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芳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先生的寫景名篇,是語文教學的傳統篇目,文章構思獨出心裁、意境清新淡雅,給人一種美的享受。在文章中,作者把月色下的荷塘描繪得千姿百態(tài),一字一句,推敲錘煉,朗朗上口,用詞之間又無斧鑿之跡和矯揉造作之態(tài),實屬妙哉。尤其是以下幾例,經朱自清先生的文筆渲染,本不足為奇的月色下的荷塘便顯得耐人尋味、寓意深遠。
第一,動詞的拿捏恰到好處。“月光如流水一般,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霧浮起在荷塘里。葉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過一樣;又像籠著輕紗的夢?!睂⒃鹿獗茸髁魉瑢⑵滟x予動態(tài)美,而作者又用一“瀉”字,對此動態(tài)描寫讓人眼前一亮。通過運用一系列具有動態(tài)意義的詞匯,把夜色下的荷塘表現得更加形象,如作者用一個“浮”字描繪出霧的飄渺輕柔,表現出夜色下荷花的朦朧美;“籠著輕紗的夢”中用一個“籠”字形容月光下的荷塘更是別出心裁,化平庸為神奇,毫無粉飾雕琢的痕跡,值得我們細細玩味。朱自清先生的文章體物精細,比喻貼切,確實文筆非凡。
第二,疊音詞的大量使用,賦予文章一種藝術美。我們知道“散文是一種語言藝術”,在《荷塘月色》一文中,作者尤其注重語言的韻律美。文中一共有26處使用了疊音詞,有AA、ABB、AABB三種,形式齊全。疊音詞在詞語重復中使句子有了新的意義,為讀者營造了循環(huán)往復的藝術效果。如“月亮漸漸地升高了”,“我悄悄地披了大衫”,“亭亭的舞女”,“粒粒的明珠”,“遠遠近近”,“高高低低”等,在這樣一篇簡短的散文中,作者大量地使用疊字,文章卻絲毫不顯得拖沓,反倒使這樣一篇寫景的文章賞心悅目、抒情自然,使文章富有節(jié)奏感和韻律美,朗讀起來朗朗上口。而詩歌的主要特征就是節(jié)奏感和韻律美,因此,《荷塘月色》這篇文章可以稱之為詩化散文。疊音詞的大量使用,使文章描繪的景物如詩如畫般呈現出來,把詩化散文的美表現得淋漓盡致。
第三,作者在文中大量地使用了擬人、比喻等修辭手法。大量形象、貼切、別出心裁的修辭方法使文章的語言別具一格,豐富了讀者的想象,帶給我們一種獨特的美感。如“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有羞澀地打著朵兒的?!蓖ㄟ^旋轉的舞裙巧繪了荷葉的形,正圓的裙擺與渾圓的荷葉巧妙相似。又使用了一種化靜為動的擬人手法,巧妙地描繪了荷葉的“神韻”。 文中“裊娜”“羞澀”二詞把荷花擬人化了,令其婀娜多姿的媚態(tài)盡顯無疑,又如月色下一群活潑可愛的少女于微風中翩翩起舞,裙袂飛揚,展現生命中的歡欣雀躍。
文中還使用了通感這一讓讀者在多種感官的相互溝通下巧妙地達到修辭效果的修辭方法?!逗商猎律芬晃闹羞\用此修辭手法,讓讀者從不同的感覺、不同角度去體驗荷塘月色的美,妙趣橫生。如:“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仿佛遠處高樓上渺茫的歌聲似的?!薄疤林械脑律⒉痪鶆?,但光與影有著和諧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著的名曲?!痹陂喿x的效果上,通感和比擬并用,使荷香月色的藝術美展現得淋漓盡致,比某個單一感官所體驗的感受更形象、清晰和深刻。
文中還引用了一些唯美的古詩詞,在全文中有兩處較長的明引,主要是在文章后半部分。樂府和賦,都是一些韻文,從形式上看,使文章更加文采斐然,詩情畫意盡顯其中。從內容上看,作者當時苦悶的心情和想要逃避的情緒,正好通過引文達到了補充延伸的效果,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作品。
第四,短句的運用。我們知道如果句子不是很長,一般只需一個標點符號,這樣文筆凝練,也自然合理。但是作者卻有意將長句斷開使其形成多個短句,因為一個長句變成多個短句,亦可使閱讀時產生意想不到的美感。如文中有:“月亮漸漸地升高了:墻外馬路上孩子們的歡笑,已經聽不見了。” 按理來說,這個句子中是無需二次停頓的,然而作者故意地在此處做了停頓,在此處靜止留下一段空白,調整情緒、舒緩語氣,這一細節(jié)也體現了作者把感情拿捏得恰到好處,表情達意之方法運用得惟肖惟妙。
第五,作者的內心獨白?!逗商猎律返牧硪恢饕攸c,在文中作者采用一些類似前后相互矛盾的句子,以此來展現主人公情緒的變化。文中的點晴之筆“這幾天心里頗不寧靜”一下就吸引了讀者的眼球,揪住了讀者的心。“在這滿月的光里,總該另有一番樣子吧。”這一轉折,再加上后邊作者的獨白點明:“這里獨處的妙處,我且受用這無邊的荷香月色好了?!笔垢星檠杆龠_到極致?!斑@時候最熱鬧的,要數樹上的蟬聲與水里的蛙聲;但熱鬧是他們的,我什么也沒有?!边@一句體現了作者失落的心情,將感情跌到谷底。再結合作者當時的心境,還尚處于小資產階級的思想境界且無法擺脫現實的困擾。就這樣,隨著作者的感情,讀者閱讀時的感受也是潮起潮落。
文中值得玩味的語句還有很多,作者以極富節(jié)奏、音律美的語言,逼真地描繪出這樣靈動、趣味盎然的荷塘月色之景,讓人感受到靈動之美、詩情意畫無所不在?!逗商猎律返拇_堪稱中華現代散文之精品,千秋名篇。
作者單位:江蘇省海門市第一中學(226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