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崇巖+徐美霞
摘要:如何讓學生愛上英語課,這是每一位英語教師應該仔細思考并探究的重要問題。英語教師應該把它放在一種輕松愉悅的環(huán)境中去學習和運用。所以,在英語課堂上,盡力給學生營造一種輕松溫馨的氛圍,讓英語課堂成為放飛學生心靈的綠洲。
關鍵詞:英語課堂 交流舞臺 和諧構建
著名的教育學家葉瀾教授認為:“課堂蘊含著巨大的生命力,只有師生的生命力在課堂教學中得到有效發(fā)揮,才能真正有助于師生的成長,課堂才有真正的活力。”因此,我們應從生命的層次進行英語課堂教學,讓英語課堂充滿家庭的溫馨和生命的活力,讓英語課堂成為學生的愛的樂園,成為放飛學生心靈的綠洲。
一、和諧構建,激活課堂氣氛
英語教學的生命在于課堂,課堂教學的生命在于激趣、創(chuàng)新。中學生求新求異的愿望強烈,因此,教師必須因勢利導。課堂上,創(chuàng)設各種各樣的情景,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激發(fā)他們的靈感。
1.激發(fā)興趣
托爾斯泰說過:“成功的教學所需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泵總€班級總有一部分學習英語有障礙的同學,引導那些根本不學英語又喜歡玩游戲的學生來學英語不是一件容易事,只能智取,不能盲干。因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老師的言行對學生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
2.運用競爭
運用競賽,挖掘學生學習的“潛能”,最大限度地調(diào)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以及思維的靈敏性。初中學生具有進取心和榮譽感,尤其在市場經(jīng)濟競爭的熏陶下,學生的競爭意識更加激烈。將競爭機制引入英語課堂教學中來,則是一種行之有效的形式。例如,我們可以將日??陬^操練用語變化成競賽用語;問答可以來一個“搶答”;拼讀單詞,來一個拼“單詞大王”競賽,以及書寫比賽,猜謎語大賽,等多種多樣的形式;再用積分法,給予鼓勵效果更佳。課堂上適當?shù)母傎?,學生樂于參與,樂于爭先,樂于學習,這就調(diào)動了全體學生的學習興趣。
3.創(chuàng)設意境
創(chuàng)設真實的交流情境,使學生迅速進入學習英語的最佳狀態(tài),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激活英語課堂氣氛的有效措施。綜合英語的實踐性、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根據(jù)不同的課型,我給學生創(chuàng)設了許多閃耀著生命光彩、興趣盎然的英語情景。如我于2013年的周末去爬山游玩,并且將游玩的照片上傳于網(wǎng)上。新學期開始,我走進教室,許多學生就親熱地湊到了我的身邊。這個周末,老師干什么去了?于是,我靈機一動,干脆來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答記者問”:
生1:Mr liu,will you please tell me where you wentlast Sunday?
師:I would like to tell all of you that I have gone to Wulian.
生2:What is Wulian like?
生3:What did you do when you were free?
…
問題還在提出,回答仍在繼續(xù)。英語課堂已儼然成為師生交流、對話、碰撞的課堂,英語課堂煥發(fā)出了生命的活力。
二、優(yōu)化課堂,搭建交流舞臺
課堂教學是創(chuàng)造性的活動,課堂教學要鼓勵師生互動中的即興創(chuàng)造,感受學生思維的靈性。讓孩子們做舞臺的主角,展示自己的生命活力。
1.藝術應用
教師是教學藝術的探索者。教師使用課堂用語的目的是為了和學生在課堂教學中進行有效溝通,因此,課堂用語應簡練通俗,符合學生的英語能力水平。精彩的課堂用語能給整堂課的教學錦上添花,因此課堂用語要生動豐富。這樣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聽力,又豐富了學生的語言。
2.有效設計
課堂教學應是教師“帶著學生走向知識”,而不是“帶著知識走向學生”。課堂教學有輕重緩急、波瀾起伏,讓學生的情感意識隨課堂氣氛的升降而起落,以求得“大容量、快節(jié)奏、高效率”。
3.豐富多彩
豐富多彩的現(xiàn)實生活是學生學習的興趣之源。英語來源于生活,離不開生活。教師要把課堂變成一個濃縮的微型社會:把花草樹木、高樓大廈都“請”進課堂,讓課堂活起來;讓學生在生活情景中學會體味人生。讓學生領悟到英語不僅存在于書本中,還存在于我們生活的每個角落;使學生親身體驗到英語就在身邊,遂而產(chǎn)生對英語的親近感。教師還應善于把來自生活的知識再融入生活,引導學生在課本知識中領悟生活,在實踐中運用知識。如在講授外研版英語七年級上Module 2 Me,my parents and my friends時,我搬出了學生非常喜歡的電視劇《家有兒女》,讓學生們?nèi)グ缪輨≈械慕巧?。讓學生從課本走向生活,才能真正體驗到英語學習的真諦和樂趣,獲得成就感,激發(fā)學習欲望。
三、培養(yǎng)能力,激發(fā)學生靈感
《新課程標準》要求英語教學要實現(xiàn)認知、情感和技能三大領域的教學目標,特別注重在傳授知識與進行思想教育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同時老師在教學過程的設計和安排時須注意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尊重學生的獨立人格,激發(fā)學生探究欲望,想方設法培養(yǎng)其獨立獲得知識,創(chuàng)造性運用知識的能力。
我認為,在課堂教學中小組活動是學生的獨立活動,每個學生都是學習活動的主人,積極主動的協(xié)調(diào)者和創(chuàng)造者。教師從傳授者變?yōu)橹笇д?、參與者或觀察者。此活動可以改變課堂教學中學生所處的被動局面,促使學生在掌握知識的過程中積極思維,發(fā)展個性,互助共進。同時,也可解決因班級學生多,學生急于實踐的欲望得不到滿足,學習積極性受挫等矛盾。所以在教學實踐中,我經(jīng)常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每個小組有4人,每組選一名英語成績較好、性格外向、有一定組織能力的學生任組長。通過實踐證明,在英語課堂教學中適當運用小組活動方法(如信息交流、猜謎、扮演角色、做游戲等),有利于創(chuàng)設良好的言語交際環(huán)境,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nèi)大幅度地增加了學生參與語言實踐的數(shù)量,在這種教學活動中,師生彼此分享激情的燃燒、真情的涌動和心靈的碰撞;而學生的想象力得以放飛,潛能得以發(fā)揮。
四、營造氛圍,煥發(fā)課堂活力
情感是打動人心靈的秘訣,在英語教學中具有推動、調(diào)節(jié)、強化等功能。課堂的真正活力來自于教師與學生之間心心相印,達到一種默契,這種默契能協(xié)調(diào)教學中各要素之間的關系,使其形成一種合力。
1.潛移默化
盧梭說過:“只有成為學生的知心朋友,才能做一名真正的教師?!彼?,教師的言行要能喚起學生對未來生活的熱烈憧憬和樂觀明朗的期待。教師溫和的聲音、微笑的面孔、理解的表情會給課堂帶來愉快的氣氛,對學生的學習效果有直接影響。
2.培養(yǎng)自信
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杰絲·雷耳說:“稱贊對溫暖人類的靈魂而言,就像陽光一樣?!苯處煈吹矫恳粋€學生都有其閃光的一面;教師要懂得欣賞每個學生,對每個學生都暗含期待。在英語課上,教師應全力肯定學生的一切努力,保護學生的一切嘗試;對學生的表現(xiàn)給予發(fā)自內(nèi)心的贊賞,肯定他們的點滴進步,學生從教師的舉止言行中感受到了教師對他們的愛意和鼓勵,體會到了自己的生命價值,就會逐漸消除用英語交際的膽怯心理,樹立參與課堂活動的信心。
我們從事的是基礎的英語教學,要幫助學生發(fā)展自己;我們要使分散的知識系統(tǒng)化,使書本知識交際化,使課堂活動生活化;我們要讓學生為自己的生命喝彩;我們要把課堂與生活銜接,把世界引入課堂,讓英語課堂成為放飛學生心靈的綠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