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故事之一
大自然其實給所有絕境中的生命都留下了最后一道出口,這也是大自然送給人類的最后一件禮物,只是這一張終極底牌,人類不走近生命的盡頭,往往看不到它。
這是一個在網絡上廣為流傳的故事。
2008年3月17日,美國南佛羅里達大學健康科學研究中心的首席科學家威斯里教授向全世界宣布:心臟可以分泌救人最后一命的荷爾蒙,它不僅可以在24小時內殺死95%以上的癌細胞,而且對其他絕癥也有極好的治療效果!
時年48歲的戴維.威斯里是美國南佛羅里達大學健康科學研究中心的首席調查員。1981年就讀于美國華盛頓大學生化系時,與就讀于物理系的科恩.詹姆斯和法律系的喬治.韋德是?;@球隊的三大核心隊員,三人建立了深厚的隊友情誼。
大學畢業(yè)后威斯里進入南佛羅里達大學碩博連讀,詹姆斯在華盛頓大學繼續(xù)攻讀碩士學位,韋德則回到自己的祖國英國當了一名律師。此后5年中,三人陸續(xù)結婚。除了韋德和妻子安妮是丁克家庭,威斯里和詹姆斯都是好幾個孩子的爸爸。日益增大的科研壓力和日益龐大的家庭讓三人幾乎中斷聯(lián)系。
2003年初,威斯里先后聽到了兩個不幸的消息,一是韋德患了嚴重的冠心?。欢钦材匪贡粰z查出直腸癌時已是晚期,兩人都已沒有太大的治療價值。更為不幸的是,韋德的妻子安妮不久也被確診為乳腺癌,而且也是晚期。得知消息的威斯里立刻前往華盛頓看望老同學,隨后又趕往倫敦看望韋德夫婦??吹轿羧栈@球場上叱咤風云的隊友如今正值壯年的生命之光已如燭光般微弱,威斯里心痛不已,他下決心要盡自己最大的努力挽救老同學的生命。
醫(yī)生預測韋德和安妮都只有3個月的生命,兩人在傷心中列出了死前要做的50件事,準備用三個月的時間去一一完成。2003年4月,當他們的生命進入一個月的倒計時時,他們只剩下最后一個心愿:周游世界。因為此時金錢對他們已沒有任何意義,兩人將4萬英鎊慷慨地交給了旅行社,只向旅行社提出了這樣一個要求:因為不知道哪一站是人生的終點,旅行社不得限制他們的旅行時間,直到他們中的一個離開人世,旅行合同才自行終止。旅行社通過調查了解得知他們確已時日無多,極可能生命的持續(xù)時間不足一月,而4萬英鎊足以支付兩個人以最豪華的標準周游世界一年的費用,于是欣然簽下了這樣一份特殊的旅行協(xié)議。
這期間,韋德夫婦誠懇邀請詹姆斯一同前往,詹姆斯對此怦然心動,但是威斯里卻堅決反對,他認為三個人都不應該放棄治療。然而韋德夫婦未改初衷,他們選擇了5月7日從英國出發(fā),乘坐豪華游輪到世界各地旅行。詹姆斯則選擇了前往佛羅里達州,接受威斯里對他的治療。
在威斯里和生物工程實驗室其他同仁的共同努力下,詹姆斯的病情很快得到控制,他活過了醫(yī)生預言的“末日”,并繼續(xù)存活了一年多的時間,直到2004年6月,詹姆斯告別了人世。
這期間,韋德夫婦音訊全無,威斯里悲哀地意識到他們恐怕早已不在人世。
然而,2004年11月7日,威斯里突然接到一個從英國打來的越洋電話,竟是韋德的聲音。韋德在電話里興奮地告訴威斯里,他跟安妮剛剛結束環(huán)球旅行,并且他跟妻子在最權威的倫敦皇家醫(yī)院檢查發(fā)現(xiàn),不僅安妮體內的癌細胞全部消失,就連他的冠心病也處在沒有危險的穩(wěn)定期。威斯里驚訝極了。
11月9日,威斯里抵達了倫敦。韋德和安妮早已等候在機場,看到兩人容光煥發(fā)、精神矍鑠的樣子,威斯里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當晚,威斯里詳細詢問了韋德夫婦旅行過程中的身體情況。韋德直言,兩人當時只貪戀旅途中的美景,根本沒空想自己的身體狀況。
在北冰洋的冰川,兩人在極地不落的太陽中盡情體驗生命的美好和世界的奇妙,只想讓這一刻長久再長久,不知不覺就活過了醫(yī)生預言的最后期限。后來在夏威夷海灘邊度假時,他們都感覺自己身體的種種不適似乎都不見了,而且精力越來越充沛。此后兩人干脆不把自己當病人了,他們只把自己當成是世界上最幸運最劃算的游客。因為一年后他們在旅行中產生的費用已遠遠超過了出發(fā)前交的4萬英鎊,而只要他們不提出終止旅行,旅行社就不得不繼續(xù)為他們按最高規(guī)格提供環(huán)球服務。
一直到11月7日,已繞地球一周,重新回到英國倫敦的韋德夫婦才主動提出了終止合約。旅行社這才如釋重負。而這時,距離他們出發(fā)前的2003年5月,已過去了整整一年半。
回到家鄉(xiāng)的韋德夫婦迫不及待去倫敦皇家醫(yī)院做全面身體檢查,隨后,他們被告知發(fā)生了奇跡:兩人竟雙雙擺脫了絕癥的威脅。
聽到這里,威斯里心里已經非常有數(shù)了,發(fā)生在老朋友身上的,正是人類一直沒從“發(fā)生學”上揭開謎底的“自愈”奇跡。正是這次旅行前所未有的合同方式帶來的“超值享受感”,正是夫妻二人在這次對壯麗大自然的美好體驗中渴望生命長久再長久的意念,讓他們的身體細胞結構產生了奇妙的變化,成功擊退了醫(yī)學手段無法解決的病魔。
想到這里,威斯里心里突然涌起一股強烈的負疚感:這次旅行,韋德夫婦是非常希望詹姆斯能夠一同前往的,而詹姆斯也對這種在游歷中順其自然結束生命的方式充滿了向往,是自己強行將詹姆斯拉進了自己的實驗室。如果當初詹姆斯也在那艘游輪上,如今站在自己面前的,可能就是三個好友啊。
威斯里準備將人的情緒是如何對疾病產生作用這一課題列為自己的研究目標,也就是他要揭開人體疾病自愈之謎。他要搞清楚,絕癥自愈究竟只是個案和特例,還是只要在條件滿足時,就一定能成立的普世原理。只有搞清楚這一點,他才能明白自己對老友究竟有沒有“犯罪”,是否剝奪了他的一次自愈良機。
威斯里的課題立刻得到了批準。他成立了一個特別研究小組,專門研究人體的自愈機制。2005年3月,威斯里和他的同事將從人體心臟分泌物中提取的四種荷爾蒙全部注入到實驗室培養(yǎng)的人體胰腺癌細胞中,發(fā)現(xiàn)癌細胞的增長速度明顯減慢。他們又將這四種荷爾蒙分別作用于胰腺癌細胞,發(fā)現(xiàn)單獨使用效果更好,其中一種名叫縮氨酸荷爾蒙也叫血管舒張因子的心臟分泌物可以在24小時內殺死95%的胰腺癌細胞。最難能可貴的是,那僅剩的5%的癌細胞,其DNA的合成速度似乎也由此受到影響,它們將不會再擴散出新的癌細胞。這就意味著,心臟分泌的荷爾蒙能起到徹底控制人體癌細胞的作用。
在此后長達10個月的時間里,威斯里的實驗小組進一步發(fā)現(xiàn),心臟分泌的荷爾蒙對緩解冠心病的癥狀和腎衰竭也有療效。這就是為什么安妮體內的癌細胞莫名消失,韋德嚴重的冠心病也能得到有效控制的根本原因。
那么,心臟在什么情況下,才會分泌這種神奇物質?
威斯里挑選了100個自愿者,分別對他們處于各種情緒狀態(tài)下的心臟荷爾蒙分泌情況進行了跟蹤采集,發(fā)現(xiàn)人的情緒越高昂,心情越愉悅,心臟分泌的荷爾蒙就越充沛。反之,人處在痛苦、擔憂、抑郁等消極狀態(tài)時,心臟幾乎完全停止分泌這種激素物質。由此可見,只有在身患重病時保持心情愉悅,積極求生的患者,心臟才有可能分泌救命的荷爾蒙。當這種荷爾蒙達到一定量的時候,才能殺滅體內的癌細胞或抑制它們的生長,從而出現(xiàn)不治自愈的生命奇跡。而那些因為絕癥整日憂心忡忡,活在痛苦絕望中的患者,則永遠沒有這種自愈的機會。由此看來,大自然其實給所有絕境中的生命都留下了最后一道出口,這也是大自然送給人類的最后一件禮物,只是這一張終極底牌,人類不走近生命的盡頭,往往看不到它。
以上這個故事曾經遭到不少人的質疑,認為如果是真的,主人公恐怕早就獲得諾貝爾獎了。更有人努力求證故事中的各種細節(jié),最后發(fā)現(xiàn)真實情況與故事描述有所偏差。不管這個故事是否確鑿,故事本身想揭示的旅行對健康產生的積極作用應該是毋庸置疑的,否則也不會出現(xiàn)下面這個2013年1月新華社特供《北京晨報》的真實故事。
英國母親莉薩?拉塞爾3年前被診斷患有小細胞肺癌,當時醫(yī)生說她還有18個月壽命。得知消息后,她決定用全部積蓄與家人快樂旅行,以便給兩個女兒留下珍貴記憶。出乎意料的是,就在她享受人生之際,體內的腫瘤竟然萎縮到找不著。
2009年,薩莉34歲時,她忽然咳嗽不止。她本以為這是自己每天抽10根煙所致,就醫(yī)后才得知患上小細胞肺癌,已到晚期。
醫(yī)生告訴莉薩,這種癌癥的致死率達94%,依照她當時的情況,已經來不及手術治療,只能化療。得知自己還有18個月壽命,莉薩陷入哀痛,但并未就此消沉。她策劃自己的葬禮,給時年13歲和8歲的兩個女兒寫下臨終遺言。
莉薩5歲時母親因難以忍受宮頸癌折磨自殺,13歲時父親死于心臟病,因此她基本由哥哥姐姐帶大,沒什么與父母共享歡樂時光的回憶。
為了不讓女兒們步自己的后塵,短暫化療后,她取出全部積蓄,先是在確診病情6周后和男友安東尼舉行了婚禮,之后一家人前往保加利亞、土耳其和西班牙蘭薩羅特島旅行,全程住豪華別墅,吃大餐,花費約2.9萬英鎊。莉薩希望這些珍貴記憶將來能夠代替她陪伴女兒。
盡管醫(yī)生認為莉薩治愈無望,但旅行歸來時,她已經活過了18個月。之后,她每三個月體檢一次。
在她確診三年后,一次活組織檢查后醫(yī)生告訴莉薩,她體內的腫瘤竟然找不到了。
“我驚訝地張著嘴,難以置信,”莉薩說,“醫(yī)生也覺得不可思議。我的死刑判決被取消了。”
(欒兆琳 編輯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