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新國
(新疆昌吉市人民醫(yī)院耳鼻喉科,新疆 昌吉 831100)
鼻內鏡結合糖皮質激素治療鼻息肉病的臨床療效分析
丁新國
(新疆昌吉市人民醫(yī)院耳鼻喉科,新疆 昌吉 831100)
目的 探討鼻內鏡結合糖皮質激素治療鼻息肉病的臨床療效。方法 選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鼻息肉的患者104例,并按照隨機的原則將其平均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對照組患者行鼻內鏡手術治療,實驗組患者在此基礎上行糖皮質激素治療,對兩組患者的手術效果、住院時間以及出血量進行比較。結果 對照組總有效率為76.93%,實驗組總有效率為94.24%。經(jīng)過比較發(fā)現(xiàn),實驗組治療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治療有效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另外,經(jīng)過比較發(fā)現(xiàn),實驗組患者術中出血量顯著少于對照組術中出血量,實驗組患者住院時間顯著少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鼻內鏡手術結合糖皮質激素治療鼻息肉效果顯著,住院時間較短,臨床應用價值較高,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鼻內鏡;糖皮質激素;鼻息肉;臨床療效
鼻息肉病是與一般鼻息肉區(qū)別的臨床疾病,該種疾病的發(fā)病因素比較一般鼻息肉來說,較為復雜,與遺傳因素、免疫缺陷都有顯著聯(lián)系,且與患者是否擁有免疫缺陷以及纖毛功能障礙也有明顯關系。特別是患者為阿司匹林不耐受或鼻竇炎綜合征,鼻息肉病的發(fā)病率更高。有研究顯示,鼻息肉病的發(fā)病率在整個鼻息肉患者中占據(jù)二十分之一,且由于該種疾病的發(fā)病原因較為復雜,復發(fā)率也很高[1]。由此可見,對于鼻息肉病進行治療以及預防是臨床上治療的關鍵。本文選取來我院治療鼻息肉的患者104例,并對其中的52例患者在鼻內鏡手術基礎上加用糖皮質激素治療,發(fā)現(xiàn)患者治療效果顯著,且住院時間較短,可減輕患者家庭的經(jīng)濟負擔,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F(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鼻息肉的患者104例,并按照隨機的原則將其平均分為實驗組與對照組。對照組患者52例,男30例,女22例,年齡19~67歲,平均(44.24±4.27)歲。實驗組患者52例,男29例,女23例,年齡20~66歲,平均(45.78±3.87)歲。其中Ⅰ型1期患者21例,Ⅰ型2期患者19例,Ⅰ型3期患者7例;Ⅱ型1期患者21例,Ⅱ型2期患者9例,Ⅱ型3期患者23例;Ⅲ型患者4例。經(jīng)過比較發(fā)現(xiàn),兩組患者在一般資料比較上無顯著差異,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所有患者均行鼻內鏡手術予以治療,具體方法如下:患者術前進行局部麻醉,麻醉生效后開展鼻內鏡下手術。通過圈套器對鼻內息肉進行處理,處理后切除勾突、篩泡、前組篩竇。開放后組篩竇,將上頜竇打開,術后應用凡士林紗條填塞鼻腔,并在48 h后取出[2]。實驗組在此基礎上加用糖皮質激素治療,具體方法如下:在手術前1周,口服潑尼松,劑量為40 mg/d。術后前2天,口服潑尼松60 mg/d,并于術后第3天將劑量減少至5 mg/d[3]。患者術后第3個月開始利用糖皮質激素對手術部位進行噴霧治療,使用藥物為布地奈德,劑量為100 μg/d。
1.3 療效判定標準
對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進行觀察分析,分為痊愈、有效、無效。痊愈:患者所有臨床癥狀消失,鼻內鏡檢查患者鼻息肉徹底清除,且未見復發(fā);有效:患者臨床癥狀有效改善,鼻內鏡檢查時鼻息肉大部分被清除,未見復發(fā);無效:患者臨床癥狀未得到改善,鼻內鏡檢查患者鼻息肉出現(xiàn)膿性分泌物。對患者手術期間的出血量進行記錄,并記錄患者的住院時間,比較兩組患者的住院時間以及出血量。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6.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計數(shù)資料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療效比較
由表1可知,對照組痊愈25例(48.08%),有效15例(28.85%),無效12例(23.08%),總有效率為76.93%;實驗組痊愈31例(59.62%),有效18例(34.62%),無效3例(5.77%),總有效率為94.24%。經(jīng)過比較發(fā)現(xiàn),實驗組治療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治療有效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表1 兩組患者療效比較 [n(%)]
2.2 兩組患者術中出血量與住院時間比較
對照組患者術中出血量為(852.1±14.32)mL,實驗組患者術中出血量為(354.2±11.4)mL,經(jīng)過比較發(fā)現(xiàn),實驗組患者術中出血量顯著少于對照組術中出血量,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對照組患者住院時間為(15.27±5.81)d,實驗組患者住院時間為(12.32±2.1)d。經(jīng)過比較發(fā)現(xiàn),實驗組患者住院時間顯著少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鼻息肉病屬于鼻息肉的一種分類,相較于一般性的鼻息肉,鼻息肉病的發(fā)病原則更為復雜,且治療難度以及復發(fā)率都更高。臨床上治療鼻息肉病與治療一般鼻息肉一樣,也是利用鼻內鏡手術對患者進行治療[4]。但是由于鼻息肉病的治療難度較大,且患者治療后的復發(fā)率較高,因而導致鼻內鏡手術治療鼻息肉病的臨床效果不太明顯。鼻內鏡手術對鼻息肉進行治療的主要優(yōu)勢是對患者的鼻竇組織最大限度保留,進而對鼻息肉疾病的各種癥狀進行改善,并對患者呼吸進行改善。同時對因手術帶來的各種身體損傷進行減少,使得患者恢復更佳[5]。在這基礎上對患者加用糖皮質激素,可有效愈合患者的手術部位,對于患者手術期間的出血量進行有效減少,并使得患者所需要的康復時間也一定程度減少,效果顯著。鼻息肉病的發(fā)病原因與多種因素都有緊密聯(lián)系,如細胞因子產生的影響、感染免疫以及細胞內電解質發(fā)生改變、鼻腔內空氣動力學出現(xiàn)改變等等,因此,醫(yī)學界認為鼻息肉病是由于多種因素共同作用導致的。糖皮質激素治療鼻息肉病效果顯著,作用機制為:(1)對患者血管的通透性進行降低,并對腺體對膽堿能刺激反應進行降低;(2)對嗜酸粒細胞向炎性部位的趨化以及移行進行抑制;(3)對黏膜上皮細胞以及血管內皮細胞所具有的屏障作用進行穩(wěn)定;(4)抗炎以及抗水腫作用明顯,可對鼻塞癥狀顯著緩解,對于息肉的生成以及復發(fā)產生明顯的抑制作用[6]。另外,鼻內鏡手術出血將會對手術視野產生干擾,導致術中的解剖結構辨認極為困難,手術操作難度較大。而糖皮質激素可通過對炎性遞質釋放進行減少,使得鼻粘膜局部出現(xiàn)的炎癥反應進行減少,對于血管活性遞質的釋放進行抑制,縮小息肉體積,極大減少患者術中的出血量[7]。本文選取我院治療鼻息肉的患者104例,并對其中的52例患者在鼻內鏡手術基礎上加用糖皮質激素治療,發(fā)現(xiàn)治療有效率達到94.24%,相比較單純使用鼻內鏡手術治療的治療有效率顯著較高,患者療效顯著,且住院時間較短,可減輕患者家庭的經(jīng)濟負擔,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1] 席敏崗.鼻內鏡結合糖皮質激素治療鼻息肉病的臨床療效觀察[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5,90∶82-83.
[2] 馬善春,阮仕斌.鼻內鏡結合糖皮質激素對鼻息肉病的療效分析[J].白求恩軍醫(yī)學院學報,2013,01∶39-40.
[3] 李 宣,李 燕.鼻內鏡結合糖皮質激素治療慢性鼻竇炎鼻息肉的療效分析[J].齊齊哈爾醫(yī)學院學報,2011,18∶2923-2924.
[4] 潘宇紅.鼻內鏡術后局部應用糖皮質激素治療慢性鼻竇炎鼻息肉的臨床療效分析[J].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14,07∶116-117.
[5] 廖智萍,方文旭,蔡志福.鼻內鏡結合糖皮質激素治療鼻息肉病的臨床效果分析[J].深圳中西醫(yī)結合雜志,2014,04∶17-18.
[6] 周美英,傅 明,康喜訊,吳國謙.糖皮質激素聯(lián)合鼻內鏡手術治療鼻息肉的療效分析[J].現(xiàn)代診斷與治療,2013,19∶4331-4332.
[7] 張 煒,范崇盛,薛柯凡,劉亞男,王紅洛.復發(fā)性慢性鼻竇炎鼻息肉的鼻內鏡手術治療的臨床療效分析[J].現(xiàn)代預防醫(yī)學,2012, 13∶3435-3437.
本文編輯:趙小龍
R765
B
ISSN.2095-8242.2017.35.675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