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春
在“頓悟”中看見自己:評張忌《出家》
劉 春
世人所知道的我,并不是實在的我。
——《奧賽羅》
張忌長篇小說《出家》出版后,小說腰封上寫著“前有汪曾祺《受戒》,今看張忌《出家》”;鳳凰讀書等網(wǎng)站的推薦,更是將張忌的長篇新作定位為“承襲了汪曾祺《受戒》傳統(tǒng)的新小說”。此說不無道理,兩者都涉及紅塵中最要脫俗又終難免俗的“出家人”,都寫出了世人所以為的青燈古佛世界中那一點意外又合情的喧鬧和嘈雜。事實上,汪曾祺正是張忌喜歡的作家,之所以“喜歡”,一是汪的小說“在文字中展現(xiàn)審美”;二是汪的語言“有趣、活潑和節(jié)制……懂得如何選擇語言、處理語言”;三是汪的敘述“特別鮮活、雅致”。從《小京》《海云》《素人》等中短篇小說集到《出家》,張忌對汪曾祺的喜愛并未止步于欣賞,基于對寫作以及文學(xué)內(nèi)在精神理解的一致,汪曾祺所展示的“一種模糊的,微妙的,甚至不可言說的東西”,正是張忌“努力追求的”。
劉 春 上海社會科學(xué)院
注釋:
①②③④⑤張忌:《小說小處》,《人民文學(xué)》微信公眾號,2016年10月21日。
⑥汪曾祺:《認識到和沒有認識的自己》,《北京文學(xué)》,1989年第1期。
⑦汪曾祺:《市井小說選》序,《汪曾祺全集》第4卷,北京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1998年,第318頁。
⑩金理:《塵世落在身上——張忌長篇〈出家〉》,《上海文化》,2016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