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燕芳
【摘要】就語文本質(zhì)來說,它屬于一門語言性學科,語文的教育教學活動重在培育學生語文素養(yǎng),幫助學生熟練運用語文知識技能進行社會交際,提高個人品位。文章通過對合作學習模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分析,以期讓每一位學生得到鍛煉,掌握一定的語文基礎知識,習得語文學科的工具性能。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合作學習;問題;對策
傳統(tǒng)的語文課堂,大多都是教師進行知識技能的講解,學生機械性地接收,教師處于主導地位,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較為被動,普遍缺乏對知識主觀性的深入思考探究,學到的知識過于淺層,教學內(nèi)容的傳授效果大打折扣,學生的學習效率難以提升。這種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要求教師的教學觀念必須轉(zhuǎn)變,要能夠“屈尊降貴”走下神壇回到學生中間,聆聽學生的聲音,合作學習模式的出現(xiàn)表明了新教學觀念的形成,它注重發(fā)揮學生的個人主觀能動性,通過小組學習的方式,滿足不同層次學生對知識的需求,讓學生獲得學習成就感,增加自信心,培養(yǎng)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學習知識,收獲技能。
一、合作學習模式概述
合作學習最早出現(xiàn)在美國,它對當時的美國教育產(chǎn)生了極大的推動作用,特別是在改善課堂教學的社會心理氛圍上,發(fā)揮了無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通過合作學習,大多數(shù)學生的學習成績突飛猛進,一些非認知性能力也得到了顯著提升,學校學生的整體素質(zhì)取得了很大進展。此后,世界各國紛紛效仿,把這種合作學習模式推廣到各個學校的教學活動中,很快成為風靡一時的主流教學策略。合作學習模式主要是基于多伊奇的目標結構理論和皮亞杰的發(fā)展理論。多伊奇認為組成學習團體的各個成員之間存在一種積極的促進關系,這種關系決定了每個成員都會找到一種利己利他的學習方式,提高自身的同時促進團隊進步,他對合作學習的提出主要是從動機出發(fā),注重誘因的影響。皮亞杰認為學生之間的相互作用要比他們單個個體的活動得到的收獲會更多,并倡導在學校教學活動中開展合作學習模式,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認知水平,他對于合作學習模式的提出主要是從認知程度出發(fā),注重效果的影響。而無論是從哪個角度出發(fā),合作學習模式都是一種實操性較強的教學模式,它的推廣普及對教學質(zhì)量而言意義重大。
二、合作學習模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探析
1.科學規(guī)劃團隊
合作學習,顧名思義,就是相互之間協(xié)調(diào)配合,以完成學習目標。在語文合作學習進行之初,首要任務就是要建立起科學合理的語文學習小組。由于一個班級學生的學習水平參差不齊,分組時就要顧全大局,兼顧到每一學習層次。在一個小組內(nèi)部,要有一些語文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這些學生可以發(fā)揮“領頭羊”的作用,帶領其他學生順利開展學習計劃,還要有一些語文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這些學生平時學習語文的積極性不高,語文成績較差,心理負擔重,若單獨學習其成績提高較為緩慢,加入到語文學習小組內(nèi)部,通過生生之間交流互動心理壓力得到緩解,參與熱情上漲,學習主動性提升,語文成績的提升自然不在話下。在各個小組之間,要能夠保證每組組員的語文學習層次相互一致,某一個組內(nèi)的語文學習層次結構如何,其他組內(nèi)的語文學習層次結構都如何,做到組間同質(zhì),不存在優(yōu)劣差異之分,易于實現(xiàn)公平競爭。
2.創(chuàng)新問題設置
在小學語文合作教學活動中,問題的設置至關重要。對于問題的設置,要首先具有一定的學習價值,應當涵蓋在語文知識范圍之內(nèi),而非隨意想起一個話題就當作是語文小組學習討論的問題進行商討,這樣的問題毫無意義,又浪費學習時間,不值得探討。同時,設置問題還要充分顧及學生的學習興趣,這個問題必須要一經(jīng)提出就抓住了學生的注意力,引起學生的好奇心,只有這樣的問題,學生才能夠走心,才能讀入頭腦之中進行思考分析。并且,問題的設置一定要講究深度,要能夠貼合學生的整體學習能力并在此基礎進行適當拔高,必須是那些讓學生經(jīng)過深度思考、合作探討才能夠得到答案的問題,而非信手拈來的機械化問題。
3.建立評價機制
評價機制是實現(xiàn)語文合作學習模式的重要成果性保障,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整體效果如何,只有建立相應的評價體系才能夠一探究竟。廣義的評價機制,是要對教師的教學活動進行績效考核,考核內(nèi)容包括語文教學中合作學習模式開展狀況以及實際的應用效果,對這些因素進行評分,通過匯總得到總體分數(shù),并嚴格按照排名先后進行獎金的設定,從健全體制機制著手,推動語文教學中合作學習模式的大力開展。狹義的評價機制,就是對學生在語文合作學習中的整體效果進行組內(nèi)、班內(nèi)評價,評價的項目應涉及學生在小組內(nèi)的參與情況、討論問題狀況以及團隊協(xié)作狀況,同樣是進行項目評分,在組內(nèi)進行成員分數(shù)排名,在班級內(nèi)進行各個小組分數(shù)排名,把這些排名情況貼到教室后面的公示欄,并定期開展,以督促學生積極、持續(xù)參與。
總而言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合作學習模式,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完善教學模式的多樣性,能夠培養(yǎng)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能力,鍛煉學生自主學習的主觀性能,通過對小學語文課堂開展合作學習的可操作性指導,推進合作學習模式的優(yōu)化推廣,實現(xiàn)素質(zhì)教育的全方位變革。
【參考文獻】
[1]尚晗.新課改下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創(chuàng)新教育,2013(3).
[2]梁端水.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2(9).
[3]王坦.論合作學習的基本理念[J].教育研究,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