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柳金
(四川三河職業(yè)學院,四川 瀘州 646200)
[摘 要] 從高職院校人才培養(yǎng)目標出發(fā),以《建筑材料》課程入手,結合自身教學實踐探究通過“教學做一體化”的教學模式實現(xiàn)課程教學目標,突出現(xiàn)代高職教育的特點。在課題研究中以“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為指導與校企單位開展合作,共同培育技術技能型人才。
[關 鍵 詞] 建筑材料;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工學結合
[中圖分類號] G712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7)09-0156-01
《建筑材料》課程是建筑類專業(yè)的一門重要的專業(yè)基礎課程,它全面系統(tǒng)地介紹了建筑施工中所涉及的建筑材料的性質。同時,該課程是建設工程材料員崗位的核心課程,主要培養(yǎng)學生合理地選擇和使用建筑材料的能力以及掌握常用建筑材料的主要技術指標進行實驗檢測的方法。
這門課程知識作為專業(yè)知識的基礎,對后續(xù)課程的學習影響較大,貫穿于整個學習和職業(yè)生涯。而這門課程的特點是理論抽象、實踐性強、章節(jié)相對獨立。在以往的高職院校建筑材料實踐教學中存在較多的弊端,具體表現(xiàn)為以下幾點:
1.重視理論教學,忽視實驗教學。在實驗課上,很多實驗教學內容都是為了驗證理論教學,對學生專業(yè)技能應用的培養(yǎng)不夠。
2.實驗課時安排不夠。大部分的實驗課程都是安排在理論課時之后,沒有計劃性和系統(tǒng)性,而有的實驗課程(瀝青性質實驗)由于時間限制教師只能做演示講解。
3.實驗教學方法單一。在實驗操作過程中,學生都是按教師預先安排進行操作,內容和結果都是已知的,沒有達到培養(yǎng)學生獨立完成實驗、實現(xiàn)實驗課程的教學目標。
一、“教學做一體化”的教學理念
基于以上分析和課程的特點,課題組在2015年正式啟動了《建筑材料》課程“教學做一體化”的探究,并立項了《建筑材料》精品課程建設。在課題的研究中,我們和四川恒固建設工程檢測有限公司合作,構建真實的工作環(huán)境,學生在真實的工作環(huán)境中,由企業(yè)骨干技術員指導,完成課程教學目標。
“教學做一體化”的教學模式是建立在建構主義理論基礎之上的;是以學生為中心,學生在學習中充分發(fā)揮自身主動性和積極性,將課堂由教室搬到實驗室。在真實的環(huán)境中,教師演練操作、講解實驗技巧,學生隨即進行實驗操作,更利于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學生理解知識后,到企業(yè)進行實踐操作。
二、“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
在此次課題研究中,我們將任務驅動教學法應用于“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任務驅動教學法是以學生為主體,由教師下達任務,學生在任務的驅動下,通過對學習資源的應用完成任務。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以任務為中心,開展教學活動,以此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以任務為中心,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對教學資源的利用來完成任務,以此增加對知識的理解和應用。
以“混凝土配合比設計”為例,在教學之前由教師下達配制C25混凝土任務單,學生在接到任務單時通過自身學習理解配合比相關的知識,學生帶著任務來到混凝土配制實驗室,先由教師講解配合比設計方法,隨即學生完成C25混凝土配合比設計;完成配合比設計后,由教師指導學生實踐操作完成C25混凝土配制實驗過程,之后通過實驗檢驗學生配合比設計是否正確,最后完成任務。
通過多次的教學實踐可以看出,上述方法能有效地改善學生的學習現(xiàn)狀,將知識融入實驗,通過實驗操作,學生對知識的掌握較傳統(tǒng)的理論教學更有效。由于本課程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將任務驅動教學法與“教學做一體化”的教學模式相融合,學生能有效地接收和消化知識。
三、“教學做一體化”教學實施的保障條件
為保障“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的實施,我院成立建筑材料實驗實訓中心,設施設備完善,具有良好的實訓條件,同時還與駐校企業(yè)緊密合作。實驗設備設專人負責,長期維修保養(yǎng),保證實踐教學的正常化。
該課程的教師應該具備“雙師雙能”,除此以外,還聘請企業(yè)技術骨干擔任企業(yè)實訓時的教師。
在課程考核方式改革方面,課程的考核方式與“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相適應,加大了實驗操作、建材檢測等技能考核比例。
四、結束語
通過實踐探索,“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特別是在技能培養(yǎng)上。由于建材課程的特點,學生在傳統(tǒng)教學方法下學習覺得乏味、無趣、理論知識枯燥,實踐操作又與理論知識斷開。通過“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一邊教、一邊學、一邊做,能夠有效地將理論與實際相結合,提高技能。
“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模式更符合現(xiàn)代職業(yè)教育理念,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和應用價值,更有效地培養(yǎng)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以后,我們將做更多的實踐探索,將該教學模式應用到其他課程中。