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永清
隨著素質(zhì)教育改革的全面開展和逐步深入,道德與法治教育已經(jīng)成為素質(zhì)教育的核心和基礎。怎樣培養(yǎng)學生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成為當今素質(zhì)教育的重要研究課題。多年來,通過抓學校的道德與法治工作,我認為班級道德與法治教育和課堂道德與法治教育是學校道德與法治教育的主渠道。只有通過班級管理和課堂滲透,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道德素質(zhì)和精神風貌,才能提高學生的思想素質(zhì),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
一、 班級道德與法治教育是學校道德與法治教育的主陣地
要創(chuàng)造良好的班集體,首先要注重學生的行為規(guī)范,加強規(guī)章制度建設,抓好學生的起始教育。班主任是班集體的具體管理者,班級要想創(chuàng)建一個良好班集體,應特別重視班主任的表率作用。因此,班主任要做到修身自律,同時還要扮演好幾種角色。
第一,班主任要投入真摯的感情,愛如慈父。
愛學生是班主任做好班級道德與法治工作的前提和基礎。作為班主任,在接納了新的學生之后,應盡快熟悉全班學生的情況,能夠叫出學生的名字,使學生一開始就能夠?qū)Π嘀魅味嘁环萦H切感、信任感,讓他們在心理上對班主任尊敬和信賴,這樣就可以在短時間內(nèi)建立起一種平等、信任的師生關系。對于單親家庭的學生,班主任更要關心他們的生活,對他們多一份愛心,多一些談心接觸的機會,從感情上貼近他們、精神上支持他們、學習上幫助他們,盡可能的傳遞給他們老師的溫暖,使他們不孤單,從而培養(yǎng)他們良好的心理素質(zhì)和健全的人格。
第二,管理學生要正確引導,循循善誘。
現(xiàn)在的學生嬌生慣養(yǎng),個性較強,以“我”為中心的“自由”意識膨脹,“自以為是”是現(xiàn)代學生的一個突出特點。針對這樣的學生,班主任應該積極的引導他們,讓他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所在,然后讓他自我反省、自我檢討自己的錯誤,從而增強自律意識和是非的觀念,達到教育的目的。在生活中,班主任要經(jīng)常對學生進行道德與法治教育,讓他們正確認識自己與別人和集體的關系,找準自己在班集體的位置,培養(yǎng)他們班集體的榮譽感、責任心,樹立集體意識,嚴格自律,塑造自我形象。
第三,師生之間要經(jīng)常交流、談心,親如朋友。
班主任一聲和藹可親的問候,作業(yè)本上一句鼓勵的話語,勝過許多空洞的說教,這樣學生就愿意與老師說實話、亮思想。只要投入真情就能換回真情,只要理解學生就能換回學生對老師的信任,班主任如果贏得了學生的信任,也就等于贏得了教育的成功。因此,班主任要經(jīng)常深入班級,了解學生的思想狀況、學習狀況、生活狀況,多給學生交流、談心,發(fā)現(xiàn)學生在學習、生活上的困難,及時給予幫助,使學生有一種家庭的溫暖,讓學生體會到老師就是自己的朋友,這樣學生就會信任老師,聽從老師的教導,從而樹立起完美的人生。
第四,科學管理,發(fā)揮班干部的職能作用。
要創(chuàng)造良好的班集體,必須重視班干部的培養(yǎng),發(fā)揮其領頭雁的作用。班干部是一個班集體的骨干和核心。一個良好的班集體,必須有一個思想素質(zhì)高、辦事能力強、能獨立工作的干部隊伍。實踐證明:班干部的思想品德好、學習刻苦、團結同學、熱心為同學服務,整個班級就會營造出一種良好的班風。因此,班主任必須抓好班干部的選拔和培養(yǎng),使他們發(fā)揮領頭雁的作用,帶領班級建立一種積極向上、團結守紀的班集體。
第五,協(xié)調(diào)學生之間的關系,樹立學生的人生觀。
在一個班集體中,學生個體素質(zhì)的好壞,會影響到整個班集體的形象。所以抓好全體學生的思想教育,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也是非常重要的。學生之間良好的人際關系,健康向上的精神風貌,就決定了班級良好的班風和學風。學生之間如果能彼此增進理解,相互尊重,相忍相容,那么,這個班級就會形成一個良好的班集體。作為班主任,就是要善于協(xié)調(diào)學生之間關系,讓他們在班級中真正體會到班集體的溫暖。
作為每一處學校,道德與法治工作都應該充分發(fā)揮班級這個小陣地的作用,才會有學校良好的大環(huán)境的出現(xiàn),從而推動學校道德與法治工作的順利開展。
二、課堂教學是學校道德與法治教育的重要途徑
通過課堂教學,運用行之有效的學科特點并結合學生實際,對學生滲透道德與法治教育,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以點帶面,促進學校道德與法治工作的開展。
課堂道德與法治教育要求各科教師在道德與法治教育方面積極探索、努力專研,根據(jù)各學科特點和學生年齡以及學校的道德與法治要求,對學生進行道德與法治教育。如語文教師結合教學思路、內(nèi)涵,挖掘教材的道德與法治因素,激發(fā)學生情感、創(chuàng)設情景等方法感染和教育學生,培養(yǎng)學生自信心,教會學生做人;數(shù)學課教師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培養(yǎng)學生健康向上的道德素質(zhì),創(chuàng)設民主愉快的氛圍,使學生形成樂觀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道德與法治課教師通過向?qū)W生傳授上下五千年中華民族的燦爛歷史,使學生在學習中增強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用鮮活的例子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辯證唯物主義教育、意志品德教育、審美教育等。注重學生高尚情操的陶冶、健全人格的塑造,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熱愛家鄉(xiāng)、熱愛學校、熱愛自然的情感??傊?,各學科教師的道德與法治教育,使得課堂“節(jié)節(jié)有道德與法治,人人是道德與法治的教育者”,使學生在學校能時時處處受到美德教育的熏陶,從課堂中得到科學文化知識和思想品德教育的“雙豐收”。那么,學校的道德與法治教育工作將會提高到一個新層次、新水平。
當然,學校的道德與法治教育是多種多樣的,除了通過班級、課堂途徑外,還可以通過舉辦道德與法治知識比賽、辦道德與法治辦報、宣傳欄、舉辦各種娛樂活動等多種途徑對學生進行道德與法治教育。這些活動有助于學生健康活潑的成長,培養(yǎng)學生協(xié)作精神、團隊精神,從而教會學生做人,成為積極進取、樂觀向上、品德健全的學生。
總之,學校道德與法治教育工作是搞好學校教育的奠基石,對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起著主導的決定性作用,加強學校的道德與法治教育是學校教育工作的首要任務。因此,只有通過班級、課堂以及多種形式對學生進行道德與法治教育,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品質(zhì)和健全的人格,才能使學校道德與法治教育工作達到一個嶄新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