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慶菊
【摘 要】語文課程可以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內心的素養(yǎng),更能培養(yǎng)學生的個人品質和鮮明個性。因此,我們在課堂上應格外關注學生的動向,去開發(fā)有創(chuàng)意的課堂,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產(chǎn)生濃厚學習興趣的同時,帶動課堂活力。所以,找尋合理的教學方法去創(chuàng)新語文課堂,讓課堂充滿活力早已成為現(xiàn)今小學語文課堂教育的重點。本文即提出幾點個人建議,以期為提高語文課堂活力做有益參考。
【關鍵詞】學生 語文 課堂 學習方式 創(chuàng)新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27-0114-01
課程改革的成功,關鍵在于教師教學觀念的更新、教學方式的轉變。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就應該想方設法構建充滿活力的小學語文課堂,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通過不斷地學習與探索實踐,我覺得可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一、激發(fā)興趣,鼓勵學生自主學習
語文教育家、語言學家呂叔湘所說“成功的教師之所以成功,是因為把課教活了”,“如果說一種教學法是一把鑰匙,那么在各種教學法之上,還有一把總鑰匙,它的名字就叫做‘活”。小學語文教師要上活語文課,首先要鼓勵和幫助學生不斷走向成功,讓孩子們找到不斷學習、不斷嘗試、不斷進取的原動力,并時刻體驗學習的樂趣。教師引導學生在學習課文的過程中學會提問,在課文中探究答案,以小組的形式,營造學生發(fā)言的氛圍,讓每組推薦優(yōu)秀學生代表在講臺上發(fā)言。在講臺上,經(jīng)過充分的準備, 學生越說越會說,越說越想說,越說越自信,課堂成了他們發(fā)揮的舞臺,這更激發(fā)了他們學習的興趣,煥發(fā)出課堂的活力。譬如在教魯迅先生的《雪》時,筆者讓學生找出喜歡的句子,先在學習小組交流,然后在全班交流。一學生說:“我喜歡‘孩子們呵著凍得通紅,像紫芽姜一般的小手,七八個一齊來塑雷羅漢,這寫出了小孩天真活潑、充滿生機的情景,尤其是 ‘呵字非常的形象、傳神、有趣。還有那‘紫芽姜一般的小手,很好玩?!碑敼P者一問什么是“呵”時, 大多數(shù)同學攏著兩手呵氣,一時課堂笑聲一片,活力迸發(fā)。
二、創(chuàng)造氛圍,給學生想象空間和表現(xiàn)力
既然要讓語文課堂充滿活力,那么就要改革,主要目的就是培養(yǎng)有思想有創(chuàng)新意識的少年。首先我們就要從教師開始做起,教師要和學生建立良好的關系,要和學生成為知心朋友,做到民主、平等、和諧、互尊、互愛,在學生面前,老師不是唯我獨尊,而是傾聽他們心聲的好朋友。這樣學生會自然而然的沒有顧慮地向老師討教問題,傾訴內心疑問。盡量讓學生多說多做,從中解決他們遇到的困難,最終讓他們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對自己產(chǎn)生自信,會更好地讓學生發(fā)揮創(chuàng)造力。具體表現(xiàn)是在課堂上老師要學會傾聽,傾聽學生的看法與想法,例如在教學《狄仁杰公正護法》一課中,我引導學生把這篇課文改成劇本,讓學生也做回“演員”,從而提高學生對語文課堂的積極性與無比熱情,最主要的是讓學生們在親身體驗中就已經(jīng)理解了課文的內容并且深深的刻在了腦海里,從而讓狄仁杰這個人物形象也都住進了孩子們的心里。在輕松的氛圍中,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和表現(xiàn)力都得到了充分的發(fā)揮,他們的成就感油然而生,自然而然達成了教學目標。
三、重視朗讀,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
朗讀是培養(yǎng)良好語感的最好方法和途徑;朗讀是語文學科最重要的特征,是語文教學不可缺少的環(huán)節(jié)。因此,課堂上要給學生更多的朗讀的機會。學生的朗讀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課文中規(guī)范的語言領悟、積累,為日后運用語言打下扎實的基礎。《廬山的云霧》第三自然段以“廬山的云霧瞬息萬變”為中心句展開描述。在教學時,我先讓學生自由讀課文,找找能具體表現(xiàn)“瞬息萬變”的詞語,然后練習朗讀。再播放相關的視頻,讓學生親眼目睹云霧變化之快之多。在此基礎上,再次練習朗讀,找一位讀得特別好學生領讀。教師在一旁逐步指導練習,直至學生讀得繪聲繪色,能感受到廬山云霧的奇幻美麗。我在設計朗讀《公儀體拒收禮物》時,讓學生結合人物的身份、性格、處境分角色讀。學生為了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就要積極分析人物當時的處境和心情??梢姡遄美首x的過程,反復朗讀的過程也是學生領會文章、分析文章的過程。更為重要的是,學生在朗讀中體味到了語言的魅力,理解了課文語言的內在意蘊,思維也更加活躍了。
四、教師妙用非智,學生激活課堂。
非智力因素是動機、興趣、情感、意志、性格等心理特征的總稱。在教學中,非智力因素的動力作用對于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形成、智力的發(fā)展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首先,妙用肯定和獎勵的評價方法,能使課堂“活”起來。因為獎勵具有促進的力量,促進學生努力向前,讓學生發(fā)現(xiàn)自己學習上的進步,不斷獲得學習預期的滿足。其次,妙用競爭方法,也能使課堂教學“活”起來。因為適度的競爭有助于激發(fā)學習熱情。再次,妙用情感因素,同樣能使課堂“活”起來。教師要真誠地愛每一個學生,不能歧視差生,班級要形成關心理解的親密和諧的關系,讓學生在班集體彼此尊重、共享快樂,從而真正滿足主體的最大需要。
五、尊重學生的奇思妙想,營造成良好的氛圍
劉良華老師認為:“很多活力并不需要教師去培育,嬰兒、小孩的身體內部已經(jīng)蘊藏了活力。學校教育只要不打擊、破壞小孩的活力,就已經(jīng)是做了一件最有教育意義的事情。既然孩子身體內部已經(jīng)蘊藏了無數(shù)的活力,教育能夠做的事情并不多,教育的使命只是激勵、喚醒和鼓舞。除此之外,就有可能多余而且構成破壞?!钡拇_是這樣,人的年齡越小,越是對一切事物充滿了好奇心,思維也就越具有發(fā)散性,受到的條條框框的束縛也就越少。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往往會有一些奇思妙想。我們要構建張揚活力的語文課堂,就一定要尊重學生的這些奇思妙想,給生成營造一個良好的氛圍。當然,學生的“奇思妙想”并不總是與學習目標、學習內容、學習策略相符合,教師需要適時調整、巧妙引導,但前提是尊重。只有尊重了,學生的思維才不會受壓制,活力才會受到保護與激勵。借用一段充滿詩意的語言,權作結語:語文課堂因學生而生動,當學生感到有一滴圣潔的露珠滴落在靈魂深處的時候,當學生被沒膝的豐草所震撼的時候,當學生被蜻蜓的薄翼感動莫名的時候……憑借符號與語言、自然與生靈、真誠與熱情打開的話題就會一個個涌現(xiàn)出來,推動著課堂向前發(fā)展。
總之,要讓語文課堂教學真正充滿活力,體現(xiàn)魅力,符合新課程的理念,我們就要帶著激情走進新課堂,把課堂變成學生樂于學習的場所,把學習的權利還給學生,讓他們的個性在課堂上飛揚。
參考文獻:
[1]武玉敏如何讓語言鮮活化來構建充滿活力的小學語文課堂[J].金色年(下).2010(8)
[2]鄧懷菊.讓語文課堂充滿陽光[J]. 文學教育(下) 2011年08期
[3]劉路云.如何讓小學語文課堂充滿活力[J]. 教育教學論壇. 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