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正程,王櫻桃,魏小明
?
高校體育教師職業(yè)價值觀影響因素研究——以重慶市為例
金正程,王櫻桃,魏小明
重慶郵電大學體育學院,重慶,400065。
運用訪談法、問卷調查法、數(shù)理統(tǒng)計法自行編制《高校體育教師職業(yè)價值觀調查量表》,對重慶市230名高校體育教師進行測試,以期對高校體育教師職業(yè)價值觀影響因素進行研究。結果表明:高校體育教師職業(yè)價值觀為一個一階6因子二階1因子結構,結構維度包括工作報酬、自我發(fā)展、意志品質、人際關系、職業(yè)環(huán)境、職業(yè)屬性;自編量表信、效度良好,為制定有效的高校體育教師管理措施、優(yōu)化體育職業(yè)人力資源管理理念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高校;體育教師;職業(yè)價值觀;結構維度
職業(yè)價值觀(工作價值觀)是現(xiàn)今心理學與管理學界中最具研究價值的論題之一,在西方國家的研究歷程已達70年之久,國內學者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涉入職業(yè)價值觀領域。職業(yè)價值觀研究對象主要包括公司、企業(yè)、教育、醫(yī)療、行政等行業(yè)人群,然而體育行業(yè)特別是高校體育教師的相關研究還很少見。
中國教育夢蘊含了“強國必強教,強國先強教”的理念,教育是基礎,人才是核心。高校體育教師在大學生體質發(fā)展過程中扮演引導角色,其師資隊伍的建設、改革是實現(xiàn)中國教育夢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然而,目前生源擴招與聘用改制確實給高校教師身心方面帶來了雙重的壓力,這一問題的積壓會導致教師工作滿意度的降低、離職傾向的提高。生源遞增與制度轉型已成為國內學校主流發(fā)展趨勢,教育質量的保證與師資隊伍的穩(wěn)固建設還需要從教師本身出發(fā)。基于此,本研究通過理論分析對高校體育教師職業(yè)價值觀進行探討,并提出假設模型,以實證研究方式對結構模型進行檢驗,在此基礎上對影響高校體育教師職業(yè)的特質因素進行整合,以期為高校體育教師的人力資源管理理念與師資隊伍建設措施提供借鑒。
1.1 研究對象
本研究以高校體育教師職業(yè)價值觀結構為研究對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獻綜述法 通過檢索大量國內外文獻資料,了解有關職業(yè)價值觀的研究現(xiàn)狀,為量表制定奠定基礎,為高校體育教師職業(yè)價值觀影響因素的探索提供參考。
1.2.2 訪談法 本研究采用自制“高校體育教師職業(yè)價值觀開放式訪談提綱”隨機對重慶市4所高校體育教師進行非結構式訪談,以期了解高校體育教師的工作情況,主要對教師工作中重視以及得失方面進行訪談,以便獲取與本研究主題相關的關鍵信息。
1.2.3 問卷調查法 經(jīng)文獻查閱與專家訪談,提出結構模型假設,編制《高校體育教師職業(yè)價值觀調查問卷》,對重慶市10所高校體育教師進行問卷調查,被試所在單位分布重慶市主城區(qū)。研究共發(fā)放問卷230份,回收211份,有效問卷200份,回收率為91.7%,有效率為94.7%,被試結果用于題項檢驗與因子分析。
1.2.4 數(shù)理統(tǒng)計法 本研究主要運用SPSS19.0軟件對訪談、問卷調查得到的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主要應用的方法有:描述性統(tǒng)計、信度檢驗、區(qū)分度分析與探索性因子分析。
2.1 職業(yè)價值觀的定義
學者們在對職業(yè)價值觀定義進行研究的過程中主要發(fā)展出兩種不同的觀點:(1)從職業(yè)目標出發(fā),強調個人需求。如Super(1970)指出職業(yè)價值觀是個人所追尋的與工作有關的目標表達,表達個人的內心所需和從事工作時所追求的相關特質;(2)從職業(yè)結果出發(fā),側重于價值判斷。如Elizu(1984)指出職業(yè)價值觀是人們在職業(yè)環(huán)境中形成的一種價值判定,Brown(1996)將職業(yè)價值觀定義為一種工作結果,是個人所信仰的價值觀念,正如Ros(1999)認為職業(yè)價值觀是個人從職業(yè)中獲取的最終形態(tài)或行為方式的信念。另外,Siu(2003)從儒家哲學的角度提出了職業(yè)價值觀的內涵:社會和諧、互利原則、集體主義、反駁精神等。綜合上述觀點,本研究認為職業(yè)價值觀是不同職業(yè)在滿足個人物質需求的同時,個體衡量職業(yè)目標意義和重要性的判斷尺度,是一種能從精神層面直接影響職業(yè)行為的思想體系。
2.2 職業(yè)價值觀的結構
學術界在對職業(yè)價值觀結構研究時主要采用因子分析法,且量表作為調查研究的重要工具,被運用得十分廣泛。20世紀80年代出現(xiàn)了一些創(chuàng)新的分析方法對以往的因子結構進行比較和整合,如層面理論與其所包含的SSA方法、多級估量法、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驗證性因子分析相結合的方法等。由于人們對職業(yè)價值觀結構的界定相異,得出的職業(yè)價值觀結構分層也有所不同,Rokeach(1973)將職業(yè)價值觀分為工具性價值觀、終極價值觀,Monica(2005)指出職業(yè)價值觀包含工作內在獲益、工作外在獲益兩個維度;Alderfer(1972)基于Super的分類提出一個相對全面的三維結構,即內在價值觀、外在價值股、社會價值觀;Schwartz(1990)提出了內在因子、外在因子、社會因子、權利因子的四維結構;隨著職業(yè)價值觀維度與條目涵蓋范圍的增加,學者Jaw(2007)提出了多維結構:自我提升、社會貢獻、穩(wěn)定與薪酬、開放性、權利地位??傮w來看,職業(yè)價值觀結構的多維度性是學者們所達成的共識,再考慮到高校體育教師本身是一個受多元因素影響的復合型職業(yè),所以本研究提出高校體育教師職業(yè)價值觀為多維度結構的假設。
3.1 初測量表的建立
表1 《高校體育教師職業(yè)價值觀初測量表》維度與題項
本研究將訪談結果制成實錄并進行關鍵事件指標提取,后請學校體育、體育管理方面專家對指標內容進行修訂和概化,最終獲取關鍵事件指標52個。各維度條目均由訪談實錄中的關鍵信息和借鑒其他行業(yè)職業(yè)價值觀量表形式編制而成。初測量表形成后請管理學方面專家對量表的內容效度進行評定,通過專家意見刪除不合適條目,合并相似條目,最終選入初始量表的條目共有44條,報酬待遇6條、職業(yè)環(huán)境5條、自我發(fā)展9條、聲望地位5條、意志品質5條、人際關系5條、職業(yè)屬性9條(見表1)。本量表計分方式運用Likert5級統(tǒng)計法,從1分“完全不認同”到5分“完全認同”。
3.2 初測量表的改進
3.2.1 信度檢驗 本研究采用克隆巴赫α系數(shù)檢驗初測問卷可信度。7個維度的克隆巴赫α系數(shù)分別為:0.90、0.80、0.85、0.83、0.84、0.80、0.84,總體體育教師職業(yè)價值觀量表的克隆巴赫α系數(shù)達到0.91,說明總體量表信度與各維度量表信度良好。
3.2.2 區(qū)分度分析 本研究采用CR值法(critical ration)進行指標判別,獨立樣本t檢驗結果顯示,Rel1題項的CR值未達到0.05的顯著性水平(P>0.05),Env1與Job3題項的臨界比值小于3.00,說明這3道題目的鑒別度不高,所以在后續(xù)研究中刪除(見表2)。
表2 獨立樣本t檢驗結果
注:Rem,報酬待遇;Env,職業(yè)環(huán)境;Dev,自我發(fā)展;Sta,聲望地位;Qua,意志品質;Rel,人際關系;Job,職業(yè)屬性。
3.2.3 改進后量表信度檢驗 在題項分析后共刪除3個題項:Env1、Rel1、Job3。量表改進后采用克隆巴赫α系數(shù)對總體量表與各維度的信度進行檢驗,結果發(fā)現(xiàn)總體量表與各維度信度良好(見表3)。
表3 初測量表總體與各維度Alpha系數(shù)
3.2.4 改進后量表的效度分析 本研究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檢驗量表的結構效度,運用主成分析法對因子進行提取,保留特征值大于1的公共因子,旋轉方法采用最大方差法(正交旋轉法之一)。經(jīng)三次探索性因子分析后(KMO值為0.828,Bartlett球形檢驗p=0.00),因子旋轉共得到6個特征值大于1的公共因子(見表4),6個因子的特征值分別為3.64、3.52、3.35、2.74、2.35、2.07,其解釋變異量分別為14.03%、13.57%、12.90%、10.55%、9.06%、7.97%,方差累計貢獻率為68.11%。所有題項在不同維度上具有大于0.40的載荷,說明該量表具有良好的結構效度。碎石圖顯示,從第6個因子以后,坡度線趨于平坦,平坦以后的因子可以去掉,保留6個因子較為適宜。
表4 解釋總方差
從旋轉后的成分矩陣(見表5)可以看出,探索性因子分析后共保留6個因子,分別是:報酬待遇、自我發(fā)展、意志品質、人際關系、職業(yè)環(huán)境與職業(yè)屬性。
表5 第三次因子分析旋轉后成分矩陣
注:提取方法為主成分分析法;旋轉法為具有Kaiser標準化的正交旋轉法。a.旋轉在6次迭代后收斂。
3.3 高校體育教師職業(yè)價值觀假設理論模型的修正
通過數(shù)理分析,初測量表中的“聲望地位”維度被刪除。所以本研究所提出的高校體育教師職業(yè)價值觀假設模型由原本的一階7因子二階1因子模型修正為一階6因子二階1因子模型(圖1),一階分別為“報酬待遇”、“職業(yè)環(huán)境”、“自我發(fā)展”、“意志品質”、“人際關系”、“職業(yè)屬性”,二階為6個相關的一階因子收斂為1個因子,即“職業(yè)價值觀”。正式量表包含維度與題項見表6。
表6 高校體育教師職業(yè)價值觀結構
圖1 修正后高校體育教師職業(yè)價值觀假設模型
‘
本研究以重慶市為例,選取了10所高校體育專職教師共230人次進行問卷調查,通過理論分析與數(shù)理統(tǒng)計最終確立了《高校體育教師職業(yè)價值觀調查量表》由6個維度、26個條目組成,其中工作報酬包含5個條目、職業(yè)環(huán)境包含了4個條目、自我發(fā)展包含了6個條目、意志品質包含了4個條目、人際關系包含了4個條目、職業(yè)屬性包含了3個條目。量表具有較為良好的內部一致信度和結構效度,適合作為高校體育教師職業(yè)價值觀影響因素的測量工具。
[1] SuperDE. Manual for the WorkValues Inventory [M].Chicago: Riverside Publishing Company, 1970.
[2] Elizur D.Facets of work values: a structural analysis of work outcomes [J].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1984,69(3): 379~389.
[3] Brown D. Brown's values-based, holistic model of career and life-role choices and satisfaction [M].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 1996.
[4] Ros M.Basicindividualvalues, work values, and the meaning of work [J].Applied Psychology: An International Review, 1999,48(1): 49~71.
[5] SiuO-L.Job stress and job performance among employees in Hong Kong: The role of Chinese work values and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 2003, 38(06): 337~347.
[6] 陳紅雷,周 帆.工作價值觀結構研究的進展和趨勢[J].心理科學進展,2003,11(06):700~703.
[7] RokeachM. The Nature of human values [J].TeachersCollege Record, 1973, 77(02): 298~303.
[8] Monica KJ.Family roles and work values: Processes of selection and change [J]. Journal of Marriage andFamily, 2005,67(02): 352~369.
[9] AlderferCP. Existence, relatedness and growth: Human needs in organizational settings[M]. New York:Free Press,1972.
[10] JawBS, LingYH, WangYP. & Chang W. C. The impact of culture on Chinese employee’s work values [J].Personnel Review, 2007, 36(1): 128~144.
[11] 吳明隆.問卷統(tǒng)計分析實務——SPSS操作與應用[M].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2010.
Study on Influencing Factors of Occupational Values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in University——Taking Chongqing as an Example
JIN Zhengcheng, WANG Yingtao, WEI Xiaoming
Institute of P.E.,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Post and Telecommunications, Chongqing, 400065, China.
Through the methods of interview, questionnaires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the author tested 230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in university in Chongqing by self-designed scale in order to analysis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occupational values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in university. The main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 The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occupational values in university is a first- order six- factor& high- order single- factor mode which included dimensions of Remuneration, self-development, altruism, relationship, occupational environment and occupational properties. The occupational value scale has comparatively good reliability and validity which provides certain guiding significance for making efficient measures of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management and optimizing the concept of sports occupation HRM.
University; P.E. teachers; Occupational values; Structural dimensions
1007―6891(2017)04―0139―04
10.13932/j.cnki.sctykx.2017.04.33
G807.4
A
2016-12-05
2016-12-19
重慶郵電大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項目編號:K2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