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蓮
(上海市浦東新區(qū)光明中醫(yī)醫(yī)院,上海 201399)
不同跳躍方式對促進輸尿管結石排出的效果觀察
李文蓮
(上海市浦東新區(qū)光明中醫(yī)醫(yī)院,上海 201399)
輸尿管結石;運動療法;護理
泌尿系結石是我國最常見的泌尿外科疾病之一,在泌尿外科住院患者中居首位[1]。輸尿管是尿路結石的好發(fā)部位,近年來輸尿管結石的發(fā)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趨勢,約為1% ~5%[2],男女比例為3∶1,女性易患感染性結石,尿石癥好發(fā)于25~40歲之間。人體結石的發(fā)病率與地域、年齡、職業(yè)、飲食等密切相關[3]。輸尿管結石絕大多數(shù)來源于腎臟,包括腎結石或體外震波后結石碎塊降落所致,嚴重時可危及腎臟,使腎功能喪失。目前治療輸尿管結石的方法有體外沖擊波碎石術、輸尿管鏡下碎石術、氣壓彈道碎石術、鈥激光碎石術、經(jīng)皮腎鏡取石術、腹腔鏡及開放手術、溶石治療和藥物治療等[4]。但相關手術治療會對患者產(chǎn)生較大的創(chuàng)傷,且存在一定的麻醉風險和可能的手術并發(fā)癥風險;而非手術保守治療只針對直徑小于0.4 cm的輸尿管結石有一定的療效,其排出率約為38%[5],對稍大的結石只能進行手術治療。上海市浦東新區(qū)光明中醫(yī)醫(yī)院泌尿外科針對0.3~0.7 cm的輸尿管結石患者采用不同方式跳躍運動療法協(xié)助排石,取得了一定療效,現(xiàn)將護理體會報道如下。
1.1 對象 選擇2015年1—12月就診于上海市浦東新區(qū)光明中醫(yī)醫(yī)院泌尿外科的輸尿管結石患者60例。納入標準:①診斷為輸尿管結石;②B超顯示結石直徑在0.3~0.7 cm;③發(fā)作24 h內(nèi)就醫(yī)者;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排除對象:嚴重的心肺疾?。ò宰枞苑渭膊 乐匦乩?、肺血管病變及其他神經(jīng)肌肉疾病等)、腫瘤患者及不愿意配合者。60例患者年齡20~45歲,男34例,女26例,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0例。兩組患者年齡和平均結石直徑等情況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均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給予抗炎解痙治療,指導患者合理飲食、飲水,在保守治療的同時進行傳統(tǒng)跳躍運動指導。
1.2.1.1 飲食指導 囑患者加強營養(yǎng),進食高熱量、高蛋白、富含維生素、易消化食物[6]。必要時給予補液,以改善營養(yǎng)狀況,提高機體抵抗力。鼓勵患者多食新鮮、富含粗纖維的蔬菜及水果,保持大便通暢,防止便秘引起繼發(fā)性腎臟出血等。指導患者根據(jù)結石性質(zhì)不同注意飲食宜忌。如草酸結石應限制含鈣、草酸類的食物,包括菠菜、豆類、茶葉、竹筍等,避免高糖、高脂和高膽固醇飲食,多食用高纖維食物;尿酸結石不宜進食高嘌呤食物,如動物內(nèi)臟、家禽、肉類、殼類動物等[7]。對于結石患者我院推薦的常見食療方有:①玉米須茅根湯。取玉米須30 g、白茅根30 g、紅棗8個,加水1 500 mL,小火煮30 min,每日2次,每次約500 mL,喝湯吃棗,1個月為1療程,用于輸尿管結石或膀胱結石起初。②金錢草薏苡仁粥。取金錢草30 g,水煎取汁1碗,薏苡仁90 g,煮粥3碗,與藥汁和勻,隨量食之;可清熱利濕、利尿排石[8]。
1.2.1.2 飲水指導 囑患者每日飲水2 000~3 000 mL,確保尿量達到2 000 mL/d,并注意水溫適宜,不宜過涼或過熱,以稀釋尿液、減少尿鹽沉淀,利于結石排出。尿量的增加一方面可稀釋尿液,促進尿中晶體物質(zhì)的排出;另一方面可以沖洗尿路,降低尿中溶質(zhì)濃度,減少晶體沉積,減少感染的發(fā)生[9]。相關研究也證實,對腎功能尚好且無嚴重腎積水的單純輸尿管結石患者可嘗試大量飲水,能起到很好的輔助作用[10]。指導患者每次運動前30 min飲水,使腎臟產(chǎn)生大量尿液,促進結石伴隨運動及輸尿管蠕動下行,以利排出。
1.2.1.3 傳統(tǒng)跳躍運動指導 針對輸尿管結石直徑0.3~0.7 cm的患者,在非手術抗炎解痙治療的基礎上,囑其餐后1 h內(nèi)飲水800 mL,休息半小時后指導患者進行傳統(tǒng)跳躍運動。即輸尿管所有部位的結石均采用雙腳跳,每次5~10 min,跳躍動作以腳掌離開地面為標準,以患者耐受為原則,3次/d。相關治療1個月后,B超顯示仍未排出結石的患者,如符合手術指征則進行手術治療。
1.2.2 觀察組 在對照組常規(guī)抗炎解痙治療、飲食飲水指導的基礎上進行個體化跳躍運動指導。根據(jù)輸尿管的生理走向特點,即上段走向垂直向下,中段稍向內(nèi)走行,下段在進入膀胱時與膀胱成一鈍性角度,然后斜行向外下[11],采用個體化跳躍運動療法。即指導輸尿管上段結石患者采用雙腳跳,輸尿管中段結石患者采用患側單腳跳,輸尿管下段結石患者進行健側單腳跳,每次5~10 min,3次/d,跳躍要求、手術指征等均與對照組同。
1.3 觀察指標 患者入院5 d后行B超檢查,觀察兩組患者結石移動、排出情況及進行手術治療的例數(shù)。結石排出:B超顯示結石從輸尿管完全排出體外;結石移動:B超顯示結石從輸尿管上段移動至中段或下段,或結石從輸尿管中段移動至下段。同時觀察患者出現(xiàn)肉眼血尿、疼痛和尿路感染等不良反應的情況。采用數(shù)字評分法(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進行疼痛評估,0分為無疼痛,1~3分為輕度疼痛,4~6分為中度疼痛,7~10分為重度疼痛;感染以尿常規(guī)檢驗結果為依據(jù)。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所有資料均用Excel進行錄入,采用SPSS 19.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數(shù)資料比較采用卡方檢驗,P<0.05認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結石排出情況比較 見表2。
2.2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情況比較 見表3。
表2 兩組患者結石排出情況比較
表3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情況比較
3.1 輸尿管解剖位置對結石排出的影響 由于輸尿管存在三個生理狹窄(即腎盂輸尿管連接處、輸尿管跨過髂血管處及輸尿管膀胱壁段),結石沿輸尿管行徑移動時常停留或嵌頓于三個生理狹窄處,導致一些癥狀的出現(xiàn),臨床診斷為輸尿管上/中/下段結石,其中以輸尿管下1/3處最多見[11]。臨床資料顯示,經(jīng)過大量飲水沖擊療法、跳躍運動及藥物治療后,<0.4 cm且光滑的輸尿管下段的結石90%可自行排出,10%有棱角的結石在下滑過程中隨角度的改變發(fā)生再次嵌頓;而輸尿管上段、中段的結石以及直徑>0.4 cm的結石排出難度大。
3.2 個體化跳躍運動可促進輸尿管結石排出 基于輸尿管上段垂直向下、中段向內(nèi)向下、下段向前向外呈弧形進入膀胱的生理走行特點,指導輸尿管上段結石患者采用雙腳跳、中段結石患者采用健側單腳跳、下段結石患者采用患側單腳跳,可使結石下沖的慣性力與輸尿管走行方向一致,以加速結石從所在部位向排出方向移動;同時跳躍的重心點集中,且在水和藥物作用下尿量增多,使輸尿管平滑肌出現(xiàn)有規(guī)律的活動及普遍松弛擴張,在輸尿管蠕動增加、緊張性降低時進行運動,可促進結石變換位置快速排出。結果顯示,個體化跳躍運動可明顯提高結石的排出率(P<0.05)。
3.3 個體化跳躍運動排石過程中不良反應少 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疼痛及感染例數(shù)均較對照組低(P<0.05)。觀察組中有2例患者出現(xiàn)中度疼痛,對照組有8例患者出現(xiàn)疼痛,其中6例是中度疼痛,2例是重度疼痛;尿常規(guī)檢驗結果,觀察組無患者出現(xiàn)感染,對照組有6例出現(xiàn)感染。個體化跳躍運動是根據(jù)人體輸尿管的解剖位置進行,在輸尿管結石的排出過程中沿著輸尿管走向下行,符合力學原理,減少了因結石表面粗糙引起的輸尿管內(nèi)壁損傷、出血,減輕了患者痛苦;且由于結石下移率提高,有效降低了感染的發(fā)生。
針對直徑為0.3~0.7cm的輸尿管結石患者,在抗炎、解痙等保守治療的同時,根據(jù)結石的不同部位,指導患者進行不同方式的跳躍運動可明顯促進結石的排出;且相關操作簡單易行,可減少患者痛苦、縮短住院時間,有助于節(jié)約醫(yī)療資源及患者醫(yī)療費用。
[1]姜寧,章璟,王國增,等.上海浦東新區(qū)上尿路結石住院患者10年調(diào)查分析[J].中華泌尿外科雜志,2009,30(6):422.
[2]葉章群.泌尿系結石研究現(xiàn)狀與展望[J].中華實用外科雜志,2005,22(3):261-262.
[3]那彥群,孫光.中國泌尿外科疾病診斷治療指南(2009版)[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9:246-329.
[4]Stamatelou KK,F(xiàn)rancis ME,Jones CA,et al.Time trends in reported prevalence of kidney stones in the United States:1976-1994[J].Kidney Int,2003,63(5):1817-1823.
[5]米其武,曹正國.輸尿管上段結石治療方法的探討[J].哈爾濱醫(yī)藥,2005,25(6):10-12.
[6]程菊英.優(yōu)質(zhì)護理服務在腎、輸尿管結石圍手術期的效果觀察[J].北方藥學,2014,11(9):172-173.
[7]羅成軍.尿管鏡治療輸尿管結石的方法探討[J].醫(yī)學信息(中旬刊),2011,24(1):72.
[8]羅建華.中西醫(yī)結合法治療輸尿管結石的臨床療效分析[J].中國醫(yī)藥指南,2011,9(13):135-136.
[9]葉章群,余虓.微創(chuàng)時代的結石治療[J].中華泌尿外科雜志,2013,34(4):249.
[10]劉中生.中西醫(yī)結合治療輸尿管下段結石的臨床分析[J].中國中醫(yī)藥現(xiàn)代遠程教育,2009,7(10):32.
[11]柏樹令,應大君.系統(tǒng)解剖學[M].8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3:312-313.
(本文編輯:裴 艷)
R473.6
B
1009-8399(2017)04-0048-03
2016-10-25
李文蓮(1970—),女,副主任護師,本科,主要從事外科護理工作。
上海市衛(wèi)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面上項目(201540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