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寶鳳
【摘 要】本文運用辯證的思維,列舉出傳統(tǒng)孝道中某些帶有歷史局限性的內容,提倡對待傳統(tǒng)孝道要批判性地加以傳承,并闡述了大力傳承孝道文化的意義,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在新時期大力傳承孝道文化的幾個途徑。
【關鍵詞】傳統(tǒng);孝道;傳承
On the Inheritance of Traditional Filial Piety in Contemporary Chinese Society
SUN Bao-feng
(Huaian Colleg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Huaian Jiangsu, 223003,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applies dialectical thinking, lists some contents with historical limitations in the traditional filial piety and advocates that we should critically inherit the traditional filial piety. Also it illustrates the significance of inheriting filial piety culture, on the basis of which it puts forward several ways to inherit filial piety culture in the new era.
【Key words】Traditional; Filial Piety; Inheritance
在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中,尤其是儒家文化中,“孝”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范疇。孝被看作“百行之先”、“為仁之本”,它是支配中國古代社會幾千余年最基本的道德規(guī)范,它已經(jīng)深深地植于中華民族每個成員的內心深處,影響著人們的社會生活和行為習慣。
所謂的孝道,其實主要是指有關“孝”的倫理道德觀念以及與孝相關的社會活動的統(tǒng)稱??梢哉f,傳統(tǒng)孝道在中國封建社會的政治領域、文化生活和經(jīng)濟活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傳統(tǒng)孝道的歷史局限性也逐漸顯現(xiàn),比如傳統(tǒng)孝道中君臣、父子的關系以及由此衍生出的等級觀念滲透著人與人之間的不平等;傳統(tǒng)孝道強調的“三綱五?!钡扔夼藗兊乃枷?,帶有較強的虛偽性。因此,對待傳統(tǒng)孝道,我們應該批判性地加以傳承,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將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發(fā)揚光大。
值得肯定的是,傳統(tǒng)孝道中有很多內容還是值得大力提倡的,尤其是在當前加強文化建設,建設和諧社會的新形勢下,更要大力傳承孝道文化。首先,傳承孝道,有利于促進個人道德素質的提高。孝為德之本,傳承孝道,能夠培養(yǎng)公民良好的道德品質。孝道中的忠孝仁愛、謙和禮讓、誠信守義等優(yōu)良品質有利于培養(yǎng)公民健全的人格。其次,傳承孝道,有利于促進家庭內部人際關系的穩(wěn)固。孝可以維系著家庭中的親情,可以解決家庭中的各種矛盾,一個和諧的家庭,是離不開父母對子女的關愛和子女對父母的孝順的。實行孝道,可以長幼有序,規(guī)范人倫秩序,促進家庭和睦。再次,傳承孝道,有利于營造團結友善的社會和諧環(huán)境。孝是形成良好的社會風尚和安定的社會秩序的重要精神支柱。孝道的思想可以規(guī)范社會的行為,調節(jié)人際關系,從而起到凝聚社會的作用。
那么,在新時期如何大力傳承孝道文化呢?這需要全社會來行動,需要每個人來行動,形成學習孝道文化、提倡孝道文化、踐行孝道文化的濃厚氛圍。我們不僅要做好對傳統(tǒng)孝道的繼承,更重要的是如何把孝文化融入到現(xiàn)代生活之中。筆者認為可以通過以下幾個途徑來實現(xiàn)。
一是,政府部門應結合我國老齡化的實際國情,進一步完善我國關于老年人權益保護的相關法律法規(guī)以及進一步建立健全我國的養(yǎng)老保障體系,使老年人的養(yǎng)老生活有所保障,無后顧之憂。對于社會上存在的一些虐待老人的現(xiàn)象,尤其是一些觸及道德底線的事例,國家應加大曝光的力度,并通過法律手段對相關涉事人員予以制裁。同時,加大社會的道德監(jiān)督體制,實行人人行孝、人人監(jiān)督的方式,將社會上存在的種種不孝行為統(tǒng)統(tǒng)扼殺在搖籃中。同時要求各機關企事業(yè)單位建立個人德孝行為的管理檔案,把德孝情況作為晉級評優(yōu)的重要依據(jù),嚴格執(zhí)行不孝親敬老的不提拔、不重用、不晉級。
二是,宣傳部門要把孝道文化列入公民道德教育的宣傳內容,大力宣傳孝道文化,把孝道文化和當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理念有機結合起來,使孝道文化在新時期中發(fā)揚光大,成為人們的道德標準和行為準則。要充分發(fā)揮大眾傳媒的巨大作用,經(jīng)常積極宣傳關于中國傳統(tǒng)孝文化的一些思想,并定期報道一些踐行孝道的先進事跡,弘揚正能量,以形成良好的輿論氛圍。比如,社區(qū)、居委會等機構可以通過多樣化的方式在各社區(qū)內大力宣傳孝道文化,推薦敬老典型,樹立孝親榜樣,讓大家共同學習,同時鞭韃不孝道行為和不孝道家庭,形成孝道光榮、不孝道可恥的良好氛圍。同時也可以邀請著名專家學者定期宣講孝道文化,或編輯孝道文化宣傳手冊,讓孝道文化家喻戶曉。
三是,教育部門要加強對學生的孝道教育,把孝道文化引進學校,使學生明確什么是孝道文化,如何學習孝道文化,如何使自己的日常行為符合孝道文化的要求,讓孝道文化從小植根于學生心中,使每個學生成為孝道文化的傳承者和實踐者。通過在校園開展各種豐富的孝文化活動,讓學生親臨其中,耳濡目染,從而激發(fā)他們的行孝之心并付諸實踐。學??梢詫W生的孝道行為納入學生個人的德育考核當中,并加大學生德育考核的比重,而減少智育考核的比重,使學生改變傳統(tǒng)的僅以智育來衡量學生素質的觀念,讓他們充分意識到要成才得先成人。此外,學校還應加強對學生的感恩教育,讓他們樹立感恩意識,應積極創(chuàng)設感恩的良好氛圍,通過定期地以一些節(jié)日為契機開展各類關于感恩的主題活動,表達自己的感恩之情。
四是,家庭要重視對子女孝道的養(yǎng)成教育。孝道教育是需要經(jīng)過后天的教育,是一個逐步的養(yǎng)成教育的過程,家長應該從小就對子女進行孝道方面的教育,使孝道意識成為子女的潛在意識。在平時的日常生活中,父母應該從身邊的小事著手,經(jīng)常向子女灌輸孝道思想,逐步培養(yǎng)子女的孝道意識,并讓子女踐行對長輩的孝道行為。父母要改變以往把主要精力都放在子女學業(yè)上的觀念,而忽略對子女應具備的基本素養(yǎng)的教育。此外,父母也應該樹立行孝的榜樣,因為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父母一定要從自身做起,對待家中的老人一定要關愛有加,無論是物質上還是精神上,要充分滿足老人的各種合理愿望,讓老人們度過一個舒心的晚年。
【參考文獻】
[1]肖群忠.傳統(tǒng)孝道的傳承、弘揚與超越[J].社會科學戰(zhàn)線,2010(3).
[2]張立斌.論孝道教育在當代大學生道德教育中的作用[J].技術與教育,2013(1).
[3]唐建文,王利華.淺談“中國式”孝道的傳承[J].前沿,2013(2).
[4]蔡君,張植柳.當代孝道的內涵及傳承[J].青年記者,2015(3).
[5]蔡晶晶.新時期大學生“孝道”教育現(xiàn)狀及對策[J].教育與職業(yè),2015(12).
[責任編輯:朱麗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