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瑞平
摘要:作為一名教育者,在教育教學中,我們應該怎樣對待這些“慢”學生,讓他們從容健康地成長起來呢?教育者不應該急功近利、太著急,不求一時的速度與效率,不以當下的表現(xiàn)評斷孩子,尊重每個孩子的差異。寬容信任學生,鼓勵贊揚學生,守候與等待“慢”學生,使其養(yǎng)成好習慣,逐漸進步,使“慢”學生的花期如期綻放,傾聽花開的聲音。
關鍵詞:慢學生;愛與鼓勵;寬容與信任;規(guī)律與習慣;守候與等待
一、引言
一名父親有四個兒子,四個孩子中三個兒子都非常優(yōu)秀,只有二兒子最讓他頭疼。二兒子很叛逆,甚至零分也試過,一次在超市里偷盜被當場抓住??吹胶⒆油当I被抓住,他也沒有認為孩子是壞孩子,在得知孩子只是因為好奇而偷盜,父親選擇堅定地做孩子的靠山,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愛并沒有因為他是壞孩子而減少半分。一次偶然的機會,孩子加入了學校的摔跤隊,很幸運,兒子得到了教練的賞識。兒子第一次發(fā)現(xiàn)學習好能贏得尊重,于是發(fā)奮學習,不僅順利考上大學,而且成為學業(yè)上的佼佼者。30歲那年,被提拔為華盛頓大學醫(yī)院的副院長。這是臺灣著名成功學大師黑幼龍真實的家教故事。黑幼龍欣慰之余感慨地說:“父母很容易認為孩子學習成績差就沒希望了,其實如果做到慢養(yǎng),這樣的孩子將來可能更優(yōu)秀?!?/p>
二、守候“慢”學生,傾聽花開的聲音
“慢”學生指的是在在思想上、學習上、行為紀律上相對比較落后的孩子,他們因為智力因素、家庭因素、習慣等外部原因?qū)е滤枷肷?、學習上、紀律上都比其他孩子稍微落后。作為一名教育者,在教育教學中,我們應該如何對待這些“慢”學生,讓他們從容健康地成長起來呢?在這里,我也想借用黑老說過的一番話來回答——“教育孩子不要太擔憂、太著急。不求一時的速度與效率,不以當下的表現(xiàn)評斷孩子,尊重每個孩子的差異。慢養(yǎng),可以讓孩子發(fā)現(xiàn)最好的自己?!弊鳛橐幻處?,更應該用這種態(tài)度去對待學生——守候“慢”學生,傾聽花開的聲音!
1.愛與鼓勵
魯迅先生有句話:“教育是植根于愛的?!睈凼墙逃脑慈?,對待“慢”學生,教師不應該歧視或者忽略,我們應該利用更多的時間去了解學生落后的原因。面對學生反復出現(xiàn)的各種問題,我們要有愛心和耐心,要知道讓孩子改變以往的慣有的思想和行為習慣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我們要 “慢”下來,要循循善誘,要多鼓勵贊揚,不急功近利。老師鼓勵的語言是火,溫暖學生的心靈。我們應多給學生鼓勵,多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些表現(xiàn)自己、展示自我的機會,讓更多的學生在嘗試成功中培養(yǎng)起自信,懷著積極高昂的心態(tài)迎接生活,從自卑中奮起。哲人詹姆士曾說過“人類本質(zhì)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鼓勵與贊揚的力量能催人奮進,能激蕩人心,激勵人上進,所以身為教育者,我們應當用放大鏡去發(fā)現(xiàn)學生的閃光點,把它放大,用溫暖的話語去撫慰、去震撼學生的心靈,讓學生慢慢發(fā)現(xiàn)自己的長處,走向成功。就像名人海倫.凱勒,她一出生就是一個殘疾人,雙目失明雙耳失聰還不能講話,她的老師一直鼓勵她學習,肯定她的價值,最終海倫成為一個出色的文學家。
2.寬容與信任
班級里學生的人數(shù)一般比較多,而且學生本身也存在個體差異,這給我們教育工作帶來一定程度上的難度。但我們不能因此而忽略學生的思想教育,尤其是那些存在問題比較多的孩子。我們一定要“慢”下來,付出更多的耐心和時間去觀察孩子,了解孩子,深入孩子當中去幫助孩子克服身上的缺點。幫助學生克服缺點這是一個慢過程,需要足夠的寬容和信任。下課了,慢一慢腳步,走到學生當中去聊一聊,去發(fā)現(xiàn)他們的優(yōu)點和缺點,去體會他們心中的困惑;放學了,跟孩子談談他們的問題,不一味地批評懲罰,要不厭其煩,反復糾正,讓孩子在老師寬容和信任的教育中改掉小毛病。在一次我們市級舉辦的班主任技能大賽的解決問題的問答賽中,一位學院的副教授問我:“當學生身上的毛病總是改不掉,身上有很多壞習慣,小毛病,作為班主任,你怎么對待這個問題?”我想了一想,從容地微笑著回答“這很正常,孩子身上總是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小毛病、壞習慣,如果一點小缺點也沒有,那不是孩子。對待犯了錯誤的孩子,教師要寬容和信任,只要不屬于原則性的毛病,我們可以在一定范圍內(nèi)允許孩子犯錯誤,在不斷犯錯和糾正中,孩子會更正確地認識這個世界,更好地處理人際關系。而不是讓孩子一味地認為犯了錯誤就不是好學生,從此就一蹶不振,在老師和同學面前抬不起頭。莫說孩子,就是大人,面對自己的一些壞習慣也不是能一下子改掉,例如吸了多年的煙,搓了多年的麻將,能一下子戒掉嗎?答案是否定的,所以,面對孩子的一些小毛病,我們要寬容對待,相信孩子能改正。讓孩子感覺老師對他的寬容與信任,覺得老師是站在他這一方的,心理距離近了,說教效果也加倍有效……”看著副教授頻頻點頭和欣賞的笑容,我知道她很滿意我的答案。
3.規(guī)律與習慣
兒童心理學研究表明:“兒童是按照螺旋式向前發(fā)展的規(guī)律成長的。學生往往是在犯錯誤和改正錯誤的循環(huán)和反復中成長?!痹趯嶋H教育中,很多教育者對待學生的錯誤多是采取批評懲罰的方式去解決,短期內(nèi)效果是立竿見影的,但是過不了多久,小毛病還會再犯。如果教師還是再使用批評懲罰的方式去教育學生,估計效果不大,而且會引起學生厭學畏難情緒,對學生的身心發(fā)展更是不利。我覺得用好習慣去掐滅學生的壞毛病的苗子,效果更好。不過這是一個持久漫長的過程,期間還要得到家長的配合教育,教師不斷反復教育,潛移默化去凈化孩子心靈,培養(yǎng)孩子的好習慣。這比批評懲罰的教育效果要更持久更有效。
小煒是一個學習中等的學生,性子也很慢。為了讓她能“快”起來,首先我深入了解她的成長背景:她的家長不是很管她的學習,孩子出現(xiàn)問題總是批評責罵,對孩子要求過高,在學習上也沒有讓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孩子在家長面前總是裝作很努力勤奮,家長一不監(jiān)管就拖拉松散,在學習中還邊做作業(yè)邊玩其他小玩意,學習低效。了解孩子的情況后,我找到孩子指出了他存在的問題,并針對孩子性子慢和學習低效的成因,給孩子制定了一個學習計劃,細致到早午晚各個時間段的學習任務和完成時間,目的就是想讓孩子養(yǎng)成快速而專注的好習慣和學習的其他好習慣。在制定計劃后,要求家長密切配合和監(jiān)管,教師定期跟蹤和溝通,采集家長反饋的信息,及時對孩子進行教育,孩子在這樣反復修正自己的過程中,慢慢地變得“快”起來了。
4.守候與等待
每個孩子都是會盛開的花朵,只是花期有所不同,作為教育者,我們要耐心守候,等待花開那刻。我們要愛學生,寬容信任學生,鼓勵與贊揚學生,放慢腳步去等待學生的自我發(fā)現(xiàn),自我修正,在守候中傾聽花開的聲音,讓孩子在“慢”中成長,花開那刻,美麗芬芳!
參考文獻:
[1]俐俐媽媽,《銅陵家庭教育》2015年10月,《慢養(yǎng)孩子,靜待花開》黑幼龍育子感悟
[2]蔡旻捷,《七彩語文(教師論壇)》2014年第05期,《“慢培”學生,靜待花開》
[3]羅麗芳,《新課程(小學)》2016年第08期,《“慢”中教育,靜待花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