環(huán)節(jié)。為此,教師可以直接讓學生將問題板書在黑板上,由學生進行有的放矢地合作探究;也可以利用巧妙過渡引入并展示教師的預設:“同學們提的問題真好,老師在讀這段文字時也有過一些困惑,請看大屏幕!真是英雄所見略同呀!”或者 “這的確是個問題,聰明的你給大家出出主意吧!”如在教學《晏子使楚》一課時,學生讀題后質(zhì)疑:
生1:晏子是誰?
師:想走進人物。
生2:“使”在這里是什么意思?
師:想深入理解字詞。
生3:楚國是一個什么樣的國家?
師:想了解社會背景。
生4:出使過程中發(fā)生了哪些事?
師:想探尋事件真相。
生5:結果怎么樣了?
師:關心人物、事件命運。
這樣,教師順著學生的思路,適時總結、提煉,旁敲側(cè)擊地提出了學習課文的重點,滲透了學法指導。
3 開展有效評價
在學生的回答之后進行多樣化地有效評價,是減少教師語言重復的重要途徑。簡潔、明了、中肯、激勵、多元的有效評價不但能夠使學生快速地判斷自己思維的正確性,及時矯正思維方向,又能縮短教學時間、保護學生的探知欲。
3.1 讓評價成為理解文本的催化劑
在課堂上,大多數(shù)學生的發(fā)言欲望都很高,很多時候,問題剛提出來學生就已將小手舉得高高的,但學生的思維往往比較淺近,不能達到文本的深度。這時,就需要老師寓引導、點撥于評價中,給學生以鼓勵和指引,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文本。如在教學《白楊》一課時,對文中“一棵高大的白楊樹旁,兩棵小白楊樹正迎著風霜成長起來?!币痪涞睦斫猓瑢W生不難回答“高大的白楊樹是指爸爸,小白楊樹是指‘我和妹妹”。但這樣的理解顯然是不全面的,于是可以這樣評價:“你真會思考,能把白楊樹和人物聯(lián)系起來。再想想看,它們還指誰?”生:他們還指像爸爸一樣的建設者、像“我”和妹妹一樣的下一代、接班人。這樣在老師的評價與引領中,學生更深刻地理解了課文內(nèi)涵。
3.2 讓評價成為學生表達的樣板
在教學中,我們常常有這樣的體會:當一個話題拋出后,學生不是無話可說,就是有話說不出來,或說不具體。這時,教師無需重復話題,期待學生的靈光一現(xiàn)??梢酝ㄟ^評價,讓學生在評價中真切地感悟到語言表達的方法和技巧,知道“說什么”和“怎么說”,為學生構建表達的樣板,提供表達的思路,從而使學生勇于表達、善于表達,表達得更流暢,更生動。如在教學《白楊》一課時,教師用深情的語調(diào)對孩子們說:“同學們,在我們的生活中,有多少像白楊樹一樣的奉獻者呀,他們的身影無處不在,讓我們走近他們吧!”
生1:“我覺得山區(qū)的老師們就像白楊樹一樣,他們扎根山區(qū),為山里的孩子們能走出山溝忘我地工作著?!?/p>
師:“是呀,他們是孩子們理想的使者,甘于清貧,樂于奉獻,為孩子們播撒希望。”
生2:“我覺得環(huán)衛(wèi)工人們也像白楊樹一樣,他們起早貪黑,不怕臟不怕累,為人們帶來潔凈。”
師:“是呀,他們披星戴月、無怨無悔,帶走的是臟亂,留下的是清新。聽,刷、刷、刷,多么美妙的交響?!?/p>
生3:“我覺得建筑工人也像白楊樹一樣,哪里需要他們,哪里就有他們忙碌的身影。”
師:“不是嗎?繁華的都市有他們揮灑的激情,寂寥的鄉(xiāng)村有他們奮斗的足跡?!?/p>
在這一教學片斷中,教師用詩一般的語言,既對學生回答進行評價,又潛移默化地滲透了表達方法和技巧的指導,讓學生感受到祖國語言的魅力。
3.3 讓評價成為口語交際的實驗田
語文課堂理應是學生的課堂,理應是自由的課堂,理應是進行語文訓練的主要陣地,而評價也理應成為學生口語交際的舞臺。不難發(fā)現(xiàn),課堂上我們經(jīng)常能聽到教師給予學生以熱情洋溢的評價,但總是千篇一律。既單調(diào)乏味,也使學生失去了口語交際的良機。因此,教師可以將評價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在互評、自評中培養(yǎng)自我反省的能力和運用語言的能力。下面是教學《清平樂·村居》一文時的一個片斷。
師:讀了這首詞,你覺得詩人喜歡誰?喜歡他什么?有不同意見的可以相互指出來。
學生思考討論之后,一生說:我覺得詩人喜歡小兒子的天真可愛,詞中‘更喜小兒亡賴可以看出來。
他剛說完,又一個學生馬上接過話題說:我倒覺得詩人更喜歡小兒子的無憂無慮,他一個人躺在地上悠閑地剝著蓮蓬,沒有那么多惱人的煩心事。
先前的學生聽了,爭辯道:“正因為小孩子調(diào)皮淘氣,才令詩人格外喜歡呀!”
師不置可否,走到另一學生跟前說:“你覺得呢?”
生:我覺得詩人喜歡那對老夫妻,他們醉眼蒙朧,用家鄉(xiāng)話相互打趣,多快樂呀!
另一學生也點頭稱是:我也覺得詩人喜歡那對老夫妻,他們的孩子干活的干活,玩耍的玩耍,一家人多幸福呀!
又一個學生卻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我覺得詩人不喜歡那對老夫妻,詞中這樣說:白發(fā)誰家翁媼?好像是在質(zhì)問:這對白發(fā)蒼蒼的老人是誰呀?
剛才那位學生馬上評價說:我不同意,正是這個問句,寫出了詩人對這對老夫妻的喜歡。你想,他們用家鄉(xiāng)話相互逗趣,述說著甜蜜的往事,似乎回到了過去那美好的時光,作者很羨慕,好像在問:這對幸福的老夫妻是誰呀?要是我能像他們那樣該有多好呀!
還有一個學生提出了與眾不同的看法:我覺得詩人沒有特別的喜歡誰,而是喜歡他們這種怡然自得的鄉(xiāng)村生活。
他的話音剛落,全場便響起了熱烈的掌聲。在整個教學活動中,老師將評價的主體交還給學生,讓他們自由地交流,大膽地評議,創(chuàng)造性地理解文本,并從中獲得口語交際的成功體驗。
總之,只要我們在日常教學活動中嚴格要求,精心設計,我們的教學語言就會更加潔凈,我們的課堂教學就會更加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