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亞玲
摘要:目的 針對血液透析室內常見的危險源和科室護士常見的職業(yè)損傷問題,分析探索血液透析室護士需要進行的防護措施。方法 根據已發(fā)現的血透室護士職業(yè)損傷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和防護措施。結果 護士的自我防護意識提升,減小了護士職業(yè)損傷的比率。結論 降低血透室護士發(fā)生職業(yè)損傷的重點在于提升護士的自我防護意識,切實的落實各種防護措施,才能有效的降低職業(yè)損傷的幾率。
關鍵詞:血透室護士;職業(yè)損傷;自我防護
血透室護士往往容易接觸到患者的血液、體液以及各種化學藥物,并且血液透析室是醫(yī)院感染控制的重點,各種不同的危險源威脅著護士們的健康,如何根據血透室護士常見的職業(yè)損傷來幫助她們進行自我防護,保證其人身安全變得非常重要。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我院血透室有床位100張,66名女護士,1名男護士,年齡在20歲到45歲之間,平均年齡為(26±2)歲。學歷構成:其中10名為本科學歷,56名大專學歷。職稱構成:6名主管護師,22名護師和48名護士。
1.2 方法
1.2.1 完善相關防護措施
首先護士需要提高自身的安全防護意識,樹立起科學的安全防護精神。比如需要辯證的看待傳統護理理念中的“不怕臟”,落實洗手制度,在接觸患者或是患者使用過的物品需要按照六步法標準洗手,減小感染的可能。配置化學試劑的同時需要避免直接接觸,必須佩帶帽子、護目鏡、口罩和手套。要注意室內的通風,降低揮發(fā)性化學消毒劑的在空氣中農的濃度。
1.2.2 嚴格遵守操作規(guī)程
在患者進行透析前的檢查時要嚴格按照規(guī)范做好職業(yè)安全防護,避免出現銳器刺傷。用鑷子取銳器或是污染針頭,嚴禁彎曲針頭,嚴禁直接用手回套針帽,避免直接用手接觸銳器。一旦出現銳器刺傷的情況,要立刻采取措施,對傷口進行消毒,用流動的水或是皂液長時間的沖洗傷口,再用酒精消毒。然后及時上報感染科,填寫《醫(yī)務人員職業(yè)暴露傷登記表》,若發(fā)生感染則需要在24小時內注射響應的高效抗體。[4]
1.2.3 自我減壓
主動調整自己的情緒,合理的安排自己的工作和休息的時間,注重自身的心理健康,提升自己的應變能力和承受挫折的能力,并且積極學習血液透析相關的專業(yè)知識,積極應對工作中出現的狀況,以最佳的身心健康狀態(tài)才能更好的發(fā)揮主觀能動性,更好地服務患者。
2 結果
在對血液透析室內常見的危險源和科室護士常見的職業(yè)損傷問題進行分析時,有針對性的提出了血液透析室護士需要進行的防護措施,強調了相關的規(guī)章制度和章程,更新了護士們得護理理念,提升了專業(yè)技能水平,并在允許的條件下改善了護士們的工作環(huán)境,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護士們的自我防護意識,帶動了其工作熱情,在來就診的患者也得到了更良好的服務反饋。
3 討論
血透室護士在工作中可能會遇到的危險源主要有以下幾類:物理因素、化學因素、生物因素、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等。
物理因素的危險源主要有銳器損傷、噪聲和輻射。
銳器損傷主要指針刺傷。發(fā)生針刺傷的主要群體就是護士。加上血透室護士每天需要進行配藥、頻繁的進行上下機工作和銳器處理工作(如拔針、重套針帽、分離針頭等),因而發(fā)生針刺傷的風險更高。另外需要進行血液透析的患者所用的一般是16G內痿針,刺傷的創(chuàng)面大,更容易被感染。只需要0.004ml的HBV(+)型血就能使人感染HBV。[1]常見的職業(yè)損傷感染有HIV(人類免疫缺陷病毒感染)、HBV(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和HCV(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血污染后的枕頭刺傷引發(fā)的感染率分別為0.3%、6%~30%和1.8%。[2]
我國對醫(yī)院環(huán)境的噪聲標準為:理想值為35DB,極限值為45DB。[3]但是,僅水處理機就會發(fā)揮出65DB的噪聲,透析儀的報警分貝在35DB~73DB之間。護士需要長時間的在眾多儀器產生的超標噪聲的環(huán)境里工作,加上產生的紫外線燈的輻射,和O3的刺激,嚴重的影響了血液透析室護士的健康。
可能危害護士健康的化學因素的危險源有透析液和化學消毒劑。
A液的主要成分有:鉀(K)、鈣(Ca)、鈉(Na)、鎂(Mg)和冰醋酸(HAc)等;B液為純堿(NaCO3),對皮膚刺激性較大。血透室護士每天都需要用如檸檬酸、過氧乙酸、含氯的消毒劑等化學試劑對透析間進行消毒,這些化學試劑長期接觸可能會引起哮喘或是過敏性疾病。
由于工作性質的原因,護士經常會接觸到患者的嘔吐物、血液、體液、分泌物,在工作過程中如果不慎接觸到這些,導致污染了破損皮膚;就會有感染艾滋病、乙肝、丙肝等疾病的風險。這些是生物因素危險源。
生理因素危險源主要是工作量較大。國家規(guī)定單名護士每班需要治療護理的患者不得超過5位,但是據調查發(fā)現,血液透析室護士工作量超過國家規(guī)定水平的現象十分普遍。搬運大量的透析液,加班導致飲食沒有規(guī)律,長時間的進行巡視工作,透析室護士的長時間在大量的工作之下,容易造成腰部損傷和腸胃疾病。
心理因素危險源主要是護士在工作中產生的心理壓力。需要進行血液透析的患者需要治療的時間長,在患者血液體外循環(huán)的四到五個小時內隨時可能出現異常,為了患者的生命安全,護士需要長時間保持精神高度緊張,始終堅持檢測透析機的各項指標,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在出現異常狀況時,需要護士有快速的反應能力。長時間的工作壓力會導致一系列心理甚至生理上的損傷,如焦慮情緒,失眠等問題。
做好安全防護的關鍵是提升護士們的自我安全防護意識,操作嚴格遵守規(guī)范,落實各項消毒措施,另外改善工作環(huán)境也可以降低職業(yè)危害,提升工作的效率。只有在保證護士自身的安全,不斷提升自身的業(yè)務素質水平、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才能為患者提供更優(yōu)質的服務。
參考文獻:
[1]李慶霞,高苗苗,王曉飛.血液透析室護士的職業(yè)危險與防護[J].基層醫(yī)學論壇,2015,12:1655-1656.
[2]魏俊娥,楊俊麗,趙秀芳.血液透析室護士的職業(yè)損傷原因分析與自我防護對策[J]. 基層醫(yī)學論壇,2015,27:3868-3869.
[3]劉萍.血液透析室護士職業(yè)損傷及自我防護對策[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5,65:155.
[4]鞏建麗.血液透析室護士的職業(yè)危害因素及防護對策[J].內蒙古中醫(yī)藥,2016,04: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