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觀
(德江縣人民醫(yī)院,貴州 銅仁 565200)
普外科腹部開放性外傷臨床治療效果研究
朱子觀
(德江縣人民醫(yī)院,貴州 銅仁 565200)
目的探討普外科腹部開放性外傷臨床治療效果。方法接收在我院普外科腹部開放性外傷的患者一共有76例,隨機分為治療組、對照組,對照組對病人采取常規(guī)手術治療,治療組在此基礎之上采取腹腔穿刺術進行治療,對比兩組病人的手術效果。結果治療以后,治療組病人的總有效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其之間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普外科腹部開放性外傷采取腹腔穿刺術進行治療的效果可靠,使臨床效果明顯提高,對病人預后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
普外科;腹部開放性外傷;臨床治療效果
腹部開放性外傷在普外科當中屬于一種常見的疾病,一般會伴有嚴重的器官損傷,通常大部分為利器傷,病人出血情況相對較為嚴重[1],一旦沒有采取及時、有效的治療,則極有可能因為失血過多導致死亡,對病人的生命安全帶來巨大威脅。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4月~2016年8月在我院普外科接收的腹部開放性外傷的患者一共有76例。當中治療組男25例,女13例。年齡在18~57歲,平均為(42.1±3.5)歲;對照組男26例,女12例。年齡在20~59歲,平均為(43.5±4.2)歲。
1.2 手術方法
對照組對病人采取常規(guī)手術治療,治療組在此基礎之上采取腹腔穿刺術進行治療,病人采取側臥體位,對病人實施局麻,采取針尖角度較為鋒利的針尖對病人實施穿刺,選取恥骨以及臍部聯(lián)合線的中間部位作為穿刺點,在穿刺針刺穿腹膜以后一直到相對應位置的時候,將其針芯拔出,將帶有多個側孔的吸管利用針刺插入到病人的腹部,采取吸管給予抽吸,一旦沒有抽到液體的情況,可以改變針頭的方向,之后再一次給予抽吸,如果抽取到液體以后,臨床主治醫(yī)師在給予密切觀察,分析病人受損器官的類型,如果病人伴有胃損傷或者十二指腸損傷的時候,在穿刺期間抽取出來的液體則會伴有非常多的淀粉酶,如果穿刺也呈現(xiàn)陽性,這也許是因為內臟受損。
1.3 療效判定標準
治愈:病人切口愈合良好,沒有并發(fā)癥,其工作以及生活沒有受到任何影響;好轉:病人切口愈合相對比較好,沒有嚴重并發(fā)癥, 但是對其工作以及生活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無效:沒有達到以上標準[2]。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本研究中搜集所得的所有數(shù)據(jù)資料均應用SPSS 23.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相關計量資料均應用±s表示,兩組間比較進行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百分率表示,采用卡方檢驗進行組間比較。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治療以后,治療組病人的總有效率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其之間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病人的手術效果情況對比
腹部開放性外傷由于大部分伴有內臟損傷,所以,一旦對病人沒有采取妥善處理則會引發(fā)嚴重的后果。在對腹部開放性外傷病人給予處理過程當中,要求臨床醫(yī)師和護士的相關經(jīng)驗豐富,反應靈敏以及應變能力較強,對突發(fā)事件能夠冷靜迅速的進行處理。
根據(jù)研究表明[3],與其他相關臨床療法相對比,采取腹腔穿刺術具有非常明顯的優(yōu)勢。根據(jù)研究表明,以往治療這種疾病的方式大部分采取開腹手術進行治療,然而這種手術方式的缺點在于創(chuàng)口相對比較大,腹部開放性外傷病人在手術以后非常容易引發(fā)切口感染,恢復時間相對較長以及切口愈合不良等相關情況,與此同時美觀性相對較差,以及手術以后瘢痕相對比較大。另外,根據(jù)研究表明[4],直接開腹手術對病人的治療效果不甚理想,大部分病人無法治愈,然而在傳統(tǒng)手術的基礎之上采取腹腔穿刺術治療這種疾病的效果滿意,并發(fā)癥相對比較少等相關優(yōu)勢,通過腹腔穿刺,可以更加明確了解病人是否存在器官受到損傷的情況,同時根據(jù)其實際病情采取相對應的手術給予處理,所以,腹腔穿刺手術在臨床當中更加具有發(fā)展的前景。然而需要特別注意的就是,在對腹部開放性外傷病人實施手術治療之前,臨床醫(yī)護人員首先應該緩解病人的不良情緒,同時使病人在盡可能良好的心態(tài)之下接收手術,同時臨床醫(yī)師和護士還要耐心向病人介紹其病情,建立一個戰(zhàn)勝疾病的自信心,通過以上措施,才可以真正的改善病人的臨床結局,使手術效果進一步提高[5]。
綜上所述,對普外科腹部開放性外傷采取腹腔穿刺術進行治療的效果可靠,使臨床效果明顯提高,對病人預后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
[1] 黃尚書,羅莉蕓,梁偉新.腹腔鏡及腔鏡輔助技術在腹部外傷診治中的應用[J].中南醫(yī)學科學雜志,2014,21(6):597-599.
[2] 石漢平,劉正軍.損傷控制外科技術在腹部創(chuàng)傷的應用[J].中華普通外科雜志,2013,17(2):120一121.
[3] Harry M,Delany S,Robert S,et al.Abdominal traumasurgical and radiological diagnosis[J].Artcle Russian,2014,9(3):55-57.
[4] 陸朝陽,孫 備,姜洪池,等.損傷控制于術治療嚴重腹外傷18例體會[J].中華外科雜志,2014,45(13):926.
[5] 俘 強,張維東.普外科腹邵開放性外傷臨床治廳研究[J].中國保健營蕎(中旬刊),2014,24(3):1184.
本文編輯:吳玲麗
R59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ISSN.2095-8242.2017.036.697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