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雪梅
《古詩十九首》最早著錄于梁昭明太子蕭統(tǒng)的《文選》,此后《古詩十九首》在文學(xué)史上獲得了很高的評價。劉勰在《文心雕龍》中譽之為“五言之冠冕”,鐘嶸《詩品》稱其為“溫文以麗,意悲而遠(yuǎn),驚心動魄,可謂幾乎一字千金?!焙鷳?yīng)麟《詩藪》謂其“可以泣鬼神,動天地?!标憰r雍更是稱其為“風(fēng)余”、“詩母”(《古詩鏡總論》),將其與《詩經(jīng)》、《楚辭》相提并論,其在中國詩歌史上的地位之高也就不難看出了,在此我主要談一下其在抒情語言方面的傳承。
在抒情語言方面,《古詩十九首》的語言可以說是淺近洗練、自然生動。劉勰在他的《文心雕龍·明詩》中評《古詩十九首》“直而不野,婉轉(zhuǎn)附物,怊悵切情,實五言之冠冕也?!闭f的就是它所獨有的語言特色:“直”是針對其對民間口語的繼承這一特征而言的,這使它具有了直率而表情達(dá)意的民歌特色。如“客從遠(yuǎn)方來,遺我一書札。上言‘長相思,下言‘久離別?!薄皸壘栉饛?fù)道,努力加餐飯?!蓖鯂S稱其是“寫情如此,方為不隔。”“不野”則是指其是文人在民歌基礎(chǔ)上加工潤色而成的精煉文字,而這主要是通過成語、典故、疊字等寫作手法的運用來完成的,而這些在后世詩歌中也是常用的。也就是說《古詩十九首》既吸收了民間文學(xué)的豐富營養(yǎng),又不乏文人的作用之功。它既帶有文人詩的色彩又是樸質(zhì)而生動自然的民間口語的集中和提高。
《詩經(jīng)》是民間歌謠的總集,所以基本上是質(zhì)樸生動的民間口語。而屈原開創(chuàng)的《楚辭》雖是從楚國的民歌中提煉出來的,但因其是經(jīng)過作家加工的,其語言更多地表現(xiàn)為精深華妙。十九首的語言則是兩者的結(jié)合,既“若秀才對朋友說家常話”(謝榛《四溟詩話》卷三),又是“隨語成韻,隨韻成趣,詞藻氣骨,略無可尋,而興象玲瓏,意致深婉,真可以泣鬼神,動天地?!?/p>
《古詩十九首》的創(chuàng)新首先是句式上的創(chuàng)新,王世貞說它是“千古五言之祖”。五言的詩句在《詩經(jīng)》和《楚辭》當(dāng)中出現(xiàn)過,如《詩經(jīng)·大雅·綿》的最后一章“虞芮質(zhì)厥成,文王蹶厥生。予曰有疏附,予曰有先后。予曰有奔奏,予曰有御侮?!倍冻o》中也偶有五言的句子出現(xiàn),如“名余曰正則兮,字余曰靈均?!薄翱v欲而不忍”“告余以吉故”等。文人五言詩的大量出現(xiàn)始于漢樂府,至《古詩十九首》五言詩方以成熟,達(dá)到了文人五言詩的最高成就。
《古詩十九首》的語言精美絕倫,主要是通過成語、典故、疊字等手法的運用來完成的?!对娊?jīng)》中成語和典故的大量使用令其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據(jù)統(tǒng)計《古詩十九首》中化用《詩經(jīng)》成句或意境的地方就有二十多處,如“愿為常巧笑,攜手同車歸?!敝械摹扒尚Α本统鲎浴对娊?jīng)·衛(wèi)風(fēng)·碩人》)“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同車”則出自《詩經(jīng)·鄭風(fēng)·有女同車》)的“有女同車”,“奮翅起高飛”則化用《詩經(jīng)·邶風(fēng)·柏舟》中的“靜言思之,不能奮飛。”。詩人以其特有的藝術(shù)手腕,巧用詩句,使得文省義深,精美絕倫,升華了詩歌中所要表達(dá)的種種感情。如此化用詩句令人嘆為觀止。成語、典故的合理運用,使得《古詩十九首》具有了“深衷淺貌,語短情長”(陸時雍《古詩鏡總論》)的語言特色。而這在后世詩歌創(chuàng)作中的運用之廣自不必多言。
疊字的大量使用是《古詩十九首》的另一語言特色。據(jù)統(tǒng)計,其中共使用了29處疊字,其一、其十三、其十六就占了13處。疊字這一寫作手法在《詩經(jīng)》中就有不少范例,如“關(guān)關(guān)雎鳩”、“青青子衿”等,《古詩十九首》的獨創(chuàng)性在于它將形容詞大量疊用。如:
青青河畔草,郁郁園中柳。盈盈樓上女,皎皎當(dāng)窗牖。娥娥紅粉妝,纖纖出素手。昔為倡家女,今為蕩子婦,蕩子行不歸,空床難獨守。(《青青河畔草》)
“青青”和“郁郁”都被用來形容植物的生機暢茂,“青青”寫青草,“郁郁”狀柳姿;“盈盈”和“皎皎”則被用來形容人的豐姿,“盈盈”描儀態(tài),“皎皎”形風(fēng)采;“娥娥”則抽象地贊嘆了“紅粉妝”的美好;“纖纖”則十分具體地刻畫出了“素手”的形狀。馬茂元評到“‘草的‘青青和‘柳的‘郁郁是自然景色的配合;‘柳的‘郁郁和‘樓上女的‘盈盈是物的意態(tài)和人的豐姿的配合,同樣都是春的活力的象征;‘皎皎是少婦的青春光彩,下面的‘娥娥‘纖纖就是在這光彩照耀下顯現(xiàn)出來的。這樣的彼此配合,相互調(diào)勻,就給詩的形象點染了一幅豐富多彩、生動而活潑的爛漫春光的生活畫面;而這一切都是統(tǒng)一于人物性格的?!边@些疊字的巧妙使用既將自然與人的意志神情很好地傳達(dá)了出來,也加強了其感情的力度,且讀起來可以給人一種親切、輕柔的感覺,加強了語言的音樂感和自然生動的風(fēng)格,表現(xiàn)出回旋反復(fù)的音樂之美,生出了萬千姿態(tài)。
疊字的使用同樣為后世文人所繼承,陳子昂的《感遇》中就有32處之多,最為世人推崇的就是李清照的《聲聲慢》,該詞開篇“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笔淖肿x來凄苦哀婉,將李清照的痛苦凄涼之感表露無遺。
正是這些獨特的寫作手法使得《古詩十九首》得到“驚心動魄、一字千金”的高度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