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愛民
閱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語文新課程標準要求:語文課堂教學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主學習地位,讓語文課堂成為學生道德生活和情感體驗的主陣地。在閱讀教學中落實學生自主學習地位,就是要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角,變教師的教為學生的學,把學的機會讓給學生,最大限度地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那么,在閱讀教學中教師應該怎樣落實學生的自主學習地位呢?
一、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讓學生成為課堂的小主人
成功的課堂教學首先要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營造和諧的民主教學氛圍。教師是民主、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的積極營造者,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運用最能與學生產(chǎn)生共鳴的教學語言和最易被學生理解接受的教學方法,喚起學生對學習的興趣,把學生引到學習活動中來。要以朋友的身份親近學生,經(jīng)常和學生一起談心、講故事、做游戲,建立一種平等親密的師生情,從而使學生喜歡教師,這樣學生就敢想、敢問、敢說。在課堂上,教師還要尊重每個學生,鼓勵學生勇于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對學生答錯的或?qū)戝e的等情況,要在鼓勵中指出學生的不足。
二、自始至終充滿情趣,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
成功的教學不是強制,而是激發(fā)興趣。只有喚起學習的興趣,才能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積極性,才能使學生一開始就處于主動參與學習的狀態(tài)。
1. 激發(fā)學習興趣,讓學生主動參與課堂教學
教師在教學中要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在教學《小壁虎借尾巴》一文時,教師可以這樣設計:先用多媒體模擬一條小壁虎因被按住尾巴而用力掙斷尾巴。然后引導學生:“小壁虎的尾巴斷了,它會怎么辦呢?”這個問題激起了學生興趣,于是,他們都產(chǎn)生了主動參與學習的欲望。這樣,學生就不由自主地自己去誦讀課文,自己去思考,去領悟。
2. 授之以法,讓學生會學、能學
閱讀教學中注重學法的指導,教師在教學觀念上一定要以學生為主體,一定要牢記“教是為了不教,學是為了會學”。教師在教學上一定要教會學生學習方法,讓他們舉一反三、觸類旁通,并讓學生運用學法進行語文實踐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如在教學《小蝌蚪找媽媽》一文時,教師重點引導學生學習第二自然段,讓學生總結(jié)出學習方法,最后讓學生運用剛才學的方法自己去領悟第三、四自然段的主要內(nèi)容。
3. 學習追求創(chuàng)新,讓學生“入情入境”
學生所想、所做的,只要是從未見過、聽過、接觸過的,都應視為創(chuàng)新。教學中,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質(zhì)疑,勇于創(chuàng)新,發(fā)表不同的見解。要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教師就應對教材精細地加工處理,運用形象的講述、富有心思的點撥,使每一項活動都成為學生獲得進步的階梯,鼓勵學生去猜測,去質(zhì)疑,進而提高學生理解、分析、判斷的能力。
三、面向全體,尊重學生,讓全體學生都參與到課堂上
教師要將促進全體學生都取得應有的進步作為自己義不容辭的責任,讓每個學生都能感受到教師的關心和幫助。其次,教師也要正確認識學生的個性差異。上海市閘北第八中學的教學經(jīng)驗就是:“在我們的教育中,不存在差生,所謂差生就是在學習的早期沒有及時得到成功的體驗,從而使學生失去了學習興趣?!笨梢?,在教學中,教師不能把學習成績落后的原因單純地歸結(jié)為智力因素,人為地拉大學生之間學習能力發(fā)揮的距離。因此,教師要樹立所有學生都能學好的教學觀念,要面向全體,為每一個學生,尤其是自學能力低的學生提供發(fā)展的機會。
在閱讀教學中,照顧到各個階層的學生,使每個學生在原有的水平上都提高。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采取“上不封頂,下要保底”的教學目標,注意學生的認知差異,對待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要有耐心,要重視多給他們一些嘗試和發(fā)言的機會,而且要特別注意發(fā)現(xiàn)他們的點滴優(yōu)點,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使各類學生通過學習都有所得,全體學生都能參與到語文活動中來,獨立進行思考,勇于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在閱讀教學中,只要教師在思想上真正樹立以學生為主體,優(yōu)化教學環(huán)境,教授學習方法,讓學生始終保持最佳的學習狀態(tài),讓學生自主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就一定能優(yōu)化語文課堂教學,從而提高語文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