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娟
【教材分析】
根據(jù)美術學習活動方式的劃分,《了解紋樣》一課屬于“設計。應用”學習領域。本課是在八年級學習了基礎圖案的基礎上所設置的課程,學好這一內容能為下節(jié)較復雜紋樣設計打下基礎。所以本課在整體知識結構中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凹y樣”就是我們生活中的“花紋”、“花邊”,在我們的生活中許多物品都使用了紋樣來進行裝飾。通過本課的學習,不僅能讓學生了解紋樣的有關知識,而且能使學生把課本知識與生活實際相聯(lián)系,了解“美來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本課主要是讓學生通過欣賞、思考、對比等方法初步了解紋樣與生活之間的關系。通過學習與討論、分析知曉紋樣的色彩搭配、構圖形式以及常見的組織形式等知識,并結合這些知識去拓展、去欣賞生活中的紋樣。
過程與方法:通過回憶以及課前搜集的關于生活中的紋樣作品,引導學生學會發(fā)現(xiàn)問題、思考問題、討論問題、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學習紋樣的知識。
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通過本課的學習,讓學生能更好的去感受生活,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美,學會欣賞紋樣的美,并形成好的審美感受。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通過對紋樣作品的欣賞、對比等方法初步了解紋樣的色彩搭配、構圖形式、常見的組織形式等知識點。
教學難點:學會分析不同紋樣,如紋樣的題材、色彩搭配、構圖形式、紋樣的組織規(guī)律。
【教學過程】
一、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教具:各種帶有紋樣的生活用品。
學生準備學具:繪畫工具;按小組準備紙杯、紙盤、紙帽、刮畫紙、白紙。
二、課堂學習
(一)導入階段
1.由身著回族民族服飾的同學引出課題,讓學生初步感受生活與紋樣的聯(lián)系。
2.欣賞教師準備的帶紋樣的用品,并請同學們找一找生活中的紋樣應用。
3.課件展示紋樣的定義以及紋樣在生活中的應用。
(二)教學引導
紋樣題材歸類、紋樣的色彩搭配關系:
1.課件展示一組紋樣圖片,引導學生分析紋樣的內容組成。紋樣的題材廣泛,包括人物、動物、植物、花卉、風景、幾何花紋。
2.展示一些紋樣圖片,引導學生分析紋樣設計中色彩搭配的關系:教師小結:同類色配色、類似色配色、對比色配色都有各自的特點,各自的美。色彩搭配的成功與否,是由色彩的明度、色相、純度三要素組成的。
(三)思疑總結
1.聯(lián)系教材與課件展示圖片中的紋樣,觀察紋樣構圖與組織形式上的規(guī)律,由組內分析歸納教師出示的紋樣圖片構圖特征,師生共同總結:常見紋樣構圖形式有對稱式與均衡式。對稱式較嚴謹和理性,具有莊重感;均衡式形式靈活和感性,具有輕松感。
2.教師出示一個紋樣圓盤,請學生分析紋樣的組織形式。
總結:單獨式:具有相對的獨立性的裝飾紋樣。
適合式:適合紋樣是由單獨紋樣發(fā)展而來,圖形的變化因外形限制而發(fā)生了相應的變化。
連續(xù)式:單獨紋樣重復排列形成的裝飾紋樣,有二方連續(xù)和四方連續(xù)兩種形式。
教師邊總結可以示范一些簡單的紋樣,讓學生在直觀演示中掌握知識點。
(四)教學檢測
1.小試牛刀:教師出示一組紋樣圖片,學生嘗試從紋樣的題材、色彩搭配、構圖形式、組織形式方面進行回答。
2.動手實踐:教師為六個小組分別設計了不同的紋樣設計任務,分別為設計紙帽、紙杯、紙盤、紙手絹、刮畫、紙罐(平面),各小組利用不同的材料進行設計。
(五)教學總結
1.成果展示。分別請各組成員上臺展示作品,采用自評、他評、師評的方式,重點對優(yōu)秀的作品、有創(chuàng)意的作品進行點評——肯定優(yōu)秀、鼓勵全體。
2.談談收獲。請學生說說本節(jié)課的收獲、不足、還想知道哪些關于紋樣的知識。
3.教師小結??隙ū竟?jié)課同學們的學習收獲,強調本節(jié)課同學們學習的重點知識,鼓勵全體同學在美術的學習中繼續(xù)努力,不斷的發(fā)現(xiàn)美、欣賞美、創(chuàng)造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