欒兆琳
封閉劑滲入牙齒溝窩縫隙的原理就像中國古代建筑中的卯榫結構,不用一顆釘子就可以使建筑物經年累月依然穩(wěn)固。
暑期前,北京市的小學大部分都發(fā)放了《北京市窩溝封閉預防齲齒項目知情書》,內容主要是窩溝封閉的意義,并請家長帶著孩子到指定的醫(yī)療機構進行免費的窩溝封閉。
接到這份通知,果果所在班級的家長群展開了熱烈的討論,有人問:“已經有了齲齒,是不是就不能窩溝封閉了?”有人問:“到底長出哪顆牙才能做窩溝封閉呢?”有人問:“做了窩溝封閉吃東西有什么限制嗎?”還有人問:“做窩溝封閉會不會不舒服?”果果媽心里也疑惑著,果果剛開始換牙不久,門牙剛出齊,這時候去醫(yī)院合適嗎?萬一,剛萌出的恒牙患齲了,那真的不能進行窩溝封閉了嗎?要知道,果果的乳牙是患過齲齒的呢。
相信很多家長會有這些疑問,恨不得找個明白人問個清楚。我們的欄目請到了北京大學口腔醫(yī)院預防保健科的鄭樹國教授,請他給大家聊聊窩溝封閉。
“窩溝封閉,顧名思義,就是將牙齒表面的窩和‘溝封閉起來”,說著,鄭樹國取出一個牙齒的教具,繼續(xù)解釋道:“恒牙分為切牙、尖牙、前磨牙和磨牙。切牙和尖牙位置比較靠前、靠外,就是我們說的前牙的位置。前磨牙和磨牙比較靠內靠里,就是大家常說的大牙。大牙的表面有一些溝、窩、點、隙的結構,刷牙時非常不容易刷到。窩溝封閉就是用一種特殊的高分子樹脂材料給牙齒表面的這些特殊部位涂一層保護膜,將牙齒表面深而且狹窄的縫隙封閉上,隔離酸和細菌對牙齒的侵蝕,從而最大限度地減少齲齒的發(fā)生?!?/p>
說起窩溝封閉,歷史也有半個多世紀了。鄭樹國介紹說,早在半個多世紀之前,西方一些發(fā)達國家就注意到齲齒的問題并開始研究防治的方法。有人設想,如果能在牙齒表面涂布一層保護物質,也許就能很好地降低齲齒患病率。隨著科技的發(fā)展,新材料不斷涌現,科學家終于發(fā)現了一種樹脂材料對人體無害,而且可以用于保護牙齒。
“窩溝封閉是英語pit and fissure sealant的直譯”,鄭樹國說,80年代初,我國開始改革開放,對外交流加強,80年代中期,窩溝封閉這項技術傳入我國,但是應用非常少,而且封閉的材料只能依靠進口。80年代末90年代初,國外就對窩溝封閉的效果進行過統(tǒng)計,發(fā)現能夠顯著降低齲齒發(fā)生,效果非常明顯。我國在1995年左右進行了全國第二次口腔流行病學調查,發(fā)現12歲兒童約90%左右的恒牙齲齒都發(fā)生于磨牙的窩溝部位,隨后全國各地陸續(xù)對兒童開展窩溝封閉。
從2005年起,北京市率先在全國開展免費的窩溝封閉項目。2008年開始的國家中西部地區(qū)兒童口腔疾病綜合干預項目在2014年開始擴展到全國,該項目的主要措施也是窩溝封閉。
那具備什么條件就可以進行窩溝封閉呢?鄭樹國說,7歲~9歲的兒童可以封閉第一恒磨牙,12歲~14歲的青少年可以封閉第二恒磨牙和前磨牙。牙齒完全萌出就可以考慮封閉了。什么才算是完全萌出呢?鄭樹國指著牙齒教具上一顆磨牙解釋說:“你看,這顆牙齒的咬合面基本呈四邊形,這四個邊都露出來了,就叫做完全萌出?!?/p>
鄭樹國特別說明了兩種不需要或者不能進行窩溝封閉的情況。第一種情況就是前面家長說的齲齒,“如果發(fā)現齲齒,要先治療,治療后是否需要窩溝封閉,要看齲齒的程度。如果咬合面齲齒面積比較大,治療時需要在咬合面填充修補,治療后沒有特別深的窩溝了,就不需要封閉了。但是如果齲齒只有一點點,修補后咬合面其余的窩溝仍然很深,那還是需要對沒有患齲的這些深窩溝進行封閉。所以,這就要求家長在孩子的牙齒萌出后,盡快進行窩溝封閉。”第二種情況是窩溝比較淺時也不需要進行窩溝封閉?!胺忾]前需要先檢查牙齒的情況,如果大夫覺得孩子的窩溝很淺,清潔非常容易就可能會告訴家長不需要封閉了?!?/p>
窩溝封閉會有不適感嗎?鄭樹國說不會的。“這項技術本身很簡單,一般有6個步驟。首先清潔牙齒表面,使牙齒表面的溝溝窩窩清晰地暴露出來。然后酸蝕、沖洗、干燥,接著涂封閉劑,封閉劑是液體狀態(tài),滲進牙齒表面的大小溝窩點隙中,填補縫隙,使牙齒更加堅固?,F在一般使用光固化封閉劑,涂完之后使用光固化燈照一照,封閉劑就凝固了。最后大夫檢查。整個過程不會有不舒服的感覺,做好之后也不影響吃飯和生活。”
這樣看來,窩溝封閉不但可以在牙齒表面形成保護膜,而且還可以堅固牙齒。鄭樹國舉了一個形象的例子,封閉劑滲入牙齒的溝窩點隙的原理就像中國古代建筑中的卯榫結構,不用一顆釘子就可以使建筑物經年累月依然穩(wěn)固。而且窩溝封閉一般一生封閉一次就可以了,除非有少部分病例,封閉劑脫落,經醫(yī)生檢查需要再次封閉。一般的磨耗不會使其失去保護作用。
那怎么判斷磨耗是不是太大或者封閉劑脫落呢?這就需要口腔科大夫來判斷了。鄭樹國建議,兒童最好每年進行兩次定期口腔檢查。如果是比較容易患齲齒的孩子,最好每3個月定期檢查一次。
聽完鄭樹國的講解,有些家長可能就放心了:“太好了,這以后就不會得齲齒了。那我們就不用操心他吃什么、怎么吃,也不用按時刷牙了吧。”非也!鄭樹國說,窩溝封閉可以最大限度地預防恒磨牙齲齒的發(fā)生,但并不意味著只要做了封閉就不會得齲齒,比如封閉劑脫落等意外情況。另外,影響齲齒發(fā)生的因素是綜合的,包括飲食、口腔清潔等行為習慣是否到位以及局部用氟、窩溝封閉等醫(yī)療措施的采取。如果只是最后一步做到了,而不注意清潔保健牙齒,還吃過多的甜食的話,那齲齒還是照樣會找上門的。
現在我們明白了,中外研究都已經明確,窩溝封閉是兒童防治窩溝齲齒發(fā)生的一種很好的措施。但是需要在恒磨牙萌出后盡快進行。封閉一次足以保護一生。但可不是保證一定不再患齲齒呀!孩子還是需要保持良好的飲食和口腔清潔習慣,另外,千萬不能忽視孩子的定期口腔檢查。家長朋友們,你們記住了嗎?
鄭樹國,北京大學口腔醫(yī)學院預防科主任,教授、主任醫(yī)師,博士研究生導師。英國愛丁堡皇家外科學院兒童口腔醫(yī)學院士,國際牙醫(yī)師學院院士。擅長咬合誘導、牙外傷的序列治療、疑難兒童口腔疾病的診斷和多學科治療、兒童齲病的綜合防治、母嬰保健與牙齒發(fā)育。
出診時間:每周一上午和每周三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