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秀炎
一、物理習題教學實踐
物理習題教學實踐是指針對一類現(xiàn)象,教師引導學生運用物理知識解決一系列問題的過程。物理習題教學包括新授課中習題的講解、課后作業(yè)的講解、章末習題的講解、期中習題的講解以及期末專題的講解。物理習題教學能幫助學生在具體的問題中鞏固物理概念、規(guī)律,強化重點,突破難點;深化、擴展物理知識,發(fā)展學生的思維品質(zhì),提升學生分析解決物理問題的能力;反饋學習的信息,幫助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糾正錯誤,幫助教師了解學習效果。
二、學生和教師對高中物理習題及習題教學的認識和態(tài)度
學生認識到習題教學能夠幫助自己學會在具體情況下使用相應的知識去解釋生活現(xiàn)象以及解決物理問題。教師認為物理習題教學是物理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與物理概念規(guī)律教學、物理實驗教學占據(jù)著同樣重要的地位。物理習題是習題教學的載體,通過習題,教師可了解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掌握程度,對物理的思想、方法、模型的體會程度,從而采取相應的教學加強學生對重要物理概念和規(guī)律的理解和掌握;學生通過思考、討論、教師引導、鼓勵解決物理習題中的問題,體會物理知識的魅力,有利于學生形成認真、積極、樂觀的學習和生活態(tài)度,與此同時培養(yǎng)學生攻堅克難的毅力。教師普遍認為,習題在于精,高中階段物理習題的解答不僅僅是公式的代入解答,學生應學會找到物理習題的切入點,理清解題思路,從題中抽象出來涉及的物理概念和規(guī)律,明確題目的考點,容易出錯的方面有哪些,逐步達到知識的融會貫通。
三、學生和教師在習題教學前的準備
習題教學前不同的老師做法不盡相同:對于經(jīng)驗豐富的教師,他們的知識結(jié)構(gòu)完整,習題存儲量足夠的多,針對不同階段,會使用不同的難度習題安排到習題教學,也有時會存在隨意發(fā)揮的成分,不再詳細地進行習題教學設計;而對于新教師,多數(shù)教師通過查找資料,根據(jù)不同的知識點,找到習題并編排習題,盡可能地層次清晰,但也會存在一些問題,比如時間緊,經(jīng)驗不足,準備不充分,勢必會造成教學質(zhì)量下降。習題教學之前,對于學習態(tài)度積極的學生會在積極寫完練習冊的相應習題,而對與另一部分的學生則是在等待,能不做就不做。
四、物理習題教學中學生和教師的表現(xiàn)
新授課中以基礎性、典型性、針對性強的習題教學,講授習題的時間大概占整節(jié)課四分之一。在專門的習題課或復習課中以典型的、易錯的習題,適當使用高考題,大約是整節(jié)課三分之二的時間,甚至更長。教科書上的課后練習一般是學生獨立解決,對于比較典型的課后習題,教師會引導學生重點講解。習題教學中教師一般使用網(wǎng)絡上的、教輔材料的、教研中討論的習題,有時使用自己改編的習題針對性檢測學生的學習效果。大多數(shù)學生在習題教學中,跟隨教師的引導,認真聽講。學生的性格不同,有的學生是無聲思維、不習慣表達觀點、喜歡獨立思考;有的學生愛表現(xiàn)、經(jīng)常回答老師的問題、也特別愿意在黑板上表現(xiàn)。在習題教學中,教師容易忽略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學課堂中教師講,學生聽的時間遠多余學生獨立思考、討論、合作、探究的活動時間。教師重視知識與技能的目標,教學中滲透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目標存在不足。
五、學生與教師對教學中所采用的教學方法和策略的基本態(tài)度
教師迫于多重的壓力,尤其是成績的要求,由于課時的限制,教師不免會為了保證教學進度,在課堂多用的是講授法。這種“短、平、快”“一問一答”的教學模式,可以把知識涉及各類型的習題。這種教學方法偶爾使用是可以理解,如果長時間使用,學生被動地被老師牽著鼻子走,不利于發(fā)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激發(fā)學生的探索欲望。學生的參與度不夠,比如學生對于習題的思考時間短,教師急于講解;學生的討論時間不足,交流較少。教師都非常重視學生的及時練習,在典型例題的詳細分析后,讓學生獨立完成。而學生希望老師在做習題前多給一些思考的時間,講的細一點。
一堂好的物理習題教學離不開教師在習題教學設計和習題教學實踐中的辛勤付出。教師在教學設計時要重視學生的情況分析,即學情分析,多設計一些學生的活動環(huán)節(jié)。在教學實施時要重點突出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深化和鞏固物理概念和規(guī)律,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