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波 尚君輝
(徐工機械建設機械分公司 江蘇 徐州 221002)
?
脫鉤器裝置的設計
趙 波 尚君輝
(徐工機械建設機械分公司 江蘇 徐州 221002)
基于摩擦自鎖及杠桿原理,設計了一種強夯機用脫鉤器,描述了該裝置的結構組成、工作原理,進行了裝置的工作過程分析以及結構參數(shù)優(yōu)化。實驗表明,該脫鉤裝置結構簡單、安全可靠、脫鉤性能效果較好,可以推廣使用。
脫鉤器;強夯機;結構設計
脫鉤器裝置作為強夯機的重要工作部件之一,在強夯機工作過程中,脫鉤裝置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它的結構、工作性能的好壞,直接影響著強夯機的正常運行。同時隨著地基處理工法的發(fā)展和強夯機設備的廣泛應用,對脫鉤裝置的很多指標(如成本、安全性、脫鉤靈活可靠性、耐磨性等方面)也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其中安全性、脫鉤靈活可靠性為脫鉤裝置最重要的技術指標。
目前通用的脫鉤器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向下拉拽式脫鉤器,適合小能級強夯,結構簡單,因吊鉤比較輕,反彈量較大,此脫鉤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吊鉤的反彈,提高安全性,但一定程度上造成吊鉤脫鉤器等損害;另一種稱之為向上旋轉脫鉤器,適合大能級強夯,因吊鉤比較重,反彈量較小,此脫鉤器可以在減少反彈力對脫鉤器的損壞,提高脫鉤器的可靠性。兩種結構都存在因脫鉤力設計較大,造成使吊鉤及脫鉤器擺動,容易碰傷臂架。
因此深入分析脫鉤器受力工況,合理設計其結構,確保其工作的安全及可靠,研制的脫鉤器的裝置解決了以下難題:1.提高脫鉤器的安全性、脫鉤靈活可靠性;2.優(yōu)化結構,減少脫鉤瞬間的傾斜力,從而減小吊鉤及脫鉤器在空中擺動的擺動量,以防碰傷臂架。3.融合兩種脫鉤器的優(yōu)勢,實現(xiàn)通用。4.解決市場上存在的脫鉤器鎖不住、磨損損壞等問題。
(一)結構。脫鉤器是一種脫鉤裝置,如圖1所示,脫鉤器主要由支架、鎖止橫梁、鎖止軸、鉤頭、鉤頭旋轉軸、橫梁旋轉半軸等組成。鎖止橫梁通過橫梁旋轉半軸固定在支架上,可以繞支架旋轉;鎖止軸固定在鎖止橫梁上;鉤頭通過銷軸與支架連接,可以繞軸轉動。
(二)脫鉤工作原理。采用改變脫鉤鋼絲繩的繞法,提供不同的脫鉤力方式,減少吊鉤反彈對脫鉤器的影響。強夯機實現(xiàn)強夯功能一般有四部分組成,包含吊鉤,脫鉤器,夯錘,脫鉤繩,如圖2所示。在吊鉤比較輕,反彈量較大工況時,脫鉤鋼絲繩可以直接跟脫鉤器左側掛點連接,脫鉤時可以有效抑制吊鉤反彈,反彈力較小,對吊鉤及脫鉤器的損壞比較小。在吊鉤比較重,反彈量較小脫鉤工況時,改變繞繩方法,如圖中脫鉤鋼絲繩的右側繞繩方法,可以進有利減少了反彈力對吊鉤及脫鉤器的損壞。
圖1 脫鉤器內部結構簡圖
圖2 脫鉤器原理簡圖
(三)鎖止工作原理。強夯機脫鉤器應用摩擦自鎖、杠桿等原理,實現(xiàn)夯錘與吊鉤的自鎖及分離。脫鉤器一個工作循環(huán)可以分解為:掛鉤、鎖止、脫鉤、復位四個動作。
鉤頭起吊夯錘時,如圖1所示,鎖止軸與鉤頭端面接觸,利用摩擦自鎖原理將鉤頭牢牢鎖止,保證能良好的掛鉤過程,在摩擦自鎖作用下,夯錘隨脫鉤器及吊鉤一起上升,不脫開,實現(xiàn)上升鎖止過程,上升到一定的高度,脫鉤鋼絲繩拉緊,用力拽脫鉤器,給脫鉤器橫梁一個作用力,鎖止衡量繞著旋轉半軸轉動,解除對鉤頭的限制作用,實現(xiàn)脫鉤過程。脫鉤器及吊鉤下降時,脫鉤鋼絲松弛,鉤頭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實現(xiàn)復位,為下次掛鉤提供自鎖條件。
脫鉤器受受力工況是比較簡單,起升時主要承受夯錘的重量載荷。在滿足承載能力下,注重脫鉤器的安全使用性、脫鉤功能性、耐磨性等方面設計,基于工掛鉤、鎖止、脫鉤、復位四個過程進行分析。
(一)設計點
1.掛鉤過程設計關鍵點:①強夯機實現(xiàn)起升夯錘,需要與夯錘連接,為方便掛鉤,鉤頭一般設計成半開圓弧形鉤頭。②夯錘總量重達20-100噸左右,脫鉤器重量一般在0.5噸左右,可以忽略脫鉤器重心對鉛垂線的影響。③鉤頭區(qū)域增加接觸面積,減少鉤頭磨損。
2.鎖止過程設計關鍵點:①鎖止原理是合理利用摩擦自鎖原理實現(xiàn)脫鉤器鉤頭在承載任意的載荷條件下保持原有狀態(tài)不變;②鎖止過程是在運動過程實現(xiàn)的,初始時刻,橫梁加速向上旋轉,達到一定程度后,減速旋轉,在慣性的作用下,減速最后停止,達鎖止狀態(tài)。
3.脫鉤過程設計關鍵點:①優(yōu)化鎖止軸的運動軌跡可以減小脫鉤力大??;②脫鉤器的鉤頭設計偏心,可以提高與脫鉤器鉤頭分離靈活性;③在轉動區(qū)域,設計潤滑油道,耐磨設計。
4.復位過程設計關鍵點:對鉤頭的重心布置設計,可以實現(xiàn)脫鉤器的復位,提高強夯機的作業(yè)效率。
(二)設計關鍵參數(shù)
脫鉤可靠靈活性是脫鉤器關鍵性能指標之一,可靠靈活性主要指鎖止安全性、脫鉤力大小、分離靈活性以及復位程度等。鎖止角(圖1所示)是影響鎖止安全的主要因素,對其展開分析優(yōu)化。
針對鎖止過程進行研究,分解運動過程,以鎖止橫梁研究對象,分析如圖3所示。任意時刻合力Fy滿足下列要求:Fy=N1-f1=Nsinθ-fcosθ=Ncosθ(tanθ-μ)(1)
通過分析分析運動過程可知,初始時θ角度比較大,在合力作用下,橫梁加速向上旋轉,達到鎖止角度后,合力為零,在慣性的作用下,繼續(xù)旋轉,減速最后到為0,達鎖止狀態(tài)。鉤頭擺動量很小,對N的影響可以忽略不計,從θmax到θ鎖止鎖止軸再橫梁端面上移動的距離稱之為掛鉤指標長度L1,從θ鎖止到θmix鎖止軸再橫梁端面上移動的距離稱之為鎖止長度L2。cosθ(μ-tanθ)軌跡圖4所示,改善θmax及θmin指標有利于提高鎖止安全指標。
圖3 受力分析圖
圖4 軌跡圖θ(0π/6)
強夯機脫鉤器裝置,該裝置采用應用摩擦自鎖、杠桿原理,脫鉤省力,結構簡單可靠,經(jīng)濟耐用,并對關鍵參數(shù)進行了優(yōu)化計算,確保了性能更好,該方案已經(jīng)在生產(chǎn)的產(chǎn)品中得到了應用,可以推廣使用。
[1]趙明敏.強夯機動態(tài)穩(wěn)定性分析與研究[D]長安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